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社群主义对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群主义对以罗尔斯为代表的自由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普遍主义、自我观以及共同体观念等方面。社群主义反对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反对其超验和先验的自我观,强调一种共同体决定个人的身份与特性的社群主义观念。社群主义的批评虽然并非都可得到合理的辩护,但它推进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的内部争论,揭示了其“权利论个人主义”的理论预设;又通过社群主义者对罗尔斯的批判,论证了这种理论预设,并说明其无法有效回应社群主义对其“个人主义”的批判而导致危机。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当代古典自由主义,已对“个人主义”做出了另一种解释,并给出了相应的社会理论,从而实现了“个人主义”的突围;其“真个人主义”对我们更好理解“以人为本”等当今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们通常将沃尔泽认定为一位"社群主义者",这一认定并不能完整地呈现真实的沃尔泽。有必要将沃尔泽放在思想谱系中全面地进行考察,即一方面看沃尔泽是否将"社群本体论"作为出发点,进而判断沃尔泽是否是"社群主义者",另一方面将沃尔泽多元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复合平等"主张与自由主义的左派代表罗尔斯、自由主义的右派代表诺奇克的分配正义论及其平等主张进行比较,来判断沃尔泽是否在"社群主义"之外还有其他的身份特征。研究发现,沃尔泽确实将"社群本体论"作为出发点,因而可以认定沃尔泽是一位社群主义者;而在平等主张及其实际效果上,沃尔泽和罗尔斯是貌合神离的、和诺齐克是殊途同归的,因而可以判定沃尔泽具有"自由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评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理论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社群主义对西方主流的自由主义政治和道德哲学发出了理论挑战。从肯定的方面看,这是一种关于伦理和政治哲学的观点,它强调属于一个社群的心理、社会和伦理的重要性,并认为必须在一个社群的传统和文化理解的语境下才能进行伦理的推论。从否定的方面看,社群主义则是一套批评自由主义的理论,主要指责自由主义未能评估社群的重要性。从总体上说,社群主义者似乎更擅长于破而不是立,它们对自由主义的批评远超过对作为一种系统的伦理和政治哲学的社群主义的论证。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群主义思想已经在政治学、哲学、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社群主义思想与新自由主义思想在"自我观"、国家的作用、权利观念等方面与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立,并且对新自由主义的个人至上价值观、中立国家观、个人权利优先于社会等观点进行了批判.社群主义思想在当今西方社会乃至中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6.
东亚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是以"社群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它在历史上呈现为中国儒家与韩国儒学为代表的典型类型.其中,中国儒家社群主义以"四书学"作为其思想的核心内容,而韩国儒家社群主义则是以"礼学"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两种类型的社群主义尽管在历史形态上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却具有其作为东亚儒家社群主义的基本品格.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这种东亚式的儒家社群主义面临着两种发展前景其一是挑战作为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自由主义,其二是转化为儒家自由主义.这两种可能性孰者更大?这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历史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罗蒂: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罗蒂政治哲学批判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政治哲学的讨论成为西方哲学的焦点.在这场影响深远的政治哲学讨论中,主要争议发生于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罗蒂的政治哲学包含着两种成分,一种是后现代主义,一种是自由主义.罗蒂政治哲学中的两种成分之间存在着内在张力,而这种张力使他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关系都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8.
桑德尔是社群主义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因对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批评而著名。在桑德尔的批评中,罗尔斯的自我观是其主要靶的。康德以及罗尔斯自我观是一超验和形而上学的自我观,桑德尔则强调共同体先于自我而存在,并且是自我的构成因素。然而,桑德尔的自我观同样存在着自身的逻辑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以个体为中心,认为一个良好的社会在于对个体自由的绝对维护.而社群主义则力图把社群利益置于政治话语的中心,强调个人自由和平等与社群的价值观相一致.在批评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上,社群主义提出了关于公共利益和国家观的理论.社群主义强调"公共的善"优于"个人的权利".这种思想对纠正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偏颇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这一以对抗性形式出现的理论不可避免地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0.
在其标志性的哈耶克研究中,邓正来不仅重构了哈耶克社会理论的内在理路,而且挖掘了其相对于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政治哲学的知识增量.然而,此项研究可能存在着对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进行同质化处理,并将其与社群主义截然对立的倾向.以尚未引起学界充分重视的罗尔斯“自由主义的共同体观”为参照,有助于弥补邓正来“哈耶克研究”中的上述缺憾,更有助于洞悉邓正来尚未厘清的哈耶克社会观和正义观可能存在的某种限度.  相似文献   

11.
当代的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既彰显了现代性之困境,又进一步推进了现代性。自由主义作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意识形态",它自身蕴含着无法克服的矛盾,社群主义站在新的理论基础上试图克服甚至超越"现代性";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正是扬弃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实现人的真正自由与平等、解决现代性危机的一种积极的理论样式。  相似文献   

12.
复兴于20世纪后期的现代西方公民身份理论交织着自由主义、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分歧与论争。以批判个体权利至上的自由主义公民身份为起点,新共和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公民身份理论极力挖掘自由正义规则之外的公民德性的现代价值,主张复兴公民责任与义务,倡导公民直接参与公共生活,主张基于社群认同的共同善优先于个体权利,主张培育公民美德,试图构建积极的公民身份理论。三者的争论加大了公民身份理论的内部张力,助推了当下西方的现实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桑德尔从义务论、自我优先于目的、权利优先于善等方面对罗尔斯进行了批判。桑德尔抓住了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通病,但桑德尔的共同体主义理论自身也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代学术界对麦金太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和他的道德哲学,而较少关注他对现代政治合法性的批判。实际上麦金太尔的政治合法性思想植根于亚里士多德传统,在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关于现代国家道德层面上的政治合法性争论的背景下,麦金太尔探讨政治合法性问题时独树一帜,而他对现代政治所持的批判立场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政治哲学中新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使个人权利与共同体之善的关系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杜威提出并论证了民主共同体概念,认为民主共同体是人类共同体的理想形式,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共同体中,得到共享的经验是人类最大的利益。民主共同体为个人的生活提供了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感,共同体的存在又依赖于个人的参与。民主主义教育为民主共同体的持续存在提供了重要保证。可以说,杜威的民主共同体思想对解决个人与共同体的矛盾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对当今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政治哲学,既强调公民是城邦政治的参与者,也强调以德性为中心的共同体善。后者是当代社群主义的思想资源。自由主义的政治哲学从强调善优先于权利转向权利优先于善。正义从以共同体的利益为依归转向以人权或基本权利为内涵。当代社群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分歧在于诉诸共同体的善还是诉诸权利为其理论重心。然而,阿伦特所提出的公民权问题以及世界主义所关注的全球贫困问题构成了对自由主义的权利重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认为自我优先于其目的和价值,他们假定社会是由独特的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都先验地拥有一种作为认同的自我,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认为自由主义的这种个人观念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在他们看来,个人是生活在社群之中的,个人的行为、活动是受社群关系所制约的,因此,社群是自我的归属。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来看,社群主义的"自我"观是一种抽象的整体主义,社群主义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个人要受社群的制约,但在另一方面又把社群当作是高于个人的抽象集体。  相似文献   

18.
生命伦理与公共健康伦理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伦理与公共健康伦理所产生的社会背景不同,它们有不同的任务与使命,这使得它们在研究目标、方法、原则、理论基础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冲突,这些冲突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个体善与公共善的冲突;个人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冲突;义务论与目的论的冲突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冲突.因此,生命伦理不能作为公共健康伦理的起点.公共健康伦理必须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以应对公共健康中不断出现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自由主义者以赛亚.柏林与社群主义者查尔斯.泰勒都认可自由是重要的价值规范,但前者把自由看作是免于外在干涉的个人的选择自由,后者则把参与自治看作是自由的实质。二者自由观的差异体现着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间的本体论差异,即个人与社会何为本原的差异。自由主义认为应当依据个人的性质来解释社会的行动、结构和状况,应当依据个人的善来解释社会的善;而社群主义则认为应当依据社会来解释构成性的个人,应当依据社会的共同善来解释个人的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