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批判借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起点,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兴衰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坚持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为民”宗旨的新要求。当前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存在着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因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要着力克服妨害以人为本思想的观念和制度,不断拓宽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形式,将以人为本思想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并贯穿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全过程,树立科学的执政观,努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
在概括阐述毛泽东思想视野下的“以人为本”、邓小平理论视野下的“以人为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视野下的“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野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问题上,不仅继承了其科学实质,而且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丰富其科学内涵.从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再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后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人本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我国“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依据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批判借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起点,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兴衰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坚持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为民”宗旨的新要求。当前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还存在着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文化性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因而,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要着力克服妨害以人为本思想的观念和制度,不断拓宽以人为本思想的实现形式,将以人为本思想具体化为执政为民的实践,并贯穿于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全过程,树立科学的执政观,努力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现实指向。“以人为本”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一个思想界碑。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以人为本”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及西方的人本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以人为本”思想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更加凸显出其学术研究价值以及理论指导作用,我们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将对“以人为本”思想科学而丰富的内涵这一重要的基本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是以“什么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以人民的“什么”为本;“以人为本”中的“本”的含义;“以人为本”是指“谁”以人为本即应明确“以人为本”的主体是谁;最后关于“以人为本”思想与民本思想和人本主义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又有所发展,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总结。倡导“以人为本”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新理念。在当前,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思想,对于我们提高理论水平及思想觉悟,认真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当代富有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思想,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政治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利益观,“尊重人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观,并贯穿于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实践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话语特征集中体现为中国气派、平民风格和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0.
孟子被称为“亚圣”,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十分重民,他主张实行仁政,并把“民”看成是仁政的根本,他的仁政、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历届中国政府努力的重点。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执政六年来更被誉为“惠民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孟子的民本思想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科学地阐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必要性,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历史本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和新视角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 80年奋斗的历史进行审视 ,着重阐述和揭示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历史本质 ,有力地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三个代表”的党 ,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正确  相似文献   

13.
坚持以人为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通过对“以人为本”内涵的阐述,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没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现状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教育的“双主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正是党的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不断地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把“以人为本”作为新时期执政价值理念,其实质就是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更有实效性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实质所在。“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哲学思想的又一次深度理解、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需要为立论的重要基础,对“与时俱进”和党的“先进性”内面的深刻阐释最集中地体现了理论发展创新的成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三个代表”反映了对党和国家的工作的根本要求,成为党建、治国的行动纲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理论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上讲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执政理念的升华。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具有本质的区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人”这一核心和主体处理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各个层次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发展,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要,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中国共产党对发展的认识不断地走向全面和科学有密切关系。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观,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大致经历了以“共同纲领”为代表的新民主主义发展观,以两个“总路线”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发展观,以“发展是硬道理”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观和以“新型工业化”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四个阶段。这种演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情认识的深化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也反映出领导中国60年现代化发展历程的曲折探索。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扶贫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实现“小康梦”“中国梦”的重要理论支撑,也为构建没有贫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合法性和厚植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思想和理论创新,具有深刻的政治伦理意蕴:“以人民为中心”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基点;“共享”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原则;“制度正义”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追求;“以人为本”是扶贫重要论述的政治伦理规范;“全球责任、正义与道义”是扶贫重要论述的世界贫困治理政治伦理导向。  相似文献   

20.
爱民重民、民为邦本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构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继承了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并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主义道德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