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山东省1981~2010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关系计量模型,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工业废水、烟尘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EKC)呈现出正"N"型关系,而SO2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没有明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关系;山东省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GDP和单位GDP能耗.  相似文献   

2.
将脱钩模型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有机结合,采用西部地区1991至2011年十一省的经济增长指标和工业环境污染指标,对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不同工业污染物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弹性系数和脱钩状态不同,说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整体强脱钩趋势不是很稳定,经济发展依然带来高污染排放。EKC进一步揭示:工业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均存在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工业废水和工业固体废弃物EKC为递增曲线状态,并没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同阶段,改变经济增长方式、采取有效的环境治理决策使EKC曲线拐点提前出现,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最终强脱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青岛市环境污染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岛市1987~2007年人均GDP与“三废”排放总量数据,建立青岛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并通过因素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市污染排放总量与人均GDP之间呈现平缓的“倒U”型关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达到良性转折点,处于EKC的上升阶段;并且发现技术进步在降低环境污染中起着关键性作用,青岛市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广东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互动关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一般经验分析与实证研究角度,对广东1990—2007年间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进行探讨,并运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来考察广东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动态冲击反应,从而解释了在出口增长条件下广东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与工业烟尘排放量等污染指标的演变轨迹和阶段特征,认为这三项指标同出口增长的拟合曲线呈现典型的环境库尔涅茨曲线(EKC)特征。因此广东要转交外贸增长方式、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和加强环境规制管理、优化和提升出口产品结构等,争取尽早跨越EKC拐点,实现环境污染与出口增长之间的解耦。  相似文献   

5.
四川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计量模型,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了四川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及其冲击效应,证实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四川并不存在.因此,在环境保护和改善方面,政府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即通过制定产业政策、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和环境改善政策,加强对环境污染项目或企业的控制和环境污染排放的监督检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之间关系计量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通过分析安徽省 1990一 2 0 0 1年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安徽省人均GDP与各项工业污染指标之间没有明显的EKC关系。除工业SO2 排放量外 ,其他各项工业环境污染指标与人均GDP均呈线性关系。通过与国内类似研究成果比较 ,本文还分析了安徽省环境政策的实施绩效 ,认为 :该省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政策取得成功 ,但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控制政策尚须加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以青岛市1985—2010年的人均GDP水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样本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青岛市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考察发现,经济增长会加速环境污染,由于环境承载力的存在,环境污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存在滞后期。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市必须加快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全国蓝色经济领军城市。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以贵阳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先就有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贵阳1993—2005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采用三废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建立了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贵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两者间关系及其变化原因,提出了使贵阳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和谐发展循环经济路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计量分析方法,对陕西省1991-2004年经济增长与工业环境污染变化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建立陕西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检验,可以认为,随陕西人均GDP的持续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内陕西工业环境污染会逐渐减缓,而建立健全相应的环境政策将有利于加快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辽宁省经济增长与废水排放量之间的关系。辽宁水环境污染的 EKC 关系形式不是统一的,不同水环境污染指标存在不一样的曲线关系。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呈倒N型关系,与生活污水排放量呈一次线性关系。因此,在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活污水的处理,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保护政策,改善水环境。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区域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突出并具有独特的海陆特性,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生产活动最活跃和最集中的地区。与此同时,海岸带生态区域又承受着极大的环境生态压力,造成了海岸带区域原本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重负。因此,迫切需要对海岸带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选定包括近岸海域水体质量以及空气质量等描述海岸带区域环境质量的指标和描述经济增长的指标,再利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理论,建立海岸带城市经济一环境计量模型,还利用天津市实际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具体分析了天津市EKC曲线的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12.
依据陕西省1985-2007年污染物排放指标和人均实际GDP指标验证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结论为:环境EKC基本存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权衡导致环境规制,环境污染与环境规制又呈现产业特征.基于此,进一步对陕西省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量检验,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第一产业产值问不存在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但其是第二产业产值变动的Granger原因;第三产业产值变动是环境治理投资变动的Granger原因.表明陕西区域经济要取得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需从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等多方面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伴随着辽宁省社会经济持续的高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不仅减缓了经济增长速度,还严重威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文章利用EKC曲线理论对辽宁省经济济增长与大气环境污染的关系进行验证分析,以期为辽宁省环境政策的制定、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经济发展质量的检验等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和Tapio脱钩模型,首先测算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3—2018年的灰水足迹,然后构建计量模型探究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EKC形态,最后结合EKC拐点和改进后的Tapio模型分层次进行二维脱钩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省际差异显著,除云南外,其余10省(市)灰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灰水足迹EKC呈N形变化,两个拐点处的人均GDP分别为3.67万元和10.34万元,农业比重和对外开放程度对灰水足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除江西、重庆、贵州三地出现"伪脱钩"外,其余8省(市)的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共出现7种二维脱钩状态;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上游省份实现了更多的弱脱钩类型,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下游省份实现了更多的强脱钩类型.  相似文献   

15.
许华  王莹 《调研世界》2021,(1):54-59
本文根据IPCC①碳排放量计算方法测算陕西省1995—2018各年碳排放量,研究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污染关系的EKC曲线特征,然后加入制度因素、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三个控制变量对EKC曲线再检验,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9—2024年陕西人均GDP及EKC曲线拐点时间.结果表明:(1)1995—2018年陕西省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曲线呈倒"N"型,碳排放量预计在2024年达到拐点,此时人均GDP为105064.78元;(2)加入控制变量再检验之后曲线形状仍为倒"N"型,拐点提前至2020年且人均GDP为72402.78元.基于研究结论,从经济发展、贸易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布局4个角度为陕西解除"碳锁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EKC理论是研究二者关系的有效工具。但是众多研究文献的结论不具有一致性且存在很多缺陷,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重新界定了EKC理论的假设,对数据、指标体系、计量方法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论,基于数学推理重新解释了EKC的运行机理。研究结论是:不存在适合所有地区、所有污染物的EKC曲线;经济-环境曲线是"黑箱"式的研究方法,其背后的运行机制才是研究的重点;环保政策要积极主动,不能坐等拐点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采用2004-2013年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构建纳入空间因素的面板数据EBA模型,实证检验中国工业水污染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关系,进而研究工业水污染的"稳健性"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省工业水污染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各省工业水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EKC曲线倒"U"型关系;工业化水平、出口贸易、财政分权与工业水污染呈正向"稳健性"关系;自主研发知识存量、有效征收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与工业水污染呈负向"稳健性"关系;文章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增长方式转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出发 ,分析了我国环境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即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加剧的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越迅速 ,环境问题就越突出 ,其根源在于我国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并通过分析越过EKC曲线两难区间的条件 ,强调了全面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国民经济水平与环境污染状况呈现倒"U"型关系。在广泛借鉴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视角,选取东北三省2001—2010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数据,采用计量经济模型,探究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演替轨迹。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东北三省环境污染和经济增长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律,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78 696.9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对数与人均GDP的对数呈现倒"U"型假说,其拐点为人均GDP达到12 464.24元/人.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分别与人均GDP呈现倒"U"型假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其拐点分别为人均GDP达到28 926.7元/人.年和42 857.14元/人.年。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本文针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文章首先给出了一个EKC的微观解释,并应用上海市环保局1990-2001年度有关空气质量的环境指标数据,通过一个简化型模型的回归分析,论证了人均收入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多数指标而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成立,即经济增长初期会造成环境质量恶化,但到达一个转折点后,经济增长又会引致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并且证实不同的环境质量指标对应于不同的转折点.总体上讲,经济增长最终将会改善环境质量,对环境破坏问题的解决还需依靠经济增长本身,但这一过程不会自动发生,而要通过政策响应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