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比附思维与《吕氏春秋》五行世界图式的建构问题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思维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显性表现。《吕氏春秋》涵蕴丰富的五行附象思维与五行附数思维。其中,五行附象思维关注事物的具象或想像,以漠不关心的态度对待"象"之间异质联结的必然性,分为五行具象比附思维与五行想像比附思维。五色、五音、五味等属于五行具象比附思维,五帝、五神等属于五行想像比附思维。五行附数思维关注"五"数或"五"数结构,抹煞了"五"在记、量方面的特征,突出了在分类性的套数方面的功能。四季之"四"与六畜之"六"或益或损为"五",即是深受五行附数思维的影响使然。五行附象思维与五行附数思维相济并行,五行世界图式在《吕氏春秋》中最早定型。  相似文献   

2.
"阴阳"与"五行"原是两种解释宇宙自然的不同符号系统。"阴阳"说偏重于解释世界的运动变化,从时间上来说明世界的存在;"五行"说则偏重于解释世界的结构组成,从空间上来说明世界的存在。"阴阳"与"五行"的结合构成了一个描述和解释整个宇宙组织结构和动态变化的模式,其基本特色是以普遍联系的、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世界。阴阳五行范畴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自"务头"论出现以后,元代人不想论及,明代人又语焉不详,至清代由于唱法的失传、资料的不足终至难于索解,于是古今学者见仁见智。如果各家之说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综合治理就更有其意义:其一,既然《中原音韵》论北曲之法,用的是"中原音韵",那么"务头"一词的语源现象就应该与"北方方言"有不可割舍的关系,因此"务头"就应以"轻声"解读;其二,"关目"说并非诸说之一,它可以统摄诸说,因此对关目的阐释是关键;其三,"某调是务头"是"关目统摄"说的支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计算机网络技术蓬勃发展带动了VPN及其架构在其平台上的各种高速网络应用 ,而VPN网关则是VPN解决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VPN网关设计的原则、结构及其安全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5.
郭店楚简《五行》包含两条线索:天道与人道之别,思的问题。天道与人道之别又可表述为五行与四行之别,其细微之处在义与仁的差别,而思作为心的能动能力贯串于上述问题的发展中,构成了五行德目相生的动力。在此基础上,《五行》篇展示了“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的君子形象,从而与《孟子》中“集大成”的“圣之时者”形成了关联。  相似文献   

6.
从原始社会"自然人"到中国三皇五帝时代与希腊城邦的社会结构,都可归属为圆(单圆、同心圆)结构.它们的组合排列与动态演示,都显示了自由、平等的政治特色,也蕴含着"天人合一"思想的雏形.  相似文献   

7.
简帛文献《五行》篇出土后,国内外各界学者对简帛《五行》篇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在诸如简帛《五行》篇的创作时代、作者、学派归属问题;简帛《五行》篇的比较研究;思孟"五行"与传统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的关系;荀子为何对思孟"五行"学说进行批判等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学界的不懈努力,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思孟"五行"说,也得以知道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所批判的"思孟学派"是于史有征的。  相似文献   

8.
易象与管理     
易象(《周易》卦象)是一种生成模式,蕴含着多重可能性。如果我们以《周易·说卦》中系列卦象释读管理诸环节,那么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根据成中英的C理论,管理诸环节可以看成是一种五行结构,其中金、木、水、火、土,分别表示管理学上五个环节:领导(con-trel)、创新creativity;、权变(contingence)、协调(coordination)、决策(centralty)。但是,C理论只是阐述五行框架下的管理系统,而未能涉  相似文献   

9.
正民国温州有过一次不大不小的金融危机。1931年瓯海关税务司周子衡(Cheu Tze Heng)在其"瓯海关十年报告(1922-1931)"中点名,成康、福致、金成三家钱庄因所持巨额国债出现暴跌而破产。1937年上海钱业公会发行的《钱业月报》(第17卷第6期)刊载的"永嘉之银钱业"提及,继成康钱庄"投机失败宣  相似文献   

10.
郭店楚简《五行》一文,围绕成圣这一儒家道德成就的终极目的,以先验的天命观为背景,以圣智之德作为五行的核心。其功夫论进路是通过形而上的心体之"玄思"、"玄听"而至"独"———合五行为一,上达天道的玄冥之境,从而凸显了儒家伦理道德深刻的形而上依据。圣智是一种人天感通式的对于终极实在的体悟,不能将其下降到形而下的知识论或伦理学层面去解释。《五行》以个体生命对最高存在理念的神性追求为重心,同时也论及在世俗社会层面通过改过迁善、扩充善端而完善人德的道德实践进路,二者体现了先秦儒学心性理论的两个维度,并为孟子心性论的"出场"作好了铺垫。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简《五行》篇在整体上是一种体系性较强的儒家文本。它包括德行构成论、社会规范论与人生修养论三个层面,其中人生修养论是联系前两者的纽带,最终达到"集大成"、"达诸君子道"的人生理想境界,在社会功用上则是"邦家兴"的现实关注。这种对理论结构的探索有助于重新思考简本《五行》在先秦儒家思想流变中的地位、价值及其理论特点。  相似文献   

1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刊载陈勇博士《潮海开关史事考略》一文,该文援引不少珍贵档案资料,就"潮海开关的一些重要史事,诸如开关的具体时间、开关与开埠的关系、开关后潮海关与粤海关的财政关联等问题加以甄别考证……"不乏创见,为之耳目一新;但对于1853年粤海关创办的潮州粤海新关和1860年实行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潮州新关的关系和名称变更的厘定、潮州新关开关时间、开关与开市(埠)的关系,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对此,略为考辩和商椎,目的也是为了"使有关讨论向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尚书·洪范》是一篇非常重要的政治哲学文献。它包含六个思想要点:(1)"洪范九畴"是王者治理天下的九条根本大法,在性质上与周初的"革命说"差别巨大;(2)"数"乃哲学观念,其中数序"初一""次五""次九"在含义上与起始畴、中心畴和目的畴相对应;(3)包含了五元关联性思维的萌芽,在"皇极"畴以外的其余八畴中都有所表现;(4)君王应当建立"中道",并以此施用政治权力;(5)王者具有圣性,其德行可以被神性的"天"所感应,并通过"庶征"展现出来;(6)从政治的角度构造了一个"生活世界"的系统。汉代的《洪范》学在天人感应的背景下大力阐发了五行灾异学说,夏侯始昌的《洪范五行传》及刘向、刘歆的相关解释最为重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宋代的《尚书》学以王安石和朱熹为代表。王氏极其重视"五行"畴,以为九畴的核心。朱熹则最重"皇极"畴,它是"君王通过正身而建立民可效法的至极至尽的准则"之义,由此批评了"大中"的训解。  相似文献   

14.
阴阳、五行观念的产生是与观察自然以及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在商、周的后期,阴阳、五行观念发展成为有哲学抽象含义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阴阳、五行的合流是以<周易>的"两仪"、"八卦"和中国古老的"气"论为载体、为媒介的,其融合不会晚于春秋晚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融合于一体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普遍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要素,百家均有探讨.战国的邹衍将其发展成为一种政治哲学,在秦汉以后为历代王朝所借用.研究阴阳五行思想对于深入地把握中国哲学以及科学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采用尼氏染色、高尔基技术和透射电镜等方法对26只成年母鸡和5只公鸡圆核的光镜和电镜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鸡圆核单侧体积为3.764±0.719mm~3,神经元密度为13210±3941k/mm~3,胞体面积和胞核面积分别为258.58±136.27um~2和85.95±34.33um~2。根据神经元胞体的形态,将其分成四边形、卵圆形、三角形、圆形和梭形五种类型;根据胞体的面积,又将其分成小型细胞、中型细胞和大型细胞。根据神经元的形态特征,我们推测,三角形和梭形细胞可能为局部回路神经元。(2)根据其细胞构筑特征,鸡圆核可分为背前部、背后部、后部和腹侧部四个亚核。(3)鸡圆核神经纤维网丰富,神经胶质细胞有星状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4)鸡圆核有轴一树、轴一轴、轴一体和树一树突触等四种突触类型,其中轴一树突触最为多见。突触小泡有圆形清亮小泡、扁平小泡和圆形颗粒小泡。根据突触所含突触小泡的情况,又可将其划分为 S 型、S—F 型和F—S 型三种突触。此外,还发现有胞体问直接连接,突触群、轴→轴→树串联突触和轴→树←轴、树←轴→体并联突触。  相似文献   

16.
五行学说之成立是中国哲学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五行学说成立的标志是五行与阴阳思想相融合,亦即成功解决"五行"与"四时"相配的问题。数十年来,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三条进路:王梦鸥发掘的"四时"五分以配"五行"虽然理论上精致,不过难以付诸实践,终归湮灭;庞朴抉发的"尚土说"影响较大,可惜完全基于对史料的误解;只有徐复观之说在逻辑与文献两方面都较为合理,且两者配合无间,是以可信。  相似文献   

17.
梁涛先生基于今本《中庸》一部分内容与《五行》的思想一致,断定今本《中庸》与《五行》都是子思一人的作品.这一论断值得商榷.今本《中庸》的"自明诚"与《五行》的"行"有着明显的不同,今本《中庸》的"自明诚"是由外在的道德行为激发内在的诚,已达内在主体自觉,而《五行》的"行"尚停留在外在道德行为,缺乏内在主体自觉.今本《中庸》与《五行》的这一差异,说明今本《中庸》与《五行》的思想是不同的,二者并非出自同一个人的作品,而是由不同的人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等和圆网数阵的矩阵表示,给出了奇(偶)阶圆网数阵的填制方法,从而可快速构成圆网数阵。  相似文献   

19.
作者详细地分析了明代哲学家李材的《大学》改本 ,并将其与朱子的《大学章句》做了认真比较 :按照朱子的理解 ,则《大学》一书的基本结构应为 :三纲、八目 (经 )———三纲释、八目释 (传 ) ;此“三纲八目”结构成为一种“典型”。此后数百年间 ,人们在阅读、理解《大学》时 ,无不受其影响。李材的《大学》改本则对此有所突破 :李材以其“止修”学说为基础 ,提出了一种以“知止”、“修身”为中心的 ,全新的《大学》义理模式。李材改本为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理解《大学》一文提供了新的视角 ,值得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20.
语句由事件本体主旨词汇与语句内其它轴组合词汇依语义关系而构成。句内词汇间语义相关性有种属和关系两类。两类语义相关性表现为:主旨词汇意义指向管束轴组合词汇句内意义;轴组合词汇依主旨词汇语义指向相互管束彼此语义。其相关性形成语义网。本体主旨词汇是网的“纲”,轴组合词汇是网的“目”,语义网行使对网内词汇的语义管束。分析语义网的类型和语义管束,是研究语句结构、词汇意义界定和翻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