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重点从哲学方法论的角度论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起源与形成.文章以历史文献为依据、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对阴阳和五行的起源和形成进行了系统的论证,最后简要地论述了它们在具体学科中的运用与发展,从而说明阴阳、五行范畴的重要哲学价值,这对于明白中国哲学的方法论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尚书》的五行和《周易》的阴阳均抽象于具体事物本身而演化为整个宇宙间具有普遍联系的整体功能学说。在古代中国农耕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均是中医理论的基石和构架,传统哲学中的整体模糊思维遂成为中医之主体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拟从认识论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哲学与中医整体模糊思维的关系及现代中医临床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五行观念在经历了它的创始期后,便进入了神化与深化期。到春秋时代,随着理性的觉醒,人们逐渐剔除了五行观念中的超自然的神秘因素,向着自然哲学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五行说成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发展辩证思维、决定哲学路径的重要思想成果之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涵义就是"中国古代的自然辩证法观念或思想",它的本体范畴是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起源,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摘 要:作为源头活水,《周易》充分彰显了中国哲学与文化和谐思维的特色。阴阳和谐思维是建构《易经》体系和《易传》解释系统的灵魂;它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历史条件有密切的联系,是中国古代先民“五行”、“阴阳”、“天人合一”等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逐渐积淀成尚中求和的思维模式,对其后中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把五行说与战国以来风靡的阴阳学结合形成为阴阳五行说。这种阴阳五行说既一方面是其哲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也是其建构哲学体系的思维模式。二者相辅相成 ,最终均落脚于政治  相似文献   

7.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的《甘誓》和《洪范》篇。《洪范》篇中的“五行”是被当做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提到的,可以说至迟在西周时期,五行观念已被运用于国家政治领域。阴阳观念在西周中末期与时令、自然灾害相联系,开始臧否王政,预测王朝命运,与后来的阴阳五行思想体系比较接近。阴阳、五行分别在物质生产、礼仪制度、灾异应对、社会思想等方面影响西周国家政治。  相似文献   

8.
阴阳五行思想发源于中国上古时期的农业社会。殷代的四方观念、“五行材质说”和《易经》的思想体系是我们所见最早的相关记载。阴阳五行彼此牵制、调和矛盾、循环往复的机制 ,因中国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结构而神圣化 ,并演化为一种涵盖天地万物的综合思维模式 ,左右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与戏剧的意志冲突精神是针锋相对的 ,是导致中国戏曲姗姗来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阴阳"与"五行"原是两种解释宇宙自然的不同符号系统。"阴阳"说偏重于解释世界的运动变化,从时间上来说明世界的存在;"五行"说则偏重于解释世界的结构组成,从空间上来说明世界的存在。"阴阳"与"五行"的结合构成了一个描述和解释整个宇宙组织结构和动态变化的模式,其基本特色是以普遍联系的、运动变化的观点来看世界。阴阳五行范畴是古代中国人世界观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医学的核心方法论是模型思维。模型思维是“道阴阳”的周易哲学和五行哲学的本质特征。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就是通过对阴阳哲学和五行哲学模型的直接和间接模拟运用而建立起来的众多具体模型理论的综合体。模型思维的合理性和真理性在于构成该模型的范畴本身的合理性和真理性。构成中医理论模型综合体的诸范畴是在直接生活经验和成功医疗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具有其合理性和真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