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创造性地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点全面审视和考察人,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第一次对人及人的问题给予了完整科学的理解,是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实践地把握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它与传统人学相区别的主要特点.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创造性实践.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人的理解与以往西方哲学根本不同,它对人的本质的深刻揭示为我们认识幸福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幸福观科学阐释了现实的人的幸福与劳动、人与自然和谐、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对马克思主义人学幸福观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兴起既有深刻的世界哲学与文化背景,也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吁求相契合,更是我国理论研究发展的逻辑要求。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双重维度展开。广义理解,可以说整个马克思哲学都是马克思人学;狭义的马克思人学主要涉及人的本质问题、人的存在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学研究紧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取得了突出成效。我们应当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繁荣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李杰 《晋阳学刊》2011,(2):11-17
当代中国学者对于马克思人学的研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人学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深化的。其研究历程大致有3个阶段:恢复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从价值观上强调尊重人;系统研究马克思的人学,从学理上说清人,从实践上塑造人;总体把握马克思人学特征,转换人学研究范式,指导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这些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以人为本价值理念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随着人的生存实践的展开,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学的精神实质,实现马克思人学的中国化,从而更好地沿着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5.
"现实的个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出发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逻辑起点和主要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一种自然存在物;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性;再者,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一种精神存在物;此外,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 同时也是实践存在物,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开放的人;最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现实的个人"还是具体的历史存在物.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当代文艺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人",无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都是指普遍的、一般的人,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承认人有普遍的、一般的本质,即共同人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考察文学艺术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种视角,而且是更加贴近文学艺术自身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当代文艺学建设,就要把以人为本作为文学艺术活动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着眼点,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文学艺术的最终目标.首先,应当从马克思实践存在论的高度,认识作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的文学艺术;其次,文学作为人学,其本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想象性和情感性的对象化和确证;最后,文学艺术的功能不仅仅是审美、认识、教育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内蕴着深刻的人学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新升华。六中全会强调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正确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精神塑造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这就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从理论层面引向现实层面,提出了人学理论实践化的新课题。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现在唯物史观中,恩格斯曾把马克思发现的唯物史观称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①但是,在马克思的时代,人学具有鲜明的理想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价值、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学说。尽管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把人的生命需求和生活存在作为理解现实人的出发点,也十…  相似文献   

8.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考察,也必须在其演进历程中进行。辩证法历经自然主义的辩证法、以反思及反省的方式用概念把握思维对象的辩证法,以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而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基于辩证法的历史演进所超拔出来实践思维理念的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理论意蕴的解读与实践价值的判断,也必须基于实践的视角,因为实践的规定性是人本质的规定性,实践的内在矛盾是自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只有在人的实践过程中才能理解联系、发展及其辩证法的规律性问题,而这种思维方式或思维方法,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一种方法论启示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抗疫的思想旗帜,其中马克思主义人学为严防严控的总体布局提供价值依归,为以人民为中心的防控策略调整提供思路方法,并构成评价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尺度,对疫情防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生命至上是贯彻始终的核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集体主义是凝聚力量的核心价值取向,团结合作是应对疫情国际化的基本主张,历史的、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得到充分彰显.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及其在全球范围的扩散也反映出当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寻找解决的智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非理性视角看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为性,追求人的自由,带有浓厚的非理性主义气息。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企图用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他主张用“存在第一性原理”代替“物质第一性原理”;用内省体验式的认识论取代能动的反映论;用非理性意识活动的人学辩证法代替唯物辩证法;用以“匮乏”为发展动力的“历史人学”代替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存在“人学空场”。当萨特把脱离生产方式的人的非理性主观因素当作历史发展的绝对基础时,就注定了他“补充”马克思主义这一梦想的破产。  相似文献   

11.
《终极关怀论———人的哲学之悟》是陶富源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的人学建设与人的发展”的结题成果,也是他继《形上智慧论》、《实践主导论》之后又一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理论专著。这部著作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人、人的实践角度来理解哲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马克思主义人学”,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关于人自身一般本性的科学”的实践人学观。全书浓缩了作者长期潜心哲学研究的思想智慧,展示了当代学者对我国人学建设的深邃洞察力,是一部体现时代精神、学术含量…  相似文献   

12.
要建立科学的人学理论,除了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外,还必须有正确的研究方法。我们今天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方法论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探讨当代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问题,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主要有:现实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扬弃性原则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学理论的一次革命.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对网络文化进行了解读,梳理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网络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认为网络文化是人之现实生成和存在的一种方式;网络文化是人之实践方式转变的方法和途径;网络文化以人之全面自由发展为旨归,进而培育引向人之全面发展的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世界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①为根本特征的世界观,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和规律、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实践世界观的自然是历史的自然、社会的自然,实践世界观的社会是自然的历史或自然的社会,实践世界观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达到的重要教育目标。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世界观,应以主体的实践为思维的切入点、出发点和立足点,认清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践特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践本体;以主体实践的内在本性、规律理解世界,领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属人性;以实践的逻辑,把世界理解为实践的对立面统一的世界。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通过对传统理论人学的系统批判,变革了以往认识人、解释人的逻辑与方法,开创了实践人学的新领域,推动了人学研究的革命.其人学革命具体可表述为"理论人学"向"实践人学"的范式转变,跳出了先验预设的形上实体陷阱,完成了实践哲学路向的本体论,也即感性生活的实践生成本体论.因此,揭示马克思人学道路的转向,对于真正厘清马克思的人学观,准确把握马克思实践生成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把实践作为极为重要的范畴引入人类的认识活动和社会历史领域,导致了哲学史上的重大革命。从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的物质力量。但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哲学流派,包括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根本歪曲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原意,在实践问题上大作文章,鼓吹实践一元论或“人学的辩证法”,把实践看作是构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夸大实践的意义,把它抬高到哲学本体论的地位,从根本上否定物质本体论,企图用实践一元论来取…  相似文献   

17.
对于人的认识,这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研究课题。但作为对人的问题的科学探讨,是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开始。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对人的认识,而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地把对人的认识推向深入。本文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主题的历史转变及其当代人学主题的确立作一粗浅的探析。一、马克思主义人学主题的转变轨迹我们这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人学,而且也包括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比如西方的一些马克思主义人学。后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尤其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人学,在某些理论观点上,战略策略上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着诸多不同,甚至在理论表述上有着重大的错误。但是,它是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后的  相似文献   

18.
人学对人的研究,应以对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尤其是对人的实践研究为中心,深入社会矛盾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寻觅"人"的问题,这既是人学研究展开的立足点,又是人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论述,从而分析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精神文明建设本质上是人的建设或人的塑造问题。对人的科学理解,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任务。人学研究人,表明人学是一门最现实的学问,是最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而当前我国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与人直接相关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因此,人学通过对人的理解和关注而进入对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解和关注,这便是人学在当代中国实践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解人,其中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理解怎样的情境才能充分发挥人性的优点,克服人性的弱点。这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意图。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实质,就是…  相似文献   

20.
人学及其生存论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学是奠基于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之上 ,以确证属人世界、以解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旨 ,并全面持续性地影响着当代思想文化及知识领域的思想方式及其理论学说。人学不应该是具体的知识及哲学学科 ,而应是既渗透于诸多具体知识学科及领域性哲学但又超脱于具体知识学科及领域性哲学的总体性的哲学形态。人学研究的重要症结是在本体论问题上缺乏建树 ,人学作为当代哲学的总体性形态 ,它本身就意味着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转换 ,这就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向实践的、感性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揭示出人的实践活动的生存论蕴含及其结构乃是从理论上确立并阐释人学合法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