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方言语调对英语语调的学习具有负迁移作用。通过对关中方言背景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调采录与分析,发现这些学习者的英语语调偏误与其母方言语调明显相关,表现为音长过长、轻重不分、调域偏窄等。因此,在强化连读式、弱读式、变读式等语流音变意识以的同时,克服以双音节为标准节奏来缩短音长;克服重音节拍受音节节拍的影响来区分轻重;以及克服语调结构和类型不受声调局限来扩宽调域,是学习者纠正语调偏误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音段层次上的英汉语音差异主要体现在音素缺失和不完全对应上,但是学习者在掌握了这些差异之后,还是不能发出地道的英语语音,就要在超音段层次上挖掘其原因.英汉语音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单个的音素、音标、语调、重音、节奏以及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模式上的差异都是影响学习者语音习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 ,而壮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单词重音和语句重音是掌握英语语调的基础 ,而壮语语调则受声调的制约 ,壮语中无单词重音和语句重音 ,这就造成了壮族学生在朗读英语句子时产生掌握不好句中升降变化、语句重音及句末升降的起点等困难。本文从语调的基本调型出发 ,从语调组的语法结构范围 ,通过英、壮对比 ,简要分析壮族学生学习英语一般语调的难点  相似文献   

4.
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是造成语义模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音异义词引起语义模糊,重音、语调、停顿等导致歧义现象,都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共性。两种语言中导致模糊现象的语音成素也存在差异性:汉语的轻音承担着与英语的重音大致相同的辩义功能;英语的语调变化集中在调核,汉语的声调变化却以字调为基础而主要体现在调尾;除改变句意和句法结构之外,汉语句子中停顿的变化还能改变词性和词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声调不限于单音节,但与多音节密切相关,且不载义,当被称为广义声调;汉语声调几乎都是单音节,且载义,已被称作狭义声调。就声学表现而言,音强是英语重音的本质属性,音高是汉语声调的本质属性。英语音高由重读层反射到重音层,使声调成为语调的一部分,汉语音节调与句调构成了“小波浪跨在大波浪上”的互动关系。英汉语声调的音系差异恰好为汉语习得者的“重音盲点”与英语习得者的“声调盲点”所证实。  相似文献   

6.
依据语言迁移理论,英语学习者的母语语音会对英语语音产生迁移作用.安徽中原官话方言语音对于受试的英语语音习得有一定的正负迁移作用,分别表现在元音、辅音、重音、连读及语调等方面,其中负迁移表现较为明显.汉语元音松紧对立缺失、与英语相似辅音的发音部位差异、辅音连缀之间的增音等是造成负迁移的主要原因.通过汉英语音对比分析及系统语音干预训练,受试母语方言负迁移导致的语音偏误能够得到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7.
英语语调模式与口语语篇的信息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语篇中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调来实现的。作为一种音系手段,英语语调模式与信息表达密切相关。人们借助语调特有的模式将信息内容组成信息单位,确立信息中心,从而达到传递新信息的目的,并通过语调的不同变化来调节语句的信息意义。语调模式对信息意义的影响可以从语调单位与信息表达结构,语调类型与信息功能,调核(核心重音)与信息中心等三个方面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8.
以优选论为框架,分析了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英语辅音丛、首辅音丛sC、不完全爆破和重音时的错误原因。通过对受试学生英语读音情况的分析和错误的优选解释,发现母语汉语的负迁移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形成的主要原因。英语学习者中介语语音的研究对英语语音教学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调的学习一向是英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很难真正像英语本国语者那样流利地运用英语语调,其间夹杂着许多汉语声调以及汉语语调特点.对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调习得与产出情况作一个初步调查探究,可以明确在语调教学中应该注意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音系学的框架下,从声调、语调功能出发,以典型声调语言汉语和典型语调语言英语为例,分析了声调、语调、重音、节奏和韵律等超音段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语音学习教学中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