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9 毫秒
1.
长期以来.在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之间,存在着一种极深蒂固的二分观念或分裂意识.本文试图表明.关于事实认知与价值评价的这种二分观念或分裂意识是难以成立的.事实认知与价值评价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检视1990年代以来本土文学批评理论中的建构性话语,能给我们提供建构的资源和创新的原则、方向.19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理论主要以"文学性"为建构的逻辑起点,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形式审美与人文意蕴的关系;二是文学批评理论建构中的民族性问题;三是审美中的超越性问题.这些建构话语丰富了文学本质的内涵.同时,这些建构中又存在语境化、价值与价值生成机制之间的倒置及忽视批评对象等不足.本文在检视这些建构性话语的基础上提出文学批评理论的重建要回到文本,在对象认知与价值评判、客体意蕴与主体感受、现实语境与历史视野之间进行视域融合,生成新的价值与体验,同时这种融合是动态的不可最后完结的.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事实"是"中推不出价值"应该"来--试修正"休谟法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曾宪 《东南学术》2004,(1):101-109
休谟问题,即所谓从"是"能否推出"应该",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一重要问题,也是许多哲学家仍在继续破解的理论难题.由于缺少相应价值学理论平台的支持,这些题解仍是无效的.本文以系统价值学为依托,探寻全新的切入路径,提出修正休谟法则的观点.它们是:从科学事实的"是"中,推不出价值规范的"应该"来;从价值事实的"是"中,推不出科学规律的"应然"来;从科学事实中,可以推出科学规律"应然"来;从既定价值事实中,可以推出既定价值规范"应该"来.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作为文学经验、文学现象和文学事实的总结与提升,在今天出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悖论现象:追求理论对文学的阐释,反而忘记了自身到底存在的价值何在。于是出现了文学理论与文学理论之间的差异。区别的背后其实是中西方对待文学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即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是一种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判断。这两种判断带来不同的审视作品的姿态:"应然"或者"实然"。"应然"将文学视为一种未完成的状态,对文学有着一种批评的精神;"实然"将文学看成"盖棺定论"的静止不再发展的对象,对文学是一种求知的姿态。我们认为文学理论自我迭代到今天,应该走向的是基于"对象"意义上的事实判断和基于"方法"意义上的价值判断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实践中的困境是价值问题在事实层面的一个重要反映.这种困境具体有三种表现:一是政府定位的模糊化,二是公共精神的流失,三是政府行为的失范.与实践中的价值困境并存的是理论上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新公共行政学派与新公共管理学派之间内在的理论张力,使得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理论在理论基础、理论目标和理论工具三个层面上面临着分裂:一是公域与私域的关系问题,二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三是制度与技术的关系问题.这些理论的争议,对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的价值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已有数百年历史了,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十分热烈的讨论话题,却是自西方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目前学术界的讨论已众说纷纭,但距问题的实质尚有距离.在我看来,只有将这一问题纳入主客体关系视角加以审视,才能揭示事实的真相:"两种文化"的分裂归根结底是人类主体与客体相分裂意识的表现,这是近代人类文化立场和实践方式中最根本的错误.如何认识并纠正这一错误,将关系到人类文化前景及对未来命运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科学与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不同形式.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分别集中地表现着人类理论思维的两个基本维度,即科学集中地表现着思维和存在高度统一的维度,而哲学则集中地表现着哲学反思思维和存在的维度.科学作为一种重构方法,单纯"求真",是一个事实判断;而哲学作为一种建构的方法,在批判与选择的基础上,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它是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的完美统一.因此,科学与哲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8.
李佃来  马灿林 《东岳论丛》2023,(9):117-124+192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中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具争议性的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争议点,就是马克思有没有政治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哲学中占据轴枢地位,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就必须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框架下阐发价值和规范性问题,而这又取决于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的准确判断与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种只关注事实、没有任何价值取向的实证理论,毋宁说,正像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所阐释的,乃是一种将事实与价值融合为一的总体性理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这一理论特质来看,马克思有政治哲学的基本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但其政治哲学不是先验主义的,而是现实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理论将风险置于社会变迁的宏观考察中,开辟了从风险转型研究当代社会重大变迁的新视角.它之所以能够对当代社会做出独到的研究,正是由于其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行动者因素和结构因素、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等都纳入研究视野,突破了传统社会学的二元对立的理论框架,将风险视为主观与客观的综合体.风险社会既是一种理论建构的概念范畴,也是一种基于风险的社会建构基础之上的主客观综合体.当前尤其要注重研究风险的社会建构机制.从建构论的视角来解释,当代社会并不是风险增加了,而是我们对风险的察觉和认知程度大大增加了,人们感知风险的增多,是由于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的相互作用、共同建构的结果.风险的社会建构存在着一种社会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美学"不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是在古今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出现的理论范式.中国美学的研究必然在"世界美学"的语境中展开,由此产生的难题形成了连通宗白华与后辈研究者的理论轨迹.对今天的中国美学研究来说,最重要的工作不是标举中国古代文艺理论资源的当代价值,而是从一个个理论细节入手,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理渊源的知识话语在美学这一场域中的碰撞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荣格原型理论的道德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荣格原型理论是其分析心理学中关于人格的理论,人格面具(persona)、阴影(shdow)和自性(self)是荣格原型理论中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型.基于荣格原型理论,产生了两种类型的道德:片面道德与整体道德.当人格面具与阴影两种原型对立时,人格处于分裂状态,产生的是一种片面道德;当人格面具与阴影两种原型融合时,人格是一个整体结构,产生的是一种整体道德.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以实证论为代表的主流观点认为,它属于"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主张要用价值中立的客观态度去理解外在世界活动;而以韦伯为代表的演绎社会研究虽认为在研究选题上有"价值相关性"式的价值介入,但仍然把研究过程看作是不含价值成分的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非是一种事实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它在实践中涉入了强烈的社会工作者的价值判断,而社会工作者在实务社会工作中的实践,其实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期,中国美学在展开自身现代理论建构时,追踪、仿效西方美学相关知识,集中探讨了"艺术起源"这一问题.把艺术起源归于劳动实践或游戏或同情,就是现代中国艺术起源理论的三种主要形态.其中,"艺术起源于劳动实践"观点的影响最为广泛;"艺术起源于游戏"观点则直接反映出西方近代心理学家的重大影响,其基本理论资源是席勒、斯宾塞的"精力过剩说"和谷鲁斯的"练习说".而"艺术起源于人类同情"观念之所以能在中国美学现代理论建构中产生具体影响,与其特别重视人类情感研究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兼及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的要求,折衷于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能坚守科学性与客观性而又不忽略价值的意义与理解.他既不同意实证主义把人类行为化约为可观察的外部表现的做法,也不赞同完全回到人的主观世界,进行没有任何验证标准的"思辨式"研究.马克斯·韦伯是一个穿梭于科学客观性与主体价值之间、因果解释与意义理解与阐释之间的智者.这为法学研究或法律实践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基础和指导.因为,建构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而又能够保证其客观性的社会科学方法,是法学或法律运作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或追求.  相似文献   

15.
论"以人为本"及其与人本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传开 《学术界》2005,46(2):29-37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原则,又是一种价值取向,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其内涵包括一切为了人和为了一切人两个方面,舍弃任何一个方面,都是对以人为本原则的违背.以人为本既与以神为本相对立,又与以物为本相区别,与以民为本也不尽相同.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根本区别于前者的根基是社会实践,而后者的根基则是理性形而上学.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是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准确把握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活的形象"与席勒的政治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原则是席勒美学的出发点。在康德哲学中,“休谟问题”是重要的思想契机:事实与价值的分裂,在康德哲学中,以“自然”与“自由”,或曰“是”与“应当”的分裂而出现。“判断力批判”则是康德弥合分裂的桥梁。美学问题之中隐含着深刻的哲学问题。对于席勒,康德的“休谟问题”已经成为思想的背景,而康德本身也成为了问题,这就是席勒的“康德危机”[1]。更重要的是,席勒焦虑的问题是现实政治的危机,一方面是法国大革命粗野暴戾的自然暴力,一方面是上层统治阶级腐朽专横的道德法律,一个是“野”,一个是“蛮”,自然的法则与道德的法则所构建…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事实发现理论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司法过程就是一个探究案件事实真相的过程。作为事实发现理论的替代性理论,法律事实建构论指出,司法活动实质上是一种建立在主体理性认识活动之上的不同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因此,法律事实其实是在法定的程序空间内,由多方诉讼主体依据既定的规则建构起来的一幅案件事实图景。法律事实的建构要在正当程序中展开,并依赖一系列实体规则、程序规则及证据规则的保障。法律事实的正当性标准应由程序外的真实转化为主体间所达成的程序内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观念来解读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理论建构,公共理性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公共理性是民主社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秩序良好社会中的公民的普遍理性,<政治自由主义>对<正义论>的一个伟大超越就是其对公共理性的表述.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政治概念既是自由的概念又是自我限定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完备性论说的概念,<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是试图将"公平正义论"阐发为一种"政治正义论"并力图为多元化的当代西方社会寻找一种政治正义的"重叠共识".在寻找政治正义的共识中,罗尔斯的公共理性理论建构的努力正是试图为人类找到一条通向秩序良好生活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19.
知识和意义的建构不是个体行为的结果,而是存在于共同的行动之中。以文化生态学为视角,融合文化生态意识所内涵的整体性、互动性、共生性和适应性,建构生态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是一个建立在对话、合作、共享、互动基础上的,体现个体主体性与群体主体性、学习活动与学习环境有机统一,学习主体在共同活动中建构个体知识和群体知识、培育独立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的具有自我再生能力的生态平衡系统,对于现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结构或体系建构学说及其"逻辑方法"或"辩证方法".是马克思的第四个重大理论贡献和伟大"发现",也是我们着力挖掘的宝贵的理论遗产.理论张力在于:它是构建中国转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基石和指导思想.国外关于马克思经济学体系构建学说的研究有若干新进展,同时也出现了一股否定马克思体系构建学说而崇尚库恩和拉卡托斯"范式"论的倾向.这种"范式"热蔓延到国内学术界,其具体表现是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多元化,亦即体系多元化、方法多元化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并存.目前尤应关注前一种倾向掩盖下的后一种倾向.本文在比较这两种经济学体系建构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从属型"互补论",即范式理论应该从属于并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构建学说的框架,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为指导构建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