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就职演讲是政治演讲中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政治演讲语类的共性外,还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该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功能的角度分析了英语就职演讲中情态词.在量值方面,就职演讲中的大部分情态动词是中值的,而低值的和高值的情态动词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且大致相当.这些不同的情态量值表达了不同的情态意义,反映了演讲者的不同情态倾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建语料库,从评价理论角度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情态系统的使用特征和人际意义。研究发现:(1)与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相比,拜登对华贸易政策中情态系统的使用率更高,且更多使用道义情态,而认识情态和意志情态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从量值的使用情况来看,拜登对华贸易政策更多使用高值情态词,较少使用中值和低值情态词;(2)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使用不同的情态类型进行判断,使用不同量值的情态词调节评价语势,同时将评价性词汇资源与情态词搭配,转移压力来源,实现对话的扩张与收缩。因此,情态系统具有表达主体不同程度的态度和立场、转移情态责任、扩张与收缩对话空间的人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参与者导向词块与表达说话者态度和立场的情态意义关联,其功能在于构建作者与读者关系,拓展语篇对话空间,从而实现语篇的人际互动功能。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通过自建对比语料库,运用AntConc语料分析工具,对比分析了中外博士论文结论部分参与者导向词块的情态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博士论文作者均善于使用情态化语块和中低值情态语块来表达客观命题的商讨性,而中国博士论文还用意态化词块融合声音介入;语法隐喻方面,双方都会运用客观情态隐喻凸显观点表达的客观性,但本族语者集中在概率类隐喻,而且中国博士论文意愿类隐喻偏多,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学习者的个人介入性。   相似文献   

4.
政治演讲语篇集中体现人际功能,情态副词是英汉语言中语篇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以系统功能语法的情态理论为依托,对情态副词在英汉政治演讲语篇中的语义分布及人际功能做了较为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英语政治演讲语篇中更多地使用表概率、表限定于期望值类表强度情态副词,汉语中更多使用表倾向性、表意愿、表超出期望值的强度类情态副词。本研究扩大了英汉语演讲语篇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对于情态操作词的值的体现传统语法的解释是规范性的,现代语言学虽然提出了不同意见但未形成系统的理论.针对情态操作词的值在政治演讲、劝说文两种语类中的使用,说明变化是意义生成的手段,使得语类之间有相同和不同,也使得同一语类里有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意义是选择系统这一特征.  相似文献   

6.
朝向听话者的情态意义是英语情态研究中常常被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 ,以医疗传单这一特殊文体作为语料 ,着重分析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情态动词在医疗传单语境中的人际作用。目的是想借此阐述朝向听话者的情态意义在体现作者——读者互动作用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国内外作者在英文摘要上存在的差异,自建了小型的国内外石化类英文摘要语料库,对两个语料库英文摘要中词组、词簇、人称代词、情态动词的使用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通过对比以上四点在国内外英文摘要中体现出的共性与个性发现,相比于国外作者的摘要,国内作者的英文摘要用词相对较单调,缺乏语言多样性且偏向于使用第三人称表述.至于情态动词的使用,二者差异不大,均惯于使用低值情态动词来保证文章的客观严谨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报告的语言、语境参数等都体现着人际功能意义。本文着眼于科技报告中的情态资源,运用评价理论进行具体的分析,表明科技报告中情态资源大量使用,并阐明了情态资源表达着人际情感意义,负载着人的态度,体现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致性或权势观,传达着一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协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从语气及情态系统两方面对一则节约用水的英语公益广告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解析了该类广告是如何巧妙地运用语气及情态系统的选择实现英语公益广告所特有的劝说号召功能。  相似文献   

10.
奥巴马就职演说中的情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情态系统为理论框架,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中情态系统的表现形式和情态取向分布,并对主要表现手段—限定性情态动词的使用和情态值的分布做了进一步分析,探讨了情态系统在其就职演说中所体现的人际意义并对各种分布提供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评价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科普英语的语言、语境和作者—读者关系所体现的人际情感意义出发,使用Systemic Coder统计工具分析百篇英语科普短文,说明科普英语也大量使用评价资源,几乎用到了评价理论全部的评价资源范畴,情态、鉴赏和语势资源也同样频繁使用,直接证明了科普英语表达人际情感和态度意义,体现作者与读者的协商和对话。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韩礼德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汉语公益广告的语篇人际功能,并探索、揭示了汉语公益广告实现人际意义的策略和手段。通过对语料的深入研究,从语气,情态,人称和评价系统方面对语言手段进行探索,分析了这些语言策略和手段实现人际意义的方式,并试图阐述汉语类公益广告是如何用这些语言手段达到人际功能和实现广告目的的。  相似文献   

13.
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为理论基础,采用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中英科技类演讲在情态类型、主客观取向以及情态量值上的异同。研究发现,中英文演讲在情态类型(情态和意态)方面表现出相似的使用倾向,而在情态的主客观取向及量值选择方面有明显差异:中文演讲较多使用隐形客观情态,英文演讲则以显性或隐性主观情态为主;中文演讲主要使用中、低量值的情态语,英文演讲的情态值分布均匀。从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及情景语境等角度分析了中英演讲者情态表达异同的原因,为人际意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汉语情态副词表示动作的性质或状态。历时地看,汉语文学源头情态副词的使用情况及其语义是怎样的?本文以《诗经》为例,对《诗经》的情态副词进行考察。考察获得的数据表明,《诗经》里的情态副词分为表真实、表持续、表相似三类。考察《诗经》的情态副词,对于从纵向理解汉语情态副词语义形成、连续性及解读《诗经》文本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原装进口药品英文说明书为语料进行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分析,探讨人际功能的实现.不同语气、不同主语和情态值高低的选择对实现说明书的目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写作中需注意三点:大量的陈述句能实现传达信息的功能;每一部分的主题作为主语有利于吸引读者注意力;高量值的情态动词“should”表达可能性和频率都较大涉及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部分,而表达可能性较小和发生频率较低的现象时,建议采用“may”.  相似文献   

16.
英语中情态动词是人们表达情态即观点和态度的一个手段。may是英语中最常使用的情态动词之一,may能够表达认知情态意义、道义情态意义和动力情态意义等不同情态意义,重点讨论may一词在不同语境及认知语言学家的观点下的多重情态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英汉社论语篇为语料,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人际意义的理论基础上,把情态系统作为研究核心,比较了英汉社论语篇中人际意义的实现。比较结果显示,英汉社论语篇中情态动词和情态隐喻的分布呈现不平衡趋势,汉语社论中的高值情态动词分布比例明显高于英语社论,而英语社论中的情态动词多是低量值和中量值。同时,英语社论语篇中的情态隐喻更倾向于隐性主观和显性客观情态取向,而汉语社论语篇则更倾向于显性主观和隐形客观情态取向,这种趋势体现着中西社会、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近义构式“少不了”与“免不了”在功能表达及情态特征上具有不同特征,这需要从事件的模态性、语用的偏向性、时体的实现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从意义的虚化过程来看,“少不了”由表客观状态发展到表主观评注,“免不了”由表客观强调发展到表主观评注,都是副词情态化和主观化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批评语言学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从情态、分类和转换等角度进行分析,尤其是揭示现在完成时的使用是如何体现新闻语篇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通过对这两个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现在完成时的使用能使读者参与到交际活动中,缩短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从而潜移默化的将报道者身后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传递给读者。  相似文献   

20.
系统功能语法对情态范围的扩展及其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功能语法把情态范围由传统的仅限于情态助动词扩展为情态助动词、情态化的各种词性及其相应的结构,认为它们都是情态意义的体现形式。通过研究发现,扩展后的情态把和人际意义有关的重要方面都纳入了人际意义的研究范畴,这种扩展实现了传统语法不曾有的重大突破,对语篇的人际功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