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经过多年探索,协同育人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三支队伍"之间在如何协同育人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支主体队伍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避免相互对立、彼此内耗,才能发挥"三支队伍"协同育人的整体效应。一是"三支队伍"力量整合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原则,才能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实效性得到质的提高;二是通过建立"三支队伍"协同互补机制,探索"三支队伍"协同创新模式,搭建"三支队伍"协同创新平台,系统整合"三支队伍"的教育力量,使其各司其职的同时又协同创新,高效运转,激发出潜在的巨大教育合力,促进高校学生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2.
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端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竞渡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已在太湖流域盛行,是"龙图腾祭"的一种表现。自伍子胥被谗杀后,龙舟竞渡被赋予人物纪念意义和节日的固定化,这在"曹娥碑"、"荆楚岁时纪"、"清嘉录"等古人著作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伍子胥是春秋时人,早于屈原二百多年。且端午的其他习俗如"斗百草"、"吃粽子"等均来源于吴地。因此,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起源于苏州。  相似文献   

3.
本伍尼斯特是一个结构主义者,他的语言学观念来自索绪尔,他的两卷本《普通语言学问题》极大提高了他的学术地位并在更广阔的领域获得了普遍承认。他拒绝传统语言学解释,并回到话语行为事实,例如"我-你"关系,意味着正在说话的人当下的话语场合,"我"只能被同化且包含在该场合之中。他认为作为语言学范畴,"我"与"你"在语言中具有位置上互相关联的关系。本伍尼斯特所强调的不是"词汇",而是更为广泛的语言社会行为的理解和比较分析。在他看来,语言是人的能力,总是特殊的、变化着的,或者总是处于不同角度。在这些不同视角中,我们把自己放置在这儿或那儿,这里所揭示的问题,总是涉及结构、句法、时态、人称等等。  相似文献   

4.
对睡虎地77号汉墓伍子胥故事简中部分词语释义提出己见:"隄"通作"题","促者"即"趋者","良人"指普通百姓,"诸侯"当为"诸候";校读补证"胥走郑""名成则昌"。故事简的性质应属于"事语"一类的故事类史书。  相似文献   

5.
使百姓"比地于伍"乃秦汉政权控制基层社会的有效手段之一。秦及西汉前期特定的社会结构和个体自我意识的泛化使其有罪相举的制度机理有效运作。西汉中期后,其制度性外壳依旧,但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儒家理念的影响,从实践层面上看",比地于伍"的作用机理在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6.
伍子胥散论     
伍子胥是吴国的忠臣,他从长远考虑,竭力主张灭越,但他的意见未被夫差采纳,反而被夫差杀害。后来吴国遭到越国的偷袭,夫差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杀了伍子胥,于是他为伍子胥立庙设祭,即是忏悔,又是安抚。吴人和越人都尊伍子胥为江海涛神,是怕屈死的伍子胥亡灵变成厉鬼作祟。伍子胥在筑吴国都城和伐楚战争方面是有功于吴国的,然而他是楚人,他为了报家仇而不惜引敌国之兵攻入祖国,烧杀抢掠、奸淫妇女,还惨无人道地鞭尸,实在不值得后人称道。  相似文献   

7.
冯至的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伍子胥因父兄之仇出奔吴国的故事,着重他在出奔途中的精神历程和心灵成长轨迹。冯至改写后的小说在文本结构上与荷马史诗《奥德赛》有很强的可比性。运用比较和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故事的片段结构、片段的意义、诗意的叙事、暗示手法等方面探讨了冯至小说《伍子胥》在写作风格上的诗化倾向,在写作过程中注重人物心理体验,在哲理层面上灌注作家对生命承担和抉择的思索。这些文本特征和诗人在创作该小说时的时代背景、诗人的个人人生体验是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8.
从屈原与伍子胥的关系看端午节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屈原与伍子胥出身相同,经历相似,容易产生相同的思想感情。伍子胥是屈原的精神导师之一。屈原多次赞扬伍的忠贤正直,表示要浮江入海,追伍殉国。屈原自沉日期与伍子胥自刭日期亦很可能相同。因此,端午节纪念的人物应首推伍子胥。  相似文献   

9.
通过耙梳大量的历史资料,并结合吴大城的规划实践,展开对伍子胥及其规划思想的研究,揭示了伍子胥对中图古代城市规划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的“什伍”之制上承秦、汉。作为封建政权基层管理的最末梢组织和对民众实行连保、连坐的法律控制方式,由于当时的动乱背景,“什伍”之制为当时的许多封建政权所实行。本文在分析此时“什伍”之制尤其是“什伍连坐”的种种表现后认为,此时作为封建政权控制乡村社会重要手段的“什伍连坐”不仅有沿袭,而且也有修正,同时也有顺应当时乡民聚居形态变化的一面。这种和户籍管理紧紧相扣的制度是我们认识封建政权控制乡村社会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江陵张家山西汉初年墓葬所出古竹书《盖庐》 ,是托名伍子胥的古兵法著作。该书与《汉书·艺文志》中兵技巧家的《伍子胥》1 0篇无关 ,而可能是同书著录的杂家《伍子胥》8篇中的一篇。其成书时间当在楚汉之际或是战国晚期  相似文献   

12.
1993年3月,以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和日本民俗学会会长野村纯一为首的中日民间文学考察团前往伍家沟村考察。1994年10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专家力。藤千代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部主任刘晔原组成的考察团又赴伍家沟村访问并采录故事。1995年11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协作,拍摄了一部关于伍家沟村的专题记录片,向世界各国发行。湖北丹江口市政府及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于1995年给伍家沟命名为"民间故事村",决定对其特殊文化生态给以保护。  相似文献   

13.
<伍子胥变文>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涵有儒家的本位思想、道教的术数观念、佛教的因果轮回观等,这三种文化在<伍子胥变文>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碰撞、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4.
冯至兼有诗才、史才和文才,这使得《伍子胥》既是小说,也是诗,更是哲学。《伍子胥》是冯至小说创作的代表作,诗化叙事是其典型的艺术特色。小说的人物话语与视角设定、空间设置与意境营造等叙述元素及其相互关系,既体现了《伍子胥》诗化叙事的显在特征,也是解析其诗化叙事艺术效果生成机制的重要途径。《伍子胥》在冯至创作的叙事性作品中独具一格,既不同于其早期的叙事诗,也不同于同期创作的《杜甫传》,这既表现在形式体制、创作目的等方面,更表现在话语形态和生命体验等层面。在中国现代小说史诗化叙事潮流中,《伍子胥》在抒情笔调、历史书写、人文内涵等方面保持着独特的艺术个性和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5.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并非是讲《九宫数图》的数字规律“纵横交错,都是十五”,它是对《周易》筮法的核心内容“三变成爻”的具体操作形式的概括性描述。  相似文献   

16.
伍子胥复仇故事由正史到民间传说,由史传文学到戏曲、小说,在不同的文体和文学系统中不断得以演绎和完善。对《左传》、《史记》、《吴越春秋》中伍子胥复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梳理,并结合当时社会盛行的时代意识和时代精神,可勾勒出伍子胥由正史到杂史以及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流变。这种动态的变化,使人们对伍子胥形象不断有了新的认识,从中也可发现后世优秀文学作品从正史和杂史中受到的启发。  相似文献   

17.
秦晓鹰 《新天地》2012,(11):16-17
伍绍祖去世了,刚刚74岁!我为之悲哀也为之庆幸!悲哀,因为中国少了一个像他那样有思想有魄力的实干家;庆幸,是因为他再也不会为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而痛苦,再也不用为官场权谋和复杂怪异的人际关系所伤害了。伍绍祖比我年长9岁,加上毕业于同一个小学和同一中学的缘  相似文献   

18.
伍子胥的事迹最早出现在《左传》中 ,《左传》到《伍子胥变文》 ,是从史书到文学作品的改变 ,伍子胥则由历史人物变成了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本文以《左传》为本 ,兼及其他文献 ,探讨《伍子胥变文》的历史真实性。文章认为《伍子胥变文》的内容许多与历史事实相违或为史实所无 ,至多算是七虚三实。作者突破了忠君观念和家族血缘观念的藩篱 ,以正义和道德作为评价人物的唯一标准 ,美善击败丑恶、弱小战胜强暴是作家构思文学情节的尺度 ,作者的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相似文献   

19.
元明戏曲舞台上的伍子胥形象及其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明之际有关伍子胥题材或涉及伍子胥故事及评价的历史剧有十五种之多 ,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一个特例。而关于伍子胥每一阶段的形象塑造 ,都蕴含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以及广大民众对这一形象道德的、审美的评价。本文旨在通过对元明戏曲舞台上伍子胥形象及其审美特征的研究 ,进一步探讨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斗争中的重要人物,<左传>、<国语>皆叙其事记其言,<楚辞>称其忠贤,司马迁<史记>为其立传,后世小说家也颇多渲染.伍子胥的悲剧命运令人低回叹惋,特别是当我们从文化批评的视角来观照春秋时代王权政治生态中人的生存境况的时候,伍子胥的家世、他一生所经历的纠缠着孝与忠观念的逃离和眷顾,实在有太多让人深思回味之处.中国文化如果要涵养健康的生命个体,就必须重塑合于自然人性的忠、孝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