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吏隐"是李东阳调和其仕宦与隐逸的折衷之举,是其为自己寻找的一身处台阁的"山林"精神家园,折射出了其思想深处"吏"与"隐"的矛盾.其"吏隐",虽招致了时人的非议,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对其文学思想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论语>"其N"结构中的"其"大体上都起指代作用,也有的进一步虚化. "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对象都是可以推定的.首先,"其"起指代作用有一定的作用域.作用域则随"其N"在句中的位置及其与谓词的语义关系发生变化.其次,在确定作用域后,"其"的具体指代遵循五大原则同层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直指原则,同类原则.在作用域与五大原则的制约下,"其N"结构中的每一个"其"的功能与具体指代都具有唯一性.  相似文献   

3.
"厥词"近年来使用频率非常高."厥词"主要从成语"大放厥词"中分离出来,其原义为"其词",是一个短语.但随着历时的发展,"厥词"已很难用"其词"来解释了,其语义有了新的发展且更具整合性,可理解为"谬论"、"狂言"等.因此,我们认为,"厥词"已经词化,其语法归属应该是词,而不再是短语.为此,我们从"厥词"的语法意义、语法功能特点及其语法归属三部分来论述这一观点.这一过程符合许多现汉双音词形成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周密之词具有"雅"的特征:其词中"清"与"雅"的结合,呈现出生动别致的词学风貌;其词中"新"与"雅"的互动使得情感的表达显得委婉含蓄,雅人深致;其词中"和"与"雅"的共鸣使得其词超脱于俗众而形成自然典雅、清丽绵邈的音韵特色。周密雅词之"雅"通过风格、情感、音律等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5.
杨合鸣题为《略论〈诗经〉'有…其…'式》一文曾载《中国语文》82年第1期上.为叙述方便,姑且将这种句式写作"有A其B"式.本文的主要论点是:1.凡属"有A其B"式,其"A"当为形容词,其"B"当为名词,似无例外;2."有A其B"式即等于"AA其B"和"其BAA"式.这三种句式有一共同特点,即句中之"A"和"AA"均为形容词,"B"均为名词,似亦无例外;3."有A其B"式中的"其"为指示代词,它相当于现代汉语"它的"”之意,用作"B"的定语;4."有A其B"、"AA其B"式中的"有A"、"AA"为倒置谓语.以上这些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修辞立其诚"。周振甫批评《修辞学发凡》抛弃了这一原则。霍四通用有"文不如其人"现象主张修辞可以不"立其诚"。修辞要不要"立其诚"?这是一个问题,需要认真地思考。"修辞立其诚"是我国的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推翻"修辞立其诚"的传统,需要非常地慎重。  相似文献   

7.
"现代科技"是基于历史上已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而生成的。追问现代科技的本然逻辑,实际上是追问现代科技"何以是其所是",即是追问现代科技何以生成。因而这种追问不是对现代科技"是其所是"的描述,而是要追问其生成的历史逻辑与历史辩证法,即"何以必为其所是"。从现代科技所关涉的诸伦理关系中,探寻其生成的道德哲学基础,其中既包括现代科技"何以是其所是"的客体向度,又包括其主体向度。现代科技的实然逻辑,即现代科技"是其所是"。从道德哲学的视域审思现代科技"是其所是"的实然逻辑,不仅关涉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境遇、现状与运作机制及伦理关系,而且关涉其产生的多重伦理效应及其伦理悖论。现代科技的应然逻辑,即现代科技"是其所应是"。从道德哲学的视域探索现代科技"是其所应是"的应然逻辑,不仅关涉现代科技发展的伦理价值导向、运作机制,而且关涉现代科技发展应遵循的伦理原则。现代科技的三重逻辑体现了其主体不仅须追求"我们能知道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而且须反思"我们应该做什么",即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亦即不仅要思考现代科技如何发展,更要思考现代科技—社会—自然—人如何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微型小说无论从形制抑或内涵方面,处处体现其"微"特点。考察近年来马来西亚华文微型小说,呈现出三个特点:其美学特征在于"微摄"与"微雕";其美学品格属于"微讽"与"微笑";其美学内涵则堪比"南洋镜"、"万花筒"。  相似文献   

9.
"境界"说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重要美学理论.他提出"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的观点.其"境界"说深受李挚"童心说"的影响,要求情景交融,意与境浑.他认为优秀的文学作品"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语语都在目前",并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而且"其旨遥深".  相似文献   

10.
当前有些管理者只注重学习管理方法而忽视"格物"和"修身",其实,在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眼里,"格物"和"修身"才是管理者的基本功。《大学》中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直"道,源自人之"真性情"的显现,它以"天道"为其形上基础,以"仁"道为其内在的价值诉求,以心"诚"为其实践原理,三者融合而为一体,在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孔子"直"道思想不但对于后世儒学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今天和谐社会的建构亦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梳”、“篦”对“栉”的历时替换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穷尽性调查古代重要典籍文献中表"栉发用具"意义的名词"梳"、"篦"和"栉"的使用频率的基础上,对其替换情况进行描写和分析,从而指出:先秦文献中只有"栉",不分其齿粗细疏密,隋唐时期"梳"替换了"其齿大而粗的‘栉'",元代以后 "篦"替换了"其齿小而密的‘栉'",最后还对由此而引发的一些问题略加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批评有其独特的标准,为人强调"有德者必有言"的道德至上论;为文主张"文以载道"的道本文末论.根据这一标准,理学家在对屈原进行道德人格评价时,既充分肯定其忠君爱国精神,又批评其露才扬己、凸显君过的狂狷个性.而在评价其作品时,一方面赞扬其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又批评其不知"道"、不求"道".这使得其楚辞研究呈现出强烈的理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早期新诗的"自然"之说既已发生,其话语迅速衍生,成为新诗的重要观念.一方面,在早期新诗人的信札、文章中,"自然"论被广泛应用于理论表达和批评实践;另一方面,对"自然"论的阐释和辩驳,事实上关涉到新旧诗之争等重要话题:其一,关于"自然"一词的论证,即是新诗、旧诗争夺的话语场所.其二,关于"写"与"做"的争论,从强调其对立转化为申明其并列和统一,其价值优劣甚至呈现某种程度的颠倒,并都被整合到"自然"论中.其三,新诗与旧诗之争,表现在"有韵"与"无韵"、"自然"与"格律"的争辩上,其所指实际在于新诗是否具有"合法性".新诗、旧诗的维护者运用相似资源,却得出了不同结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哲学的“意”、“象”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哲学所谓"立象尽意"之"意",并非是对事物外在形具的反映,而是对所谓道理以及道理之法式的内心体悟.而只有立象,才能"见其形",才能极尽体道、御器之意.因此我们可以说,古人所谓"立象","案其图"不过是手段,"想其生"才是目的;"见其形"不过是手段,"执其功"才是目的."立象"的目的是用以"尽意",而广告设计中"尽意"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虽然在这里"立象"和"立意"都看似变成了促销的手段,但在创作中"立象"仍然是为"立意"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宋人站在儒学的立场评价屈原其人其诗,既高度赞扬其爱国忠君精神,又贬斥其"怨君"、"沉江自戕"等不符合儒家规范的行为;既肯定其诗"发乎情",又批评其不能"止乎礼义"。这种对古人褒贬的矛盾态度,是宋代文道冲突、情理冲突的文学思潮的反映,渗透着当下的时代精神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王闿运为"诗坛旧头领",其诗论是一立足于传统"体用"思辨模式的自足体系。其论诗归"源"于"乐",限"体"为"兴",发"用"为"以养性,且达难言之情",不仅还诗于"艺",而又"道艺一贯"。故而,其诗论不仅注重诗之为体的形式审美特征,突破了传统"诗教"观的机械、简单和片面;而且又能会通其圣人之学、治世之道,融治情、修身、为学、应世于一体,进而"以艺进道",归于"乐教"之旨。其诗学是我国古典诗学融诗、学、人、道为一体的一个典范标本。  相似文献   

18.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鸟龙"纹彩陶盆,专家们认为其对中华文明、中国史前文化和传说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石兴邦先生称其为"中华第一飞龙";王仁湘先生称其为"彩陶之光";刘庆柱先生称其为"龙之传人之魂";张朋川先生称其为"华夏之徽";郎树德先生称其为"中国史前彩陶重器";王先胜先生认为其对炎黄传说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意义";许顺湛先生称其为"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年来的又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9.
在法国象征派中,无论是作为其前驱的波德莱尔,还是其发展三阶段的代表人物——马拉美、魏尔伦、瓦莱里都不约而同地将"音乐"作为其诗歌创作及其诗学的重要范畴,乃至认同"音乐"是其创作的核心要素,主张诗歌创作应当向"音乐"靠拢归化。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一、"音乐"是通向彼岸的超验世界的船只,是支撑其诗学核心范畴"感应论"的基石;二、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诗学以及瓦格纳整体艺术的影响;三、"音乐"是开启内心情感世界的钥匙,是烘托内心情感的悠远回响。  相似文献   

20.
朱湘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前理解"与其翻译观相互交融。他的翻译观源自其诗学观,后者影响了其诗歌翻译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渗透到其翻译实践中,尤其体现在诗歌翻译的"形美"、"音美"、"境象美"等方面。在哲学诠释学中的"前理解"视角下,诗人的诗歌翻译思想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