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8 毫秒
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引领大学的前进与发展,在高校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全省高校普遍重视培育大学精神,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路径继续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其服务文化强省建设的辐射作用:深度挖掘安徽地域文化,为大学精神注入新的内涵,提高辐射文化强省建设的品质;紧密联系"文化强校"与"文化强省",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中提高服务文化强省建设水平;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融入地域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先进文化阵地;注重文化共同体建设,在促进自身优势与社会资源结合中服务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2.
开发和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是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建设和发展基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小城镇中,要选择地理位置比较集中、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有一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基础和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从特色形象体系、产业体系、传播体系和附属体系,研究小城镇建设策略,同时处理好小城镇建设与特色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城镇居民利益与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呈现出以城市为轴心的多圈层分布特征,不仅拥有独特而多元的资源体系,而且物化载体多有保留,在产业化开发方面具有文化认同感强、资源特色鲜明、便于总体开发等优势。济南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要以培养特色品牌核心竞争力、产品体系综合竞争力、文化产业规模竞争力为目标,形成特色化、综合化、规模化的产业化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4.
海盐文化是盐城地方的主流文化,故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应凸显海盐文化特色,此既可以充分显示盐城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可以展示盐城城市文化的独特风貌,更可以有效保留和延续盐城城市悠久的历史文脉。因此,要深入了解、研究盐城海盐文化历史,要体现、顺应城市文化发展之现实,着力提升海盐文化现有场馆展示的内涵和水平,并就如何凸显盐城海盐文化特色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汉具有丰富的历史、旅游资源,独特的生态、饮食资源,深厚的科研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显著。做好城市文化规划,保护武汉城市文化,加强武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丰富文化内涵,建设"旅游休闲"品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科技水平;做好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是武汉市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挖掘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独特的文化产品,将文化产业迭代和经济语境融合发展是国家经济领域的战略议题。推进文化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并促进文化产业的独立发展,积极展现与其他相关行业的融合性,亦是规划改革的新课题。在研究和编制地区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方向时,应基于文化资源的特殊属性并分析其所限制的发展方式,尤其应结合经济环境的需求,考量游客的消费需要,对省内文化资源的风格界定、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和目前的发展思路进行分析论证,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创新。同时,围绕文化资源的品牌打造,搭建合理的体制机制,构建完整的、适用性强的文化产业发展序列,为山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运用好的创意和资源整合手段,形成整体的运转体系,从而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方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地方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当前我国各地的文化资源产业化还面临一些困境,一方面缺乏科学地评估与规划,地方特色不明显,发展不均衡;另一方面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相关人才短缺。因此各地在产业化过程中应坚持正确的开发策略,不仅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创新,而且应加强人才引进,推动各种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坚持可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旅游业发展中,城市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在我国悄然兴起,城市蕴藏的文化资源是一份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和经济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是指对不同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对散点化的文化旅游资源的概括、提炼、升华和整合的过程,它是城市文化旅游得以实现的前提和保证。结合镇江城市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以及客源市场开发中存在问题,镇江应确立城市文化旅游和短期休闲旅游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和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要求西部地区城市化建设尤其是中心城市建设必须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外国和中国东部城市的发展印证了城市经济水平决定城市文化水准,城市文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的道理;在开发西部城市,塑造西部城市文化形象时,应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存,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以增加城市文化内涵,这是西部城市建设应采取的重要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10.
宜宾具有独特的僰文化资源,然而僰文化的旅游开发却一直陷于困境。本文结合僰文化旅游开发的探讨,指出我国文化旅游发展存在对文化旅游资源的片面理解、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失衡以及资源开发方法单一等误区,提出解决途径和对策。强调对文化旅游及其资源的正确理解是文化旅游发展初期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策划旅游活动、进行景点设计和旅游商品的开发是我国现阶段发展旅游规划应重视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与应用研究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中,历史文化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特别是作为地区历史文化研究尤其如此,是提升地区文化层次和体现民众思想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日益成为考量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内涵指数,因为它所蕴涵的厚重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理念代表了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黑龙江省西部历史文化资源既有其独自的区域特点,同时也与其它地区的历史文化相联系。民族传统文化、古代辽金文化、抗战文化、流人文化、闯关东文化、现代工业文化等构成了该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主体。文章以齐齐哈尔、大庆、黑河三地为例,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保护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城市旅游形象自我定位一直不断演变;公众对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认知存在的偏差,既和宁波城市现有地位不匹配,也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不相符。宁波在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的过程中,存在资源载体建设、形象构架、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宁波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文促旅、特色彰旅,创新载体、整合营销,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合力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的全面发展应是人的多向度、多样性的协调发展,即人性、人的素质和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一种既合目的又合规律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文化建设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合。大学文化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它具体表现为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的三种形态,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大学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环境,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要努力把握大学文化建设的规律性,不断推动大学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陇中”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地域经济的概念被广泛使用尽管与地域行政区划密不可分,但陇中还是与行政区划不同,是一个集历史、文化、地理、语言、民俗于一体的区域性地名.,其文化现象具有独特性、包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的特点。陇中文化研究起步慢,底子薄,经费投入不足,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陇中文化研究要突出“两河一路”的基本构架,争取双向构建,打造多层平台;取长补短,科学论证,实现与区域文化研究的联姻,提高科研水平,防止搞文化政绩工程等有违文化伦理的事情发生。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的建设,是带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步骤。语言文字的规范对促进现代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应高度认识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根据现状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城市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文化的构建,是新时代全人类共同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完善。寒地黑土区域由于其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优势,蕴含巨大的生态价值,使其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然要注重生态文化的建设。但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寒地黑土区域的生态文化建设,须结合当地的地域性经济、文化等特点,从文化建设主体的思维方式的转变、道德意识的培养以及文化建设的客观环境的完善等角度入手来进行,使其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高铁所引起的地基土振动的研究已有20多年历史了,随着新一轮高铁兴建浪潮的兴起,高铁所引起的环境振动污染备受关注,有必要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对地基土振动进行现场实测要遵循恰当的过程和方法,才能保证实测数据的可靠性。在数据分析前,需要对数据进行背景压缩和滤波等必要的预处理。对数据的分析,建议采用“三分之一倍频有效振级谱”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振动数据的全面分析。文中还总结了已有研究得到的地基土振动特性,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文化建构,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构;二是外建。纵观中国翻译史,翻译的文化构建功能还只是“单向通道”,只有内构,却忽略了外建。当前文化软实力的全球化较量,需要以生态翻译为手段,提倡“译有所为”的翻译策略,积极推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而生态翻译视域下的文化建构,主张在他文化中建立社会记忆,而社会记忆的建立,需要在他文化中取得话语权力,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翻译文学经典化;二是“抵抗式”的异化翻译策略。生态视域下文化的建构,不仅重视“东学西传”,更提倡“东学西转”,以期补过拾遗,更好地发挥翻译的文  相似文献   

20.
构建教职工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高校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在高校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教职工大学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建立校领导主管、校工会负责、各基层工会具体组织、教职工全员参与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教职工大学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凝聚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正能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