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在讨论文艺学学科危机、文艺学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把文学当成学科危机的主要根源,要求改造文学,取消既有的文学“本质”;把文艺学学科的重建寄希望于文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把文化研究当成了解决文艺学学科危机的救星;在促使文学研究直面现实的过程中丧失了理论对现象的批判意识。本文认为,要解除文艺学危机,重建文艺学,就必须扩大文艺学的学科范围,把文学和大众文化作为并置的相对独立的文学研究对象,并根据对象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不同的思维方式,在研究现实文艺现象的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客观地阐发和批判。  相似文献   

2.
章辉 《社会科学》2008,(2):180-187
新世纪的中国,政治文化语境的变革以及全球化的多面推展致使文艺学知识和理论论域的范式新变迫在眉睫,年度文艺学热点问题正是文艺学理论新变的表征.30年来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的反思和学术创新、文学本质的审美意识形态论争、新媒介对于文学生存方式的影响、视觉文化以及都市文化研究的兴起等是2007年度比较重要的文艺学热点问题.关注生活变化,反思既往视界,创新理论命题是作为理论探索的文艺学的应有使命,也是2007年度文艺学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许明 《社会科学》2006,(1):102-105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时代精神、社会生活的变迁,文学艺术也不断在发生着新的变化。文艺学正是在对现时代文学艺术变化和文学理论自身的双重反思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近些年来,文学创作日益呈现出边缘化和多样化的局面,而文学理论则在各种西方理论思潮的影响下不断 "越界"、"扩容"。如何认识文学创作在人类精神文化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确认文艺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及其问题成了当务之急。有鉴于此,2005年10月在中南大学举行的"新时期文学理论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上,三位长期从事文艺学研究的理论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审视了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特别结合自己从事文艺学研究和参与文学理论重大问题讨论的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文艺学学科要在当下语境中突破发展困境、获得新的适应性,既需要全面"自诊",通过梳理本学科的知识形态和话语实践而作出深入的、持续的反思性研究,同时也需要采用"介入"疗法,针对学科危机的本源问题--新时期文艺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状况,借助社会学考察分析的范式来提供全新的知识清理视野.我们可以从反思社会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多重学理逻辑上剖析文艺学学科的知识生产状况,从而确认中国式生产路径及其特色,为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学科发展走向提供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文艺学所进行的转型是一场范式革命。范式既是科学理论的推进器 ,又是某一科学理论论证的起点和终点 ,每一新的范式都含有为学科提出的新的理论、方法、标准与研究模式。目前中国文艺学面临的严重危机已成为新的文艺学诞生和形成的前奏 ,文艺学新范式的成熟是一个过程 ,克服危机与解答现存的问题是同步的。要言之 ,目前的危机主要体现为八个问题 ,即终结论、取代论、过时论、边界论、滞后论、数字鸿沟、评估关系化及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当务之急是克服长期存在的理论脱离社会实践和文艺实际的倾向 ,去研究和回答文艺学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文学研究中存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中庸主义等三种不同的文艺学知识建构方式。文艺学知识建构的本质主义体现在文艺学教材、文学批评实践等方面,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本质主义表现在重建非经典化知识、建构文艺学知识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方面,文艺学知识建构的中庸主义指涉文艺学知识“场城”、“关系主义”等。文艺学知识建构中多元思维应该形成一种自由和谐的关系,时刻保持自身清理,凸显当代性和社会使命感,加强文艺学知识建构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7.
在我看来,狭义的文艺学是指文学理论,而广义的文艺学,或者文学学,则涵盖文学理论、文学史和文学批评,以及与之相近的文艺美学和比较文学.  相似文献   

8.
文艺学的合法性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 0年来,在文艺学这一学科里,不断出现新问题,探讨新问题,文艺学在不断改善自己的面貌。先是对庸俗社会学的反思与批判,而后走向文学的审美研究、文学心理学研究,然后又走向文学的语言、文体的研究,学科交叉的研究、文化研究,现在更有文化诗学的研究趋向。今天,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媒介、消费方式的急剧变化,图像艺术的迅速普及,极大地冲击了文学这一艺术的形式,以至于在文学研究界出现文学消亡论、文学研究难以维持下去的说法。文艺学的合法性危机显得相当普遍。首先,文学本身发生危机。如果说过去的小说是…  相似文献   

9.
"文艺学"是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从名称上看,它不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并不对应于西方学制里的任何一个学科,而多少类似于西方的"文学批评"和"比较文学"这两门学科。中国的"文艺学"建树有一个"苏学南下"的路线。它的实质,应是包括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方面的广义上的文学理论或者说文学研究。这一点亦可为近代中国的"文艺思想"的有关论述所证明。近年来文化研究勃兴后,文艺学见证了自身内部的文化转向。虽然当今主导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所导致的纸质文学市场的锐减有它的必然性,但传统的印刷载体文学在今日网络时代中并非已成明日黄花。美国文学批评家米勒对此表明的立场,应能澄清国内学术界每每把他当作文化研究的代言人、鼓吹文学研究改弦易辙所造成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王坤  蓝国桥 《学术研究》2008,1(3):151-155
文艺学目前正面临多重挑战:文化转向所带来的"无边化"、进入图像时代所带来的"文学终结论"、后现代思潮中的反本质主义思路.如果把这些挑战理解为危机,那么造成危机的根源之一,应该还是与经典的距离.西方文论史和中国文论吏都表明:优秀的文论著作是以研读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为基础的.在印刷时代与电信时代并存的社会,研读经典作品还要考虑结合图像文本,重视表演语言文本.重视经典作品.是为文艺学的发展带来学科生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产生经典文艺学与非经典文艺学的分野,文艺学仍然不能脱离经典作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文艺学)“文学理论的危机”问题(一)文学理论危机的原因和表现有学者认为,文学理论的危机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学理论和文学实践的脱节,文学理论对于目前的相当部分的创作显得捉襟见肘,缺乏审美价值判断;第二,只是大力引进外国学者的思想为理论资源,外国的学术思想成了我们的风向标,大量的模仿照搬使理论成为机械复制;第三,文学理论顺应现状、迎合平庸、忽视精神的超越,弱化了人文学者应有的批判精神。总之,文学理论缺失了应有的原创性和独创精神,应该正视中国文学理论的危机。有的学者则强调:市场经济的兴起导致了文学理论从“政治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文艺学理论形态建设中存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建构主义等三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本质主义表现在文艺学教材、文学批评实践等方面,反本质主义通过反思经典知识颠覆传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重构文艺学知识形态,建构主义反思与重绘文艺学知识"场域"、 凸显"关系主义"的文艺学知识形态.文艺学理论形态中存在的多元思维方式应该形成一种和谐关系,进行自身清理,凸显当代性和社会使命感,加强对自身建制、学科理念的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文艺学研究看上去似乎波澜不惊,并没有如前些年一样高度集中地、持续性的研究热点.但在围绕文艺学向前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上,文艺学研究者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探索.2012年文艺学研究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文艺学研究的几大关键领域,如文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以及对新的文学现实(视觉图像和新媒体文学)的关注中,研究者表达了对“接地性”、“及物的”以及与具有相同价值取向的“本土的”、“中国的”、“现实的”的关注,并且各个方面均有可圈可点的研究推进.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非实践性品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文学理论建设与社会文化实践、文学实践相隔离;文学理论建设失却了对文学活动的有效导引和解释能力;文学理论建设对自身问题的漠视及自我导引、自我解释能力的缺乏.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非实践性品格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四点:文学理论建设自近现代以来形成的理论先行的生成惯性;文学理论生产与消费的学院化、专业化;文学理论与文学史、文学批评的过度分治;文学理论界理论反思意识的普遍缺乏.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非实践性品格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三点:理论创新能力低下;文学理论建设失范、无序;文学活动失去了必要的理论看护与导引,文学活动的发展趋向无序与低俗.  相似文献   

15.
张文刚 《云梦学刊》2009,30(3):159-160
最近读到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几位学者的新作:<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明清叙事思想研究>、<西方象征美学源流论>(以上均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包括此前读过的<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中国美学诗学研究>和<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这套"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在文艺学美学研究方面的多维向度和学术写作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创新意识,给人以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30年来,文学理论研究经历了从新时期向新世纪的跨越.对30年发展历程的总结理所当然成为文艺学关注的重点话题.同时,问题意识的突显和文化转向的深化特点也鲜明地体现出来,"新世纪文学的新现代性"的讨论虽然属于当代文学批评的范畴,但其自觉的理论化也吸引了文艺学的注意,并参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的讨论;西方文论研究不再满足于断章取义式的接受,理论创新的冲动和西方文论的学术史分析也使得以叙事学和巴赫金研究为代表的西方文论研究在近两年走向深化.在文艺学的文化转向中,视觉文化和都市空间领域的开拓成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典的衰落,"文学性"的弥漫与诸多新文学形态的生成,经典概念愈益泛化,在多元文化激荡中重新确立"经典"的定义和内涵成为一种必然.惟此文艺学不仅要扩展研究视野,拓展研究领域,还要坚持研究的本土立场、问题意识、身份意识、语境意识和价值祈向维度,通过知识结构和价值体系的重构以及研究范式的转换,使文艺学在现实中重新获得话语权和有效性.文艺学何为势必要回到文学自身,研读作品、尤其是对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此外,文艺学何为还要把诸如科技、市场、资本等因素纳入视野.  相似文献   

18.
再谈文艺学的“呈现”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考文艺学研究和教学的现状 ,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在文学本体问题上的独特论说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文艺学的学科构成和言说方式应该以更多的“呈现”替换现有的大量“论断” ;在文学理论的表述方式上也需要不脱离审美意蕴 (文学性 )的“呈现”式语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还显示 :从对于特殊的感情活动、认知模式的定位而言 ,文学理论也应是一种“呈现”性的理论。这样的特点或许恰是文艺学的学科性质之所在。本文通过实例分析简要论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9.
2009年度能够被称为热点的文艺学研究问题大体仍然是新世纪以来重大问题论争的延续,但是历史意识、本土意识以及问题意识的增强却是文艺学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化的表征.2009年,正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前后三十年"使文艺学六十年的反思与回顾充满了复杂而纠葛的难题;在文艺学的本质论与建构之争中,争论双方虽在"本质有无"上有分歧,但均自觉放弃"本质主义思维"应该是难得的收获;围绕实践美学的逻辑起点和以"实践存在论"为代表的理论发展之争仍很激烈,甚至带上了个人意气;文化研究在淡化了与文学研究的边界之争之后,其自身的学科之惑和机制之难则成为近年来学者关注的重心.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文艺学的学科建设与反思——赵宪章教授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军:这些年来,围绕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此起彼伏.但真正构成对文艺学学科合法化危机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两条:一个是"文艺学"这个学科出身不好,沿用了前苏联的名称和路数,这给许多人以口实,认为文艺学没办法与西方学术接轨.二是文化研究引进中国之后,其研究方法和关注对象都大大超越了文学研究的领域,其重灾区就在文艺学.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的西学热主要是"美学热"、"方法热",多多少少还推动了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型的话,而现在的"文化研究热"则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现代文化理论,失去了激活文学的因子.您对当前的文艺学学科反思问题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