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及公共话语交际中,语言模因和语言模因变体是宿主刻意选择和使用语言的结果,体现了宿主特定的语用意图。文章通过分析语言模因和模因变体在交际语境中的语用功能,指出语言模因及其变体的运用与传播满足了日常交往中的特定交际需求,是对交际者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顺应。文章最后引出语言顺应论,对社会及公共话语交际中的语言模因及其变体展开顺应解读。  相似文献   

2.
试析词汇模因的理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是文化信息基本单位,从一个大脑传播到另一个大脑.模因的特点是:像基因一样被复r,像病毒那样传播或感染.我国学者提出了"语言模因论",首次将模因论与语言学结合进行研究.在外语教学中语言应用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能否充分利用模因论创建出一个新的适合英语词汇教学的理论模型呢?本文讨论了词汇模因的概念和词汇模因教学理论,并得出了有实用价值的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3.
语言使用过程的实质是语言模因在动态的交际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选择、相互顺应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结果是积淀于人们大脑之中的语言模因之间的互动而形成程式性模因.简单地回顾国内以模因论为视角对语用学的研究情况,然后以国内外模因论研究成果为依据,分析模因论中模因与模因之间的对话以及对话的结果所形成的程式性模因,最后从礼貌语言的程式性模因论证语言使用中的程式性模因.  相似文献   

4.
从模因看广告语的形成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形成和发展的新理论,其对广告语的形成与传播有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复制传播方式为丰富广告语言提供了一条快捷、有效的途径.从模因论的角度来说明广告语的形成途径以及如何创造成功的广告语模因.通过对广告语言中的模因现象的探析,为广告开发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国内近五年来模因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因论在国内是一个新理论,但不少学者在不同领域从模因论的新视角提出崭新的观点.通过对近五年(2003-2008年8月)来有关模因论研究的文章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目前国内模因论研究的现状特点,并对meme/memetics的研究、模因论在语言学、语用学、语言教学、翻译领域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的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探讨语言的进化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分析近年来的流行语,认为文化、政治和网络环境对语言模因的传播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语言模因论主要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教学是如何使语言中的各种模因更好地在语言学习者那里得到复制、模仿及使用,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种语言。  相似文献   

8.
礼貌话语是一种模因现象,它与模因一样处于相互融合或相互排斥的动态过程中,最终形成程式性模因。礼貌话语是语言在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积淀于人们头脑之中的程式性模因,是程式性规约、程式性策略与程式性认知等共同互动的结果。礼貌话语的程式性模因可以分为同构异质的与同质异构的程式性模因。  相似文献   

9.
论网络语言的进化及特色——以模因论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互联网流行文化的一部分,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流行是语言模因适应信息时代语言表达方式的结果.模因在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研究中发现,网络环境对语言模因具有选择性;网络交际中的语言变异是语言模因作用的结果;网络语言变异的模因理据主要是跨文化交流的需要、社会生活的新创及网络媒体的作用.因此,从模因论的视角解读网络语言的特色为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词语变异现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因是一种文化基因,通过模仿而传播.语言是模因的载体和表达形式,在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变异现象.在发生模因变异的语言部件中,词语的变异是最为活跃和鲜明的.通过对基于模因错误或模因干预而产生的词语变异现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强势模因在语言模因变异中起决定性作用.新词语的产生往往是基于模因变异、建立强势模因的结果.透过语言模因论的视角来观察词语变异现象,分析词语变异发生的理据和规律,有助于从新的视角探索语言的发展规律和进化趋势,同时为基于经验主义的语言学习方法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