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说”是西方关于审美本质和文学艺术起源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它曾经风靡一时,影响深远。本文试将其有关方面涵义综合于摄影美学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 关于文艺起源于“游戏”这一概念,首先由德国古典主义哲学的奠基人康德提出,他说,美是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尔后,德国美学家席勒又称之为人的三个冲动之一的“游戏冲动”;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的艺术与游戏都是过剩精力的自由发泄;及德国美学家康拉德·朗格的“游戏是儿童的艺术,艺术是成人的游戏”等等,这个学说经过他们的补充而进一步得到了发展。 然而,文艺起源于游戏的观点,已经成为现代西方艺术超阶级、超功利论的重要内容。所谓“游戏说”,其主要论点是:人们  相似文献   

2.
一游戏,是古今中外所共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西方关于游戏问题的理论探讨非常热烈,以至“游戏说”成为当时艺术起源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学说。西方语汇中的“游戏”(play)概念本是一个动物学术语,“指动物在缺乏正常刺激时呈现出的行为,或由正常刺激引起但并没有完成全套仪式化行为模式的行为”;“游戏过程中,仪式化行为的所有因素都可能存在,但其组合顺序并不表示任何认真的意图。”①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指出,艺术和游戏同是不带实用目的的自由活动。席勒在康德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游戏说。他认为,游戏状态(…  相似文献   

3.
哈贝马斯考察了康德的理性兴趣概念。康德为了说明自由是如何可能的而提出了理性兴趣概念,这一概念是康德从道德情感中引申出来的,然而,难以解释纯粹理性何以伴随着感性经验的因素。哈贝马斯认为,康德在解释理性兴趣和自由时处于困境的要害在于,康德割裂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仅仅强调后者优于前者而不是前者从属于后者,这是需要修正的关键环节。哈贝马斯则重新对兴趣概念进行定位和规划,来说明自由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4.
“先验自由”是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十分基本的概念,据此,康德从认识论的层面转向实践理性的层面,与此相关的是被广泛接受的“交互论”。虽然有诸多对于“先验自由”这一概念的质疑,但是,在阿利森那里,则认为“先验自由”确实作为一个必要的概念充当了道德法则演绎的中介。不过,阿利森同时认为,这种必要性却恰恰表明了康德这一演绎思路的失败,从而在后来的文本中不得不采取另外一种证明思路,以至于必须走向阿利森所谓的“包含论”,借此,“交互论”才能被更准确地理解和接受。文章将针对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在力图阐明阿利森主要推理思路的同时,指出“先验自由”的概念是必要的,而且形成这一概念的理性功能才是理解康德论证思路的关键。至少,在康德哲学的框架内,并不存在难以弥补的推理的裂痕。  相似文献   

5.
美与自由     
自由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就使用过这一概念。不过,直到18世纪末,康德才首次把自由的概念引入“美的分析”,提出“只有对于美的欣赏的榆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①其后,席勒又进一步提出了美是“现象中的自由”,但它的真正含义则是指在感性现象中显示出来的道德上的自律。同时他又认为,“美先于自由”,“如果我们要实现政治的自由,必然要通过审美教育的道路。因为通过美,我们才能达到自由。”②席勒的看法明显地带有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这使得他虽然对美与自由的关系有了初步的揭示,却远未达到科学…  相似文献   

6.
:在康德哲学中 ,“客观有效性”是一个极具关键性的概念。遗憾的是 ,国内康德专家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阐释 ,多半不尽确切。本文试图澄清这些误区。另外 ,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康德究竟在哪个意义上以及怎样回答休谟提出的因果问题 ,重新做一简要的回顾  相似文献   

7.
对文学审美艺术价值的探求,经历了一个审美自觉的过程。浪漫主义被认为是开始探求文学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出现代表了从“理性”到“感性”的审美价值转向,它所倡扬的核心审美范畴便是主体的“感性”和“情感”;现代唯美主义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探寻则被表达为“为艺术而艺术”,它所追求的便是所谓的“纯艺术”;现代学院批评则提出了“文学性”这一概念,“文学性”研究一方面是唯美主义价值理念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对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美术》杂志1982年第8期发表何新的《略论艺术的形式表现与审美原则》一文,就艺术的起源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认为,艺术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席勒和康德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这个命题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正确。五十年代美学界接受来自苏联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作  相似文献   

9.
孙琳琼 《理论界》2012,(4):90-91
康德用审美或艺术活动作为连接知识与道德、必然性和自由之间的桥梁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审美自觉也给马克思极大的启示,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在继承康德、席勒等审美解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马克思独特的是将自由的实现置于人类实践发展的历史中,最终打开了一条人通向自由的通道。马克思始终将审美或艺术活动作为自由的典范,在马克思心目中,真正的自由王国只能是自由活动的领域。这为我们理解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又提供了一条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从恩格斯的论述看艺术的起源张达关于艺术起源的问题,人们历来习惯于归之单因,故有“摹仿说”、“游戏说”、“劳动说”、“巫术说”等等。后来,随着历史学、考古学新的发现的推出,尤其是随着文化人类学的兴起、发展,才使这一研究的思维领域得到大的拓展,单因论诸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