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访的这天,刚好赶上感恩节,海岩收到了一些演艺明星发来的短信,他们向这位作家表示谢意。 此时他坐在昆仑饭店豪华的办公室里,周围被各式各样的收藏品环绕,他是这里的主人,是这个五星级酒店性格温淳的总经理,他还是中国电视剧界的教父。海岩系列剧的影响就像海潮一样,按季扑向岸边,现在正在热播他的新作《舞者》。  相似文献   

2.
最近读作家王海鸰的新作《新恋爱时代》,其中有一段关于求职简历的情节令人深受启发:主人公沈画为了找到一份好职业,从表姐那里结识了某公司高管海潮。一天,沈画带着简历去找海潮,海潮看了沈画的简历后很不满意,认为她做得太花哨。他对沈画说,简历不能设计得太另类,能说明情况就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一般都有一个"形象预设",大部分单位还是喜欢朴实一点的。简历要简而有"力",才能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相似文献   

3.
继《思维创造学》之后 ,吕汉东先生又推出了他的另一部学术专著《审美思维学》(中国文联出版社 2 0 0 1年 12月出版 )。吕先生从 2 0世纪 80年代初就潜心于思维科学的研究工作 ,陆续在《潜科学杂志》和几家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 ,到了 90年代末便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思维科学专著《思维创造学》,而在 2 1世纪初又出版了《审美思维学》。尤其是《审美思维学》一书是吕先生 2 0余年来在思维科学领域辛勤耕耘、厚积薄发之结晶 ,它是国内 2 1世纪初思维科学研究的最新代表成果之一。《审美思维学》由思维的生理心理基础、思维的整体性系统性层次性、…  相似文献   

4.
《海潮音》和《佛化新闻报》是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持续公开出版发行的最具代表性的全国性刊物。它们生动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佛教界抗日救亡活动的史实,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佛教界在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给人启示,引人思考。  相似文献   

5.
一、写作时间辨 鲁彦的《听潮》写于何年,现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认为“是一九三一年夏天,作者同他的妻子去厦门鼓浪屿时所写。”①;另一种则认为“是鲁彦在一九二九年写的。”②。那么,究竟那一种说法是准确的呢?我们认为后一说才是可信的。因为这是鲁彦夫人覃英同志回忆所讲,并且曾前后两次加以肯定③。 二《听潮》侧重在听吗? 有些赏析的文章,认为《听潮》一文神韵全在“听”字上,甚至说作者描绘海潮,“不是观察入微,而是听潮入神”。其实,作者的写大海,是既有“观察入微”,又有  相似文献   

6.
《海潮音》传奇,明末清初“苏州派”重要戏曲家张大复所作,今有《古本戏曲丛刊》第三集影印“程氏玉霜簃藏旧抄行本”行世。庄一拂先生《古典戏曲存目汇考》①中“《海潮音》条”云:“《今乐考证》著录。抄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新传奇品》、《曲考》、《曲海目》、《曲录》并见著录。凡二卷二十八出。演观世音事。据《香山宝卷观音大士修道因缘》敷衍,与阙名《香山记》传奇,大略相同”。近日偶读  相似文献   

7.
南开大学数学系王梓坤教授著的《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在全国各地畅销后,读者深为作者广博的知识而感到赞叹,很想知道这位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王教授是怎样积累资料的。《科学研究》1931年3期发表文章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谈到的几种方式是:  相似文献   

8.
刊首语     
本期首篇发表了彭树智教授的《历史教材与科学研究》一文,此篇文章是彭先生为他主编的《世界近代史教程》增订三版写的“编后记”。在文章中,他对历史教材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进行了非常深透的剖析,提出了许多精辟的意见。如他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师、应该将教学与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学与科学研究,如车子两轮,如鸟之两翼,两相结合,则相得益彰;两相脱离,则两败俱伤。”为了使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深入和不断长进,他结合世界近代历史和整个历史教学与科研实际,进一步提出了五个研究课题。并认为:“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结合教学进行科学研究,是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科学研究水平的最佳途径。”我们认为,这些意见对把教材建设这项基本工程建筑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物理学革命的先锋和主将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一九0五年他在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工作期间,在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根本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空间、时间理论,这就是“狭义相对论”。一九一五年他又创立了狭义相对论的发展形式——“广义相对论”。他的科学建树为二十世纪物理学开一先河,而他对自已科学研究工作的方法论反思,也给予人们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我从前在美国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学的、工作的虽然都是技术科学,但对科学理论也很感兴趣。当时我心目中最崇敬的科学家是A,Einstein和N,Bohr。回到祖国后,能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了,我很受教育,认识到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科学研究的准则,才能使科学研究有方向。不久又知道毛泽东主席对钱三强院士讲了他  相似文献   

11.
韩愈与苏轼博大其文,深邃其思,曰海曰潮均不为过。故学界以“海”、“潮”形之,始称“韩海苏潮”,继谓“韩潮苏海”。称海称潮,位置之变,反映了韩学与苏学界对韩愈、苏轼二人合乎实际的重新认识和了解。韩浑灏流转,势如长江秋注,潮之喻更切;苏海涵地负,澜翻波卷,其博其深非海不足以形之。韩潮苏海内容为何,正是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代考据学大师,戴震虽然在《仪礼》学上没有专门的研究论著,但他在担任《四库全书》纂修官期间,曾从《永乐大典》辑录出李如圭《仪礼集释》一书,并对《仪礼》郑《注》文进行了精密的校勘。较之前贤,他的校勘在方法上有所继承又有所发明,体现出自身治学的独到之处,为清代《仪礼》校勘学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伍启中先生以国画《心潮逐浪高》一举成名,由于他具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和对线造型的把握,以及他坚持从生活中寻找、挖掘“真善美”并将之作为创作素材,所描绘的人物具有鲜明的生活性和南国色彩,用笔道劲稳健,洗练精当。在其运用传统线条造型的同时,融合了西画的特长,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为整体推进中国人物画创作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在作品中观照最多的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村劳动妇女,萧红以“越轨的笔致”大胆真实地描绘了这些女性在婚恋中怵目惊心的悲剧性生存状态,彻底消解了爱情的甜蜜,颠覆了情爱的愉悦,甚至否定了女性生命创造的内心喜悦及生育创造行为本身的伟大、神圣,这种极其另类的书写与萧红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近几十年来,学科交叉现象大量出现,并取得巨大的成果。在不少关于学科交叉现象的研究的文献中,常把学科交叉现象与科学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本末倒置的表述。那么,科么学科交叉现象的本质是什么呢?学科交叉现象是科学发展的产物,是生产的需要和科学实践活动的需要的产物,是科学体系分化、综合发展趋势的体现,是自然及科学本质的必然表现。  相似文献   

16.
王安石任舒州三年,是他任地方官时间较长一次,也是他为解除农民困苦、破解当时经济困局思考最多的时期之一。可以说,后来变法的一些政治设计,在舒州任上已具雏形。文章主要就其在舒州任上经历及其前后在皖诗文、交游的相关本事和题旨进行考索。  相似文献   

17.
论沈约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约是齐梁之际的著名诗人。他的山水诗集中创作于东阳外任期间。其山水诗作景物描写细致生动,而诗中的情与景却呈现为不相交融的割裂状态,并带有较多的述行意味。沈约山水诗的这种特征与当时的文学风气虽然相左,却与前代的谢灵运有类似之处。而导致这种相左与相似的主要原因便在于个人的遭遇与心态。  相似文献   

18.
《爱海情潮》是长篇小说和散文诗两种文体艺术的融合。在对长篇小说固有的叙事因素进行艺术处理的同时 ,突出适合诗性表现的强力度情感符号 ,克服散文诗艺术用于小说创作的局限。使得诗情在小说中得到恣意发挥 ,又使文本保持了小说本色  相似文献   

19.
试论陆游的巴渝怀古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游中年入巴蜀,任夔州通判,后离川经夔,在巴渝地区创作了二十一首怀古诗,或抒失意之感,或发爱国之情,或盼壮志得酬,或借史针砭现实,虽然处于人生低落时期,仍不忘抗金复国之志,始终蕴藏着一颗爱国之心,这也正是其中年诗风转变的发轫。  相似文献   

20.
为人们所熟知的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实际上也是一位业余海洋生态学家.对海洋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确独特的见解,在科学界被誉为“生态先知”,“环保主义者”。本文旨在通过他的非虚构作品《科特斯的海航海日记》阐述约翰·斯坦贝克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