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古典企业和某些现代股份制企业中,资本雇佣劳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这种关系伴随着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资本抗风险能力的提高正在被打破,劳动的地位逐步提高,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在其互补性与替代性的争斗中不断调整的.在知识型企业中,劳动掌握了大部分控制权,劳动与资本相互合作,没有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两者共同承担风险,瓜分控制权,共同分享剩余收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指出,在资本与劳动的关系上,资产阶级拥有资本,垄断了社会资源,无产阶级一无所有,除了被资本雇佣之外,别无其它选择。但是时至今日,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雇佣资本,劳动雇佣劳动,资本雇用资本的现象已相当普遍。随着市场交易方式的进步,还会出现更加错综复杂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资本和劳动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生产关系 ,并不能因知识经济的到来而改变 ,只要资本经营存在 ,即使科技发展的水平再高 ,劳动也无法摆脱被雇佣的地位 ;企业待购新发明、技术人才获股权或担任总经理 ,仍然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具体表现 ;人才与资本对企业同样重要 ,科技发展使脑体劳动的分离更加明朗 ,而不是使二者差别明显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不证明智力和知识“雇佣”资本 ,知识、技术和智力对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的作用 ,体现的是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的基本原理 ,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也不能使资本随处可得 ,技术入股改变的是技术的原有身份 ,它照样不能打破资本雇佣劳动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资本渴求增殖自身的本性以及由增殖引发的资本积累与社会生产条件的复制是资本的两大本质属性。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由于管理革命和资本革命的发生,催生了现代企业制度和风险投资资本,由此引发资本剥削关系中的核心关系——资本与劳动的原有雇佣关系开始发生多角度、多层次的变革,从而使得原有意义上的资本剥削收入发生部分质变。并且,这种变革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因素和初级阶段政策因素的加入,还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放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流行的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股份制不能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只有建立在自主联合劳动基础上的股份制即劳动雇佣资本的股份制,才能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提出我国国有经济改革的目的是建立自主联合劳动经济制度,并就建立劳动雇佣资本的股份制的路径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终身雇佣与自由雇佣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内地企业在改革开放之前奉行的是长期用工制度,即通常所说的“铁饭碗”。目前,这种原有理论上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已被劳动与资本契约所取代,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形成雇佣契约关系。本文对终身雇佣与自由雇佣的制度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索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劳动用工关系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理论强调契约(合约)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性质,在企业契约里,企业家人力资本是契约的重要一方,企业家人力资本就是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在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关系上,有资本雇佣劳动与劳动雇佣资本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作者通过评析张维迎的个人财富的企业家模型,在肯定其积极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在张维迎企业家模型的基础上定义出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内涵,肯定了个人财富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识别的重要性,拓展了张维迎个人财富模型的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义,也修正了周其仁关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划分。在企业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关系的问题上,进一步肯定非人力资本雇佣企业家人力资本(资本雇佣劳动)。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使用方式经历了产品利用、商品经营、资本经营三个阶段,资本主义试图通过劳动力资本经营制衡资本关系与劳动关系,修正资本关系与劳动关系分野所导致的人本位观念缺失.我国在工业文明和知识文明的双重构建过程中,公司人本位观念缺失之法律克服必须实行以人为本,以制度为先导,谋求制度与人的内在和谐.经济法制应当确立资本权和劳动力权,形成资本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制衡.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视野里,资本既是支配劳动的经济权力,又是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从而统治劳动者的政治权力,更是一种通过价值交换关系把自由与平等原则作为"物化"意识潜移默化在人们头脑中的文化权力。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与劳动之间所存在的特殊的商品交换关系的分析,对资本作为支配劳动的经济权力作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立足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作为支配劳动的经济权力最终导致无产阶级必将反抗其统治从而实现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10.
劳动产权和资本产权是企业产权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二者既对立统一,又此消彼长。总的来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劳动产权逐渐在企业产权中处于主导地位,劳动产权成为主动产权,决定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分配,资本产权逐渐成为从属和被动产权。这一本质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其中经历了劳动产权对资本产权的三次革命,正是这三次革命导致劳动雇佣资本的出现,使劳动者有可能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11.
在多要素联合决策的框架下,综合考虑劳动力损失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这两种不同转移就业形式的不同劳动力损失效应,建立了一个关于农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土地流转及农业资本投入联合决策的理论模型,推导农户多要素最优配置行为的性质和特征。理论分析表明,任何一种生产要素市场报酬水平的提高,都会导致农户家庭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减少,劳动力转移就业量与土地转出量增加;农户家庭农业生产各要素投入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劳动力转移就业量、土地转出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而劳动力转移就业量与土地转出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劳动力就地转移与农户家庭农业生产的实际土地经营规模、资本要素投入之间的负相关性要弱于异地转移,与土地转出量之间的正相关性也弱于异地转移。  相似文献   

12.
从公共投资、教育、健康、培训及迁移等角度全面度量了我国1978-2007年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就业的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投资量是非农就业总比重的单向Granger原因,即前者有效地促进了后者的提高,但其影响具有滞后性;人力资本投资量不是农村劳动力当地非农就业比重的Granger原因,即前者并未促进后者的提高,反而更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就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道路,是统筹城乡就业的关键所在。实证研究表明,个人关系型社会资本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途径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依靠这种途径进城就业并不能带给农民工较高的就业质量,也不利于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看,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不能过多地依靠社会资本,政府应该在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就业转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的交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的性别倾向同时存在 ,这种现象不仅使女性劳动力苦不堪言 ,同时使市场与社会的效率和福利水平大受影响。国内外不乏关于就业性别歧视或人力资本投资性别取向的研究 ,但对两者之间的关联及相互作用的研究还不多见。由就业性别歧视与人力资本投资倾向相互逆向激励所带来的危害可知 ,女性长期被排斥在主流劳动力市场之外、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不足都将使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5.
劳资冲突是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源于劳动力保护机制与市场弹性机制之间的不协调,实质为劳资谈判力的不平衡。因此,治理劳资冲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需要平衡劳资双方的谈判力。文章以"谈判力"为分析工具,讨论影响劳资谈判力的因素,以及改革过程中劳资谈判力的变化,最后提出构建多方合作的制度体系实现对劳资冲突的治理。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职业培训、医疗保健和迁移等方面的费用。在我国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表现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及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有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非农就业转移,包括影响选择非农就业的意愿、非农职业选择的能力和非农就业的稳定性。为此,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必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实证检验原始社会资本、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影响以及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对新型社会资本影响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原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初次非正规就业效果明显;新型社会资本对乡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新型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乡城流动人口获得更高层次的非正规就业进而影响其家庭迁移。因此,需注重新型社会资本的培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原始社会资本”向“新型社会资本”的延展。此外,应当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的规范性,消除市场歧视,为乡城流动人口提供更完善的就业信息,最终促进乡城流动人口实现家庭迁移。  相似文献   

18.
寻求平等就业机会——透视女大学生就业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当前女大学生求职难的现象,人们的认识和看法是不同的,性别人力资本理论和统计性歧视理论认为女大学生求职难源于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因此营造两性平等竞争、就业机会平等的劳动力市场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培育时间不长、多重分割、信息服务不健全等特征,因此高职教育以劳动市场的需求与变化为导向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压力及人力资本投资的正回报率等因素将导致过度教育现象。高职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后所需具备的适应能力与发展能力。高职教育能帮助弱势群体提高其人力资本并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所造成的藩篱,因而有利于社会公平。发挥劳动力市场对高职教育的正确导向作用也有赖于政府的协调与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