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要脸,就是要有羞耻之心。否则,人与禽兽没什么两样。在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浪潮,导致一些人价值观的扭曲。而让人感受最深的,莫过于廉耻之心的淡化乃至被忘却。荣与辱原来不难分辨,可几经云遮雾挡的巧妙包装,竟也彼此易位。贪污腐化变成了“  相似文献   

2.
《乡党》末章:“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子]曰:‘山梁雌雄,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这是《论语》里很特别也很难讲的一章。“色斯举矣”。集解引马曰:“见颜色不善则去之。”“翔而后集”。固曰:“迥翔审观而后止。”邢昺疏:“此言孔子审去就也。谓孔子所处。见颜色不善。则于斯举动而去之;将所依就。则必迴翔审观而下止.此翔而后集一句,以飞鸟喻也。”朱熹注;“言鸟见人之颜色不善,则飞去,回翔审视而后下止。人之见几而作,审择所处,亦当知此。然上下必有缺文。”  相似文献   

3.
关于儒学中"历史文化优先"意识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思想有一种原则,就是崇尚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多个世纪累积而成的精神尺度。儒家相信人不应受动物属性和快乐欲求支配,而应在大的精神尺度上成为一个“人”。这个大的尺度就是由历史文化累积而成。现代社会的主流道德是从自然人权的初始假定引申出来,与从“人禽之别”引申的儒家道德有很大不同。前者可称为“权利”道德,后者可称为“教化”道德。中国现在尤其需要落实“权利”道德。但“教化”道德也应纳入学术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蕺山认为本体与工夫是内在统一的,本体是工夫的依据和提领,工夫是本体的展开与落实。即本体而言工夫,工夫不流于支离;即工夫而言本体,本体不沦于玄虚。不过,鉴于晚明王学末流“任心而废学”的轻浮狂放之风,蕺山在本体与工夫之辨中更重视于工夫中见本体这一思维向度,致有“工夫之外无本体”之说。于工夫中体认本体,也就是自在的先验理性通过人的道德实践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5.
一、体力、智力与体力、最佳体力结构体力——人的生理活动能力,是人的能力结构的基础。失掉了人体的基本生理活动能力——生命现象,人的能力结构就不复存在,人就不成其为活着的人了。先哲之所谓:“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一旦身之不存,则德、智不存也。”这些论断中的“体”、“身”,皆指有生命的,有生理活动的人的躯体、肢体,皆谓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物质活动——体力也。  相似文献   

6.
一荀况在《王制》中说,人的力气不如牛,奔跑不如马,可是牛马却被人役使,原因是“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他认为,人之所以能支配自然界、役使万物的原因,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自然生物的特点,就在于人“能群”。荀况所谓的“群”,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社会组织。人类有了社会组织,就能紧密结合与互相协作,就有力量“胜物”、“裁万物。”(《王制》)那么根据什么原则组织社会呢?荀况说:“人何以能群?曰:分。”(《王制》)他非常重视“分”对“群”的作用。他反复强调:“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群商无分则争。”(《富国》)“有分义,则容天下而治。”(《大略》)他把“分”看成是组织社会和治理国家的根本。荀况所谓的“分”,其核心是指贵贱上下的社会等级关系,也指  相似文献   

7.
《罔两》跋     
古人说:“食、色,性也”;又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再说:“民以食为天”。可见食是重要的,“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也是重要的。按理,“天生万物以养人”,应该大家都有饭吃,而“花花相对,叶叶相当”,应该人人有配偶,“内无怨女,外无旷夫”,而各得其所,过着幸福的日子。却不料在旧社会里,人剥削人,人压迫人,弄得一部分人吃之有余,弃之不可惜,而一部分人却又时常饿肚子,驯至饿死,成了“饿殍”;同样,一部分人姬妾满堂,周旋于“群雌粥粥之中”,而另一部分人却讨不起老婆,一辈子  相似文献   

8.
四“泽准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雉”,野鸡。十步方得一啄食,百步方得一饮水,此写共求生之难也;然虽求生之难,不求入于樊中。“樊”,李顾云:“藩也,所以宪雉也”(t释文,)。“神虽王,不善也。”“王”读为旺。此句歧解甚多。郭往日:“夫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也。雉心神长王,志气盈豫,而自放于清旷之地,忽然不觉善之为善也。”成流据此日:“欲明至适志适,至善志善。”这是将神之王视为在草泽之中。吕惠卿则反是:“不曹言拨,神王不善,制…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开始探讨和宣传“加强法制”的时候,流行过一种观点:中国传统制度文化的特点是“人治”、依赖“德治”,西方的或日现代的社会重视的则是“法治”。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晚清一些最早走进西方世界的人物。近代第一位驻欧使臣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就说过:“圣人之治民以德,德有盛衰,天下随之以治乱,”“西洋治民以法,法者,人已兼治者也,故推其法以绳之诸国,其责望常迫,其法日修,”所以中国“将有穷于自立之势矣”。黄遵宪《日本国志》也说:“中国士夫好谈古治……盖所重在道德,遂以刑法为卑卑无足道也。而泰西论者,专重刑法,谓民智日开,各思保其权利,则讼狱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旨在对“道德与思想之意图”提出一背景理解,并且以“血缘性的纵贯轴”做为核心而展开其诠释。首先,笔者经由日常语言及生活世界总的理解,而点出“血缘性”、“道德性”、“土根性”三者关联成一不可分的整体,而此正可豁显其为“血缘性纵贯轴”的结构,此正是“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生长土壤。其次,笔者再点出中国传统政治、宗教与理性的特点是“礼之象征”、“气的感通”与“连续型的理性”,此与西方之重“权力之支配”、“言说的论定”与“断裂型的理性”形成强烈对比。凡此种种,都是“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重要背景,做这样的豁显,将有助于此问题之厘清。再者,笔者经由“君”、“父”、“圣”的分析,点出中国文化传统中“血缘性的纵贯轴”含有一奇特而诡谲的“道的错置”(misplacedTao)之现象,而此与“道德与思想之意图”有密切的关联。最后,笔者以为依循“契约性的社会连结”而构造成的社会,以及依循“委托性的政治连结”而构成的政治,将可以破解传统血缘性纵贯轴下之“道的错置”以及连带而有的“道德与思想之意图”,使得政治与社会之道有一个新的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11.
知耻害羞而脸红,乃是文明诞生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人之所以为人而非兽类的题中应有之义。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倘论骂人,“无耻”二字大概是再重不过的了。 然而稍稍留神就不难发现,这种人人都不可或缺的羞耻感正在淡化,有的人甚至已经丧失。其表现如:“损公肥私,吃公家的拿公家的玩公家的,似乎白吃白拿白玩乃是一种“本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坑人骗人,造假卖假,搞假烟假药、假年龄假文凭、假学历假  相似文献   

12.
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什么?文章通过比较“道德”与“伦理”、“应该”、“法”之异同而提出: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相似文献   

13.
孔子说的“父子相隐”之“隐”系沉默不言之义,“直”指明辨是非,“直躬”指明辨是非、品行刚正,“直在其中”指有“明辨是非”的成分。告亲的行为具有内在的道德缺陷,这涉及对亲属的伤害与家庭良心的匮乏。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也认为告父并非“虔敬”,这种不虔敬性来自告父行为的自身具有非正义属性。不做不利于自己亲属的举告而知情沉默,道德与法律当予之以谅解或宽容,从而不强制或鼓励以直接伤害亲属来实现社会正义及道德崇高。  相似文献   

14.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道路。其道德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国民性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发近代学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先声;第二,不像宋明道学家那样讲玄之又玄的高妙道德“境界”,而只给人们预设了一个“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第三,他反对朱熹所说的对“狂者”要加以裁抑的观点,认为“大凡高迈亢爽之人易于入道”,主张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豪杰精神。这一切,都是顾炎武的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值得重视的近代性因素,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从道德理想主义向着经验主义或现实主义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关于道德价值的五大流行定义:“需要”说、“应该”说、“情感”说、“意义”说和“关系”说等。分析发现,这些观点均具有真理性,也有进一步完善之必要;如果把道德价值界定为:“道德事实与人之间特有的社会关系,它标志着道德事实对人的本质之确证和完善”,或许会更加接近道德价值的内在特质。进而认为,道德价值是以实践-精神、功利-道义、个人-社会、自律-他律、相对-绝对相统一的方式来把握,并通过认可正确道德价值、实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互动转化、形成内在道德素质与外在道德习惯、坚持个体道德价值取向与社会道德价值要求相统一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作文》2010,(1):48-50
道德情操的表述 我们打开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典籍,可以看到,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个学派几乎都有它们自己的忧、乐观。例如孔子这样表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不注重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切磋学问,不按道义的原则去行动,  相似文献   

17.
苏轼反对文学创作的雷同。他写的《答张文潜书》中有一段人们熟知的文字: “文字之衰,未有如今日者也!其源实出於王氏。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而患在於好使人同己。自孔子不能使人同,颜渊之仁,子路之勇,不能以相移;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地之美者,同於生物,不同於所生;惟荒瘠斥卤之地,弥望皆黄茅白苇, 此则王氏之同也。”这一段文字是批评王安石的。王安石的一些散文,言辞犀利,说理透彻,不失为好的文章。苏轼认为,他的毛病“在於好使人同己”,要求天下人的文风和自己的一个样。这就使得文坛象盐碱荒滩,黄茅白苇,一望无边,十分单调荒凉。  相似文献   

18.
朱熹人生哲学是以学圣“心法”即“涵养德性本原”为核心而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的 :“心与理一”的境界观 ,“内圣”而开“外王”的价值观 ,“道心”主宰“人心”的处世观。其主旨在于通过内之心性和外在效用两方面来拓展人之生命价值意识 ,显现出一种高扬人的主体价值、道义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道德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本真”在特里林那里获得了特别的关注与新的阐发。他从道德流变层面指出“本真”是相反于近代品德“真诚”的现代伦理诉求,申言“本真”指称的是人之原初性与是其所是,也即人不误信外在身份,不为共同观念所拘并突破金钱与机械的异化。在坚持社会是导致“非本真”的主因时,他又反对以激进方式获取“本真”,也不认为变革社会或放弃社会管制即可产生“本真”。相反,特里林认为,“本真”需要一定的社会抑制与心理律令,以便个人可以抵制虚无。存在主义的“本真”理念因过分强调自我而不容于现实社会或日常存在。特里林则通过侧重人的本身所是,论证“本真”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并从伦理角度对之展开研讨,减弱了“本真”的个人意志成分,舒缓了“本真”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关系,将“本真”从复杂深奥的形而上理念演绎成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伦理品性。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 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在中国历史上,很多人都主张儒法并用。孔子就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唐朝,统治者一面搞“贞观修礼”,制定了一套封建的道德体系,以“正家”、“定天下”;一方面又制定法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严密、最系统的封建法典——唐律,不仅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体现出来,而且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其道德观念。目的是“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促进社会发展。道德不仅是行为规范,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