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壮学丛书》首批重点项目《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和《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面世 ,是民族文化生活中的一件盛事 ,我谨代表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 !壮族是我国的第二大民族 ,国内人口 1 70 0多万 ,作为岭南的土著民族 ,她对开发、保卫祖国南部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壮族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壮族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发明水稻人工种植的民族之一 ,种稻已经有 1 2 0 0 0多年的历史 ,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餐桌上以大米为主食 ,这是中华民族的光荣 ,也是壮族的光荣 !但由于种种原因 ,国人对壮族尤其是…  相似文献   

2.
天地会最早活动在福建南部一带 ,清嘉庆、道光年间蔓延到长江以南各个省区。其中广西的天地会发展最为迅速 ,道光中叶以后即成为洪门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壮族是广西天地会的主要力量 ,也是参加天地会活动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这与当时广西的社会状况、壮族的社会文化结构和天地会的宗旨及组织形式有极大的关系。从 19世纪中叶到 2 0世纪初 ,天地会在壮族地区组织了持续不断的反清起义 ,对近代中国和近代壮族的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新书浏览     
《青海近代社会史》邓慧君著  32开  2 0 2页  16 0千字 平装定价 18.0 0元 青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11月第 1版 ISBN 7-2 2 5 - 0 1996— 1/K·14 4 责任编辑 :经纬全书分社会结构、少数民族社会组织、社区状况、社会阶层、社会物质生活、社会精神生活、社会关系、社会权力控制、社会意识控制等 9章 ,主要对青海近代各民族的社会格局、社会状况及社会诸方面的演变轨迹等进行论述和研究。社会史是以历史上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控制等方面的有机构成和运行演变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 ,正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本书是有关…  相似文献   

4.
古代壮族社会是否经过奴隶制阶段,是一个争论多年迄未解决的问题。一种意见认为,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以及有关记载材料说明,壮族在历史上是经过奴隶制发展阶段的。另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壮族不是独自发展的民族,很早就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并受到中原先进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影响和严密包围,因而在原始社会瓦解以后进入封建制社会,跨越了奴隶制阶段。《广西民族研究》于1987年第1期刊发了谈琪同志撰写的《略论壮族历史上的奴隶制》  相似文献   

5.
移民与近代百色城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色城在清代以前只是两个壮族村落 ,随着建城后商品经济的发展 ,到 2 0世纪 3 0~ 40年代成为广西西部的重镇。近代百色城的兴盛与移民有很大的关系。移民的大量迁入 ,促进了近代百色城的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壮学丛书》自 1 999年在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倡议 ,2 0 0 0年开始实施 ,到今天在这里举行首批重点项目首发式 ,仅经历了 4年多的时间 ,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一成果是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 ,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的 ,它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壮族有 1 70 0多万人口 ,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壮族及其先民创造和保持了富有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7.
嘹歌·贼歌的艺术特色及其反映的壮族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贼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壮族民间的一部叙事抒情长歌。它叙述了土司时代一位壮族男子被迫出征的战争经历和爱情故事,记述了土司制度下壮族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平乱战争、风俗文化等,反映了壮族传统的思想性格。价值观念、文化心理等。《贼歌》采用壮族情歌套路式的表现形式,将记叙和抒情结合为一体,语言生动,情感丰富,风格独特,堪称壮族民歌的典范。《嘹歌》是流传于广西右江地区的壮族民歌总集。本世纪七十年代,黄勇刹先生将《嘹歌》中长歌之一《贼歌》整理为民间文学《唱离乱》在《广西文学》上发表,引起了民间文学界的…  相似文献   

8.
195 6年笔者研读过前辈学者徐松石先生的两部大作《粤江人民流域人民史》和《僮族泰族粤族考》之后 ,对我国壮族与国内外那么多的民族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很感兴趣 ,于是我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书 ,如 2 0世纪 40年代出版的《暹罗民族学研究译丛》 ,这本书翻译了西方学者和泰国学者对泰族的研究论文 ,实际上旁及我国华南和西南的许多民族 ,使笔者对壮族与泰族的渊源关系的兴趣越来越浓。 2 0多年来 ,我把壮族的研究延伸到国外越南、老挝、泰国、缅甸、印度等国 ,其中泰国的泰族是重要的方面 ,因为泰族人口多 ,他与我国的傣族、老挝的佬族、缅甸的…  相似文献   

9.
书讯     
《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出版由张声震主编,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广西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共同编纂的8卷本5 0 0多万字的《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一书,日前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壮学丛书》研究资料部分的重点项目。全书汇集了壮族民间布麽用古壮字手抄并代代传承的2 9种布洛陀麽教经典,用影印的方法完整地保留了手抄本经文的原貌,同时用拼音壮文、国际音标、汉文直译的方法解读古壮字抄写的经文。全面记载了布洛陀开辟天地、创造万物、安排秩序、排忧解难的丰功伟绩,展示了壮族先民记录历史、传承文明而创造…  相似文献   

10.
《布洛陀经诗》不仅描述了壮族先人对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也描绘了壮族原始社会的风貌:壮族古代部落战争、壮族阶级社会的产生、壮族古代社会生产发展,是一部丰厚的集大成之作,为研究壮族古代历史、古代百越史、壮族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和学术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1.
Brief Introduction of Members of Editorial Board of Journal of Ethnology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南京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回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城市,早在明代就形成了回族伊斯兰文化社区。然而,近年来随着南京最大、最典型的“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拆迁,引起了人们对回族社区的消失与回族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七家湾回族社区”的消失,除外界因素外,其内部经济生活方式、社区组织形式、婚姻情况、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的变化也是其重要原因。实际上,回族社区的保存和回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一方面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加以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回族自身的“文化自觉”,通过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汲取优秀文化精华,并不断创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伊斯兰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伊斯兰文化发展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用的思想工具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重构社会控制体系,完善、加强对社会失范行为的社会控制,是建设当代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任务。壮族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先进理念,为社会控制体系的重构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构建新的社会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以及国家赋予的自治权和立法权,注重从当前壮族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来制定适合壮族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为当代壮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相似文献   

19.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心理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漫长历史中 ,锡伯族创造了与自身的生产方式和赖以生存的自然界相适应的萨满教 ,并不断发展丰富 ,萨满教成为锡伯族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萨满教延续千百年 ,其主要功能和价值之一是治疗疾病 ,保障氏族的生存繁衍。锡伯族萨满治疗患者是在歌、舞、乐三者浑然一体的场景中 ,即在“跳神”场景中进行的。歌、舞、乐三者是古老时代集体创作的产物。在萨满“跳神”过程中 ,他和助手及众人共同吟唱的神歌 ,对患者产生了心理医疗功能。  相似文献   

20.
才让 《中国藏学》2020,(1):119-129
文章选取15世纪萨迦派代表性人物的传记,包括桑杰贝、班钦·释迦却丹、绒敦·释迦坚赞、俄尔钦·贡噶桑波、古格班智达扎巴坚赞、贡噶南杰、果沃热绛·索南僧格、达仓译师等著名萨迦派大师,介绍各传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主要内容、版本等。这些传记反映了萨迦派各支系的兴起及萨迦派在15世纪的中兴历史,是研究萨迦派历史的重要文献。所收传记之顺序按人物生活年代编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