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文章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对各地区服务业集聚水平及资源错配程度进行统计测度的基础上,对二者间的非线性影响关系进行了一系列检验。结果显示:服务业集聚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之间均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考察期内我国约77%的地区服务业集聚水平处于改善劳动力错配而加剧资本错配的阶段。从分行业检验结果来看,生产性和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对资本错配的“U”型检验显著,而消费性服务业不显著;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与劳动力错配的“U”型检验显著,公共性服务业则不显著。经测算,我国约63%的地区公共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正处于加剧资本错配阶段,而所有地区的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集聚水平普遍较低,处于改善劳动力错配阶段。基于资源配置过度和不足视角的检验结果表明,资源错配类型的不同也会对估计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吴晓晖 《统计研究》2008,25(7):26-31
 资本结构决策对企业经营发展十分重要,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金融环境的关系有助于理解金融环境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资本自由化的提高整体上有助于企业的负债融资。在企业的债务结构中,资本自由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短期负债水平,并且出现了短期负债融资对长期负债融资的替代作用。此外,本文发现在中国资本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及制度因素仍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也反映了政策改革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倪健惠  阮加 《统计与决策》2023,(19):158-163
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密切相关。文章基于2008—2022年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ΔCoVaR方法测算商业银行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实证检验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及传导路径。结果表明,影子银行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能够分散系统性金融风险冲击,当影子银行规模超过拐点时,对系统性风险具有集聚传染效应;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U”型影响主要通过期限错配和稳定程度两种路径传导,而通过信贷水平和非利息收入两种传导途径则呈“倒U”型关系;商业银行个体微观特征和外部货币政策调整,导致影子银行业务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融资问题一直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点。在债务融资方面,早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债务融资的财务效应方面,如对税盾作用、债务破产风险等问题的考察。近年来,西方学者发现,债务融资除了财务效应之外,还应当具有治理效应。债务融资治理效应的研究始于Jensen(1986),他认为债务利息支出的强制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管理者的无效率行为,如无节制在职消费、非公允关联交易、过度投资等,从而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负债的还本付息压力亦减少了公司内部人可自由支配的“自由”现金流,降低了管理者的投资能力。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融资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冀云阳等 《统计研究》2019,36(7):91-103
本文研究了土地融资对我国城市化失衡的影响效果、地区异质性表现以及背后隐藏的债务风险。利用2007-2015年间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土地融资活动显著促进了“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这一失衡现象的形成,并且此影响在人口流出地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表现得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负债型”城市化融资与“供给型”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可能引致较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主要体现为土地融资会加重发展失衡城市的债务负担,而投资回报和效率较低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机制。以上结论意味着不考虑需求因素而盲目依靠债务性投资驱动城市化发展的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应探索建立推动城市化良性发展的融资体系,并在土地融资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之间建立稳定的投入联系。  相似文献   

6.
优化资源配置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之一,探讨税收激励政策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税收优惠政策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加速折旧政策可以显著缓解制造业资源错配情况,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表明,加速折旧政策对异质性生产率企业产生非对称性影响,通过融资约束机制和资本深化机制,提高低生产率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来降低行业内企业生产率离散度,进而缓解资源错配。此外,上述资源错配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东中部区域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为进一步评估加速折旧政策效果、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对现有要素错配测算方法进行改进,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基础上加入能源投入要素,推导出要素价格的绝对扭曲系数和相对扭曲系数,从错配程度和错配方向两个层面构建了一个新的要素错配测算框架;进而,以2003—2018年城市层面数据测算了我国254个地级市的要素错配程度和错配方向;最后,根据资源型城市的类型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定量分析结果发现:从城市平均水平来看,能源要素错配问题最严重,劳动要素的错配程度次之,资本要素的错配程度最低,大部分城市存在资本和能源要素配置过度、劳动要素配置不足问题;与非资源型城市相比,资源型城市的要素错配问题更严重,劳动、资本和能源三种生产要素的错配程度均较高;其中,成熟型城市存在过度使用资本和能源要素的情况,而衰退型城市则面临着资本要素配置过度和劳动力配置不足的双重困境。  相似文献   

8.
财务杠杆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于各种原因需要负债融资,由于负债经营会产生杠杆效应,所以往往将企业负债融资称之为财务杠杆。然而,财务杠杆效应并不等价于财务杠杆效益,因此,需要对财务杠杆效应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有一个充分、全面和清醒的认识。 一、财务杠杆效应的两面性 对于企业而言最终的经营成果是其税后净利润,可以用股东权益利润率或净资产利润率来衡量。当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债务时,由于固定利息费用的存在将使企业股东权益利润率的变动程度大于企业总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的变动程度。也就是说,当企业总…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我国2010—2019年高新技术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创新补贴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考察分析了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分维度指标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探讨了产权异质性对企业社会责任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对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U”型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升能够使二者的“U”型关系变得平缓。企业对股东、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对政府创新补贴与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U”型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而企业对环境、政府和公众履行社会责任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对政府创新补贴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U”型关系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国有企业向股东履行社会责任的调节作用强于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向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政府和公众履行社会责任的调节作用强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修正Antràs et al(2012)模型为切入点,首次构建了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错配的测度方法,进而以WIOD数据库中发展中国家为样本首次细致分析了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错配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错配系数对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作用力呈现倒U型,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错配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这一结论在分位数回归、控制内生性、分时间段和分产业等条件下依然稳健;其次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环节错配系数在所有样本国中最高,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过于偏向上游原料环节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出现,这使得中国生产性服务资源处于“偏离最优值较远的低效扭曲使用”状态;最后高等教育、企业经营环境和经济效率均对高技术产品出口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效应,而“资源诅咒”使得丰裕的资源禀赋对高技术产品出口表现出一定的负效应,空间型贸易地理优势和契约型贸易地理优势均有助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金融危机则对高技术产品出口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负向冲击。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中国工业及分行业面板数据,对我国工业行业劳动力技能短缺情况进行了测度,并借助多项logit模型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工业行业劳动力技能短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劳动力技能在2015年之后开始呈现短缺趋势,且主要集中于高技术产业;物价变动、劳动力年龄结构与工业行业劳动力外部技能短缺呈“U”型非线性关系,劳动力工资与工业行业劳动力外部技能短缺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劳动力技术性贬值、劳动力技术型资本投资与工业行业劳动力内部技能短缺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劳动力经济性贬值与内部技能短缺呈“U”型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3-2016年中国280个地级市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产业协同集聚指数、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指数,采用差分GMM方法考察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结果发现:产业协同集聚的提高,会显著降低资本错配和劳动力错配指数;分地区的回归发现,东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改善了资本错配,对劳动力错配负向作用不显著,中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会改善资本错配,但会恶化劳动力错配,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则加剧了资本错配,但可以缓解劳动力错配情况。进一步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高,会显著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进而改善资本错配,同时会提高劳动力成本,改善劳动力错配。文章的政策含义是通过产业协同集聚,可以提高金融业的专业化分工和劳动力成本,进而缓解资本和劳动力的错配,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测度数字经济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的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数字经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在空间上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该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通过偏微分分解发现,在科研人员溢出空间权重矩阵下,直接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明显,而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科研资本溢出空间权重矩阵下,间接效应和总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直接效应的影响不显著。拓展性分析显示,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U”型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01-2003年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治理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负债比例与公司治理效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债务融资治理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负债的结构不合理和银行缺乏监控企业的动力,应当采取深化国有银行的公司化改造,加快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等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家族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的实证分析表明:家族上市公司的负债水平高于上市公司总体的负债水平,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从负债结构来看,存在着过分依赖短期负债融资,长期负债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进一步研究表明:上市方式、行业竞争程度会影响公司的负债水平,并且前者显著影响了公司的短期负债倾向,后者显著影响了公司的有息负债倾向,而行业、地域对负债水平以及负债倾向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股权激励下的企业债务融资行为是公司治理领域很重要的研究问题之一。选取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于2008—2014年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经理人股权激励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变动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经理人股权激励能够提高企业的债务融资水平;较之货币政策宽松期,紧缩时期经理人股权激励对债务融资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体现于长期债务融资,因此对中国新兴与转轨特殊背景下的股权激励监管有着很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61个国家1980-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较好的克服了变量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线性(倒U型)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明了债务阈值的存在性,且两组国家中政府债务阈值的大小存在差异。但是,政府债务阈值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它随利率、通货膨胀、经常账户和金融发展的变化而显示出动态性特征,且上述变量对两组国家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供了基于过度自信条件下的行为融资决策分析框架,该框架把管理层的过度自信与融资决策相联系,以便解决理性条件下资本结构文献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标准融资决策理论认为经理一般使用啄食融资顺序,不愿意利用外部资本市场或低债务水平,但是在考虑过度自信后,经理为投资融资偏好发生变化,过度自信的经理融资首先考虑的债务融资而不是股权融资。  相似文献   

19.
王林辉  袁礼 《统计研究》2014,31(8):11-18
当前要素错配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但前沿文献更多关注劳动力错配而非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构建不完全市场条件下的多部门模型,以资本流动系数表征资本错配水平,结合中国1978-2010年八大产业面板数据定量测算资本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资本配置效率整体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作用为负,源于资本错配引发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突出,诱致全要素生产率下降2.6%。同时,资本错配使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形成较大缺口,实际产出仅占潜在产出的70%-89%。这可能源于金融系统的垄断抑制资本自由流动,引致产业间资本出现较大程度的错配,造成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资产表示企业的规模,那么资本则是企业实力的象征,它是企业赖于生存的经济基础.所以,资本结构合理化就成为企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资本结构的形成所谓资本结构就是各种不同渠道资本来源的组合,也就是企业各项净值与各项负债的有机结合.企业资本的来源一般有: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自有资本和借贷资本)两种形式.内源融资是指企业的折旧基金、更新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包括企业发行股票所得的实收资本;外源融资是指通过企业的负债来取得的资金;主要是向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组成.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有机结合是一般企业筹资的主要方式,但企业的内部积累与外部的借贷以及外部借贷之间的资本比例问题(资本结构问题)对企业影响很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