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在2002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保护遗产。而陕西剪纸历史悠久,是中国剪纸艺术的起源,更是有"中华艺术的奇葩"的美称。但是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日趋现代化等原因,导致剪纸艺术日趋没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危机。为了培养剪纸艺术的专门人才,以陕西剪纸为例,以中职学校的剪纸课程为立足点,通过分析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试图提出一系列建设性意见,从而鼓励年轻一代大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质文化消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长白山满族剪纸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长白山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囊括其中,但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面临着失传的困境。因此,通过对长白山满族剪纸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传承发展当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长白山满族剪纸的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3.
冯思文 《现代交际》2014,(10):88-88
剪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并且由于地域原因又各有特色,东北地区在这种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下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剪纸风格。本文通过对东北独特的文化特点、人文特点,浅析了在东北地域环境影响下的剪纸特色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剪纸是特属于中国的文化瑰宝,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大家庭中,剪纸艺术是不容小窥的传奇。我国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山西剪纸更是以它的独特魅力赢得了世界人民的青睐。近几年来,对于剪纸等诸多非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展深受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国各地区的剪纸艺术先后成功申报为省级、国家级、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山西剪纸对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与此同时,创意抄袭和传承无人等现象使山西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如何保护、传承和发扬优秀的山西剪纸艺术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满族舞蹈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糅合了民俗性、地域性和宗教色彩的地方舞种,它很好地展现了满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艺术魅力。本文从满族舞蹈的概述分析入手,对如何发展与传承满族舞蹈文化以及满族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与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6.
剪纸艺术是人类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甘肃庆阳的剪纸艺术,更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庆阳剪纸以其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的特点,在全国同类民间剪纸中独树一帜,它更能反映出西部地区民间生活。本文以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及其外孙女惠富君为例,阐述了剪纸传承中两代人的人生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坚守与突破,运用文化传播及代际流动模式对剪纸民俗传承加以更深层次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中国剪纸是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方式鲜明、独特,是传统实践中中国浓郁民族特色在艺术实践上的精髓,也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古韵创意甜点的形式与中国剪纸艺术形式对话,可以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之余,对中国剪纸元素的应用进行一次创新,以此传播传统文化,让当代人理解感受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剪纸动画植根于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之中,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动画赢得了荣誉。《金色的海螺》等剪纸动画的制作,风格各异,极具民族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动画的表现手段,增强了中国动画的表现力。剪纸动画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及风格,意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继承和发扬,本文仅就剪纸艺术对其动画产生的联系来展开论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是如何进行创新运用于动画的创作,进而使剪纸动画短片看上去已经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皮影和剪纸样式,使其形式感强。  相似文献   

9.
民间剪纸艺术总是与一定的民俗有着对应联系,剪纸艺术体现了社会习俗的方方面面,它来源于生活又反馈于生活,在结合民俗活动的剪纸中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意义广泛而深刻,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民俗文化的社会群体性质,是在民俗活动中展开的,它们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生产水平,以及历史、社会、文化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化的今天,地方艺术高校既承担着文化艺术传承的重担,同时也要面对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挑战。满族舞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想拥有蓬勃的生命力并永远生存下去,就需要体现除了文化价值以外的市场价值。本文介绍了高校满族舞蹈教育培养机制现状,以及满族舞在旅游业运用中的情况,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满族舞蹈教育培养机制研究策略,供相关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
艺术人类学的发展在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为中国艺术学针对"活态艺术"的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和新方法。在东北这片民间艺术活跃的沃土上有着满族说部这样的口传艺术瑰宝,其传承与发展是艺术人类学所关切的课题。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出发研究满族说部,凝练出满族说部民族性与时代性、间接性与广阔性通俗性与口传性的活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民间剪纸是我国民间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古老的艺术、传统的艺术、风行于社会下层的大众艺术。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纤巧天成的意趣,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它是在生活中发生并为现实生活服务的文化表现形式,是为生活而创造的艺术。所以,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我们要继承与创新,要为传统民间剪纸注入新鲜的血液,充分发挥出它璀璨的民间艺术魅力,来为现代艺术设计谱写新的乐章,从而演奏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艺术性表达是艺术家表达思想的载体,由于思想的差异性,于是便形成了艺术的各种流派和风格,传统剪纸也有自己的艺术性表达,剪纸动画可以在动画中,以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而存在,还可以作为中国剪纸存在的一种新的形式而出现,所以在剪纸与剪纸动画之间都体现着中国传统民间的思想,同时也存在着共同的艺术性表达特征。  相似文献   

14.
突厥 《老人天地》2013,(2):43-43
提到剪纸,人们马上会想到陕北、河北的剪纸。其实,在关东大地上,剪纸也是一种流行的民间传统艺术。五千年历史的沉淀,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多民族文化的浸淫,使关东地区的剪纸作品形成了古朴、粗犷、彪悍、大气的艺术风格,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但是近年来,关东剪纸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5.
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主要有名人文化类、文字文化类、古都文化类、姓氏文化类、拜祖文化类、戏曲文化类和武术文化类等,这些都是优质的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对中原地域文化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我国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剪纸艺术,源于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由于这一追求本身较为贴近生活,使得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仍具备较为强大的生命力,民间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的互相影响、融合就是这一生命力的最佳体现,为此本文就民间剪纸艺术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展开了具体研究,希望这一研究内容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18.
民间剪纸艺术来源于广大劳动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用以满足劳动群众的精神需求和使用需要。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从而使剪纸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卢矜 《职业时空》2008,4(7):84-85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进入21世纪其发展势头迅猛。河北省作为传统的文化大省,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地域上包含京、津,省域内有太行山和白洋淀自然风光、西柏坡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承德木兰围场和避暑山庄、北戴河海滨、邯郸战国文化、沧州运河文化等一系列自然与人文的旅游地,兼具武强木版年画、蔚县民间剪纸、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域辽阔,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划分了不同的地域,地理学上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华北、东北、西北、华南、西南、华东等。每一个区域都聚居着一群人,有了人就有了文化。虽然这片土地上都住着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但是由于地域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又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每一方土地上的人们也彰显了不同的文化性格和乡土精神。在蒋宝德,李鑫生合著的《中国地域文化》一书中将中国的地域文化划分为"齐鲁文化、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关东文化、蒙古草原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