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于湖集》录张孝祥《和家君韵寄舅氏》其二:万里归来无苜蓿,扁舟共载两猿君。今日送君向何处,黄河山中多白云。细味诗意,与题不合。检《全宋诗·张孝祥集》,此诗诗题为《送猿翟伯寿》。《诗存》抄录中因脱题致误。《宋百家诗存》卷二十《于湖集》录张孝祥《题定山寺》诗四首,其三、四为:雪中纸装有奇趣,暖香夜作椒兰熏。昆邪丈室本无病,天女为散花纷坛。雪花如席风色恶,拥被围炉门不开。我亦穷车马绝,一杯相属望君来。内容与诗题显然不侔。检《全宋诗·张孝祥集》,此诗诗题为《再用韵》,是《送纸袋韩中义…  相似文献   

2.
以《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后村千家诗》)作参照系读《全宋诗》,又得佚诗7首,现录如下: 册一卷二一页300杨朴集失收《中秋》:“一年月色今宵好,千里无云秋夜长。宿鹊已惊枝上梦,露萤空缀草头光。清辉霭霭寒侵屋,香雾濛濛影转廊。老子于中非浅兴,披衣起坐据匡床。”(《后村千家诗》卷四) 册五四卷二八二○页33614戴复古集失收《初夏》:“窗户经初雨,风清野景饶。闲庭犹戏蝶,高柳已鸣蜩。”(同上书卷二) 陈祐《冬夜》:“寒气侵侵夜未央,九门传令一声长。庭除半露墙根雪,月形外分瓦垅霜。”(同上书卷六…  相似文献   

3.
唐代大诗人王之涣,有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题谓之词,实则是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委婉蕴藉,营造出了一个悲壮苍凉的意境,大有盛唐气魄,是千古传颂的名篇。相传,有一天,纪晓岚和乾隆皇帝谈及王之涣这首《凉州词》时,  相似文献   

4.
白居易《长恨歌》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元和元年(806),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与这首诗同时并立的还有一个《长恨歌传》(陈鸿《唐人传奇小说》)。《长恨歌》和小说《长恨歌传》是相结合的,陈鸿和白居易是好朋友。他们年青的时候,白居易初作官,他还有个朋友叫王质夫。白居易、陈鸿和王质夫,他们三个经常在一起游山玩水,谈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  相似文献   

5.
《饮酒》诗主旨新探郭满禄《饮酒》诗二十首在陶集里占据着显赫的地位,历来论家不穷,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亦有不少论者仅仅据二十首中若干首诗或若干词句,便给《饮酒》诗下这样那样的结论,这就未免失之于偏颇与武断。本文拟就对陶渊明二十首《...  相似文献   

6.
最早题咏庐山的诗是哪首诗,其作者又是谁?这是一个有异议的问题。《豫章诗话》中说,“庐山古石刻,有远公庐山诗”,“此诗为庐山有题咏之始。”这里所说的“远公庐山诗”,即名僧释慧远的《游庐山》一诗(一作《东林杂诗》:崇岩吐清气,幽峋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运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光安足辟?流心叩百扁,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奋冲天翻。妙同趣自均,一悟超三益。这首诗写诗人游庐山,主要写庐山的崇岩幽帕,气清声和,怀灵抱异;独自神游其间,随着山环水转信步而行,“运然忘所适”,完全被山…  相似文献   

7.
《盘中诗》汉代说补证跃进《盘中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一篇名作,传说屈曲写在盘子中。但是作者是谁,它出现在什么年代,目前都还是一个谜。这首诗最早收录在徐陵编《玉台新咏》卷九。其署名及排列次序在诸本《玉台新咏》中颇有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由来已久。如:赵均覆宋陈...  相似文献   

8.
刘向《说苑》中“引诗”61首,有13首诗与《孔子诗论》相同,其它48首诗篇皆不见于《孔子诗论》。对13首诗进行比较的结论是:二者在解诗方法上截然不同,《说苑》“引诗”没有受《孔子诗论》影响。  相似文献   

9.
评许渊冲译诗《江雪》董务刚,薛家宝唐朝大诗人柳宗元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江雪》。在这首诗中,作者仅用寥寥数笔便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在大雪纷飞的寒江上,一位披蓑戴笠的老渔翁,独自坐在一叶小舟之中悉心垂钓。这首小诗将读者带...  相似文献   

10.
杨慎《升庵诗话》卷十四“复窠俳体打油钉铰”条,记载一首唐朝张打油的咏《雪》诗。全文共四句: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历来都说这诗写得太粗俗,因而把一些写得比较粗俗的诗称为”打油诗”,诗人们有时也谦虚地说自己的作品是“打油诗”。 不料近三十年来,报刊上常有人称赞张打油这首诗,说它写得很真实,还说它是现实主义的云云。其实,张打油这首诗是文人们编造出来的,不是深入生活的平民作者所写,不能算做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11.
林庚先生香港佚诗一首袁良骏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楚辞唐诗专家林庚先生,青年时代曾热心从事新诗格律化运动,他的诗歌主张和实践颇引起30年代诗坛的重视。他诗作甚丰,诗集有《夜》,收诗43首;《春野与窗》,收诗57首,此两部诗集均收入“北平文学评论社丛书”...  相似文献   

12.
金鉴 《北京纪事》2009,(12):82-83
香山公园阆风亭下,有石曰“一拳石”,背有乾隆御制诗《春望》二首。  相似文献   

13.
晏殊诗选注     
白塔诗①白塔青松古道栖,塔高松矮不能齐。时人莫讶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①《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宋诗文》载:“公年五岁,题所居道傍白塔。”这是晏珠孩提时代写的一首言志诗,也是目前发现的晏珠最早的一首佚诗。不见录于《全宋诗·晏珠卷》。青松诗①矮矮青松倚曲栏,标姿无奈雪霜寒。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擎天仰面难。①《东南晏氏重修宗谱·宋诗文》载:“韩把七岁,因家中负税被逮,见县公因命吟松,即应声云。”这是晏殊孩提时代写的又一首言志诗,也是一首佚诗,《全宋诗·晏殊卷》末录。忆越州①湖山杏渺不可状,登览幽求无所…  相似文献   

14.
说“诗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提起“诗眼”、“词眼”就会使人想起那些几经锤炼,在诗、词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字眼。这是不错的。但如果我们进一步作些考察,就会发现这样的理解还是不够全面的。“诗眼”、“词眼”这些概念的出现,并不太早。一般只能追溯到宋、元。如有人曾指出:“‘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范成大也在诗中写到‘诗眼’:‘道眼已空诗眼在。梅花欲动雪花稀。’范温的诗话更以‘诗眼’为名,题为《潜溪诗眼》。‘词眼’一词,首见于元代陆友仁的《词旨》。《词旨》分八部分,其六专论‘词眼’。虽然‘诗…  相似文献   

15.
顾嗣立《元诗选二集》(下)第129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版)录有元赵汸《海月岩二首》,诗如下: 尽崔嵬倚石门,海风山月满岩峦。自言仙室依蓬岛,不觉人寰变广寒。千载扬尘安可测,一杯对景且为欢。岩前浴日皆诗景,唤醒东坡仔细看。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与《饮酒诗二十首》,各家的理解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前一首诗,从曲阿的地理位置看,一般认为的乃诗人赴京口任职途中经曲阿作的说法欠妥,其它说法更是难圆其说。从种种迹象及诗所表现的内容来看,此诗乃是诗人初任镇军参军时因王事而奉命之曲阿时作。而《饮酒》诗中的“一纪”,应解为12年,乃指始仕后的一纪,句指从始仕至自彭泽今还归时适一纪。而诗之作又在此后之一年,即晋安帝义熙二年(406年)。  相似文献   

17.
辑录者按:戴复古(1168—约1248),字式之,号石屏,南宋时黄岩县人(其家乡南塘今属浙江省温岭市).宋代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生前作诗2000多首,先后有《石屏小集》、《石屏续集》和《石屏后集》等问世.但其诗至元代已有散佚.明代弘治(1488—1505)年间,庐州府同知马金与戴复古裔孙戴镛据家藏本和手抄本,亲加校,新编了一部《石屏诗集》,收有戴复古诗894首,词25首.这是现存戴氏诗集的一个重要版本.此外,较为重要的还有纪人叹前来群贤六十家小集》的《石屏续集》(汲古风景来炒本)和浙江古月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的以弘治…  相似文献   

18.
海洋诗在郑愁予早期的创作中居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他总数33首海洋诗中,有63.6%的比例集中于他早期出版的《郑愁予诗集I:1951-1968》。紧接着覃子豪的《海洋诗抄》之后,郑愁予的海洋诗为台湾的海洋诗写作极早即奠下基石。郑愁予的海洋诗在意象、主题、语言与手法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底蕴。  相似文献   

19.
明代“前七子”两大领袖之一的何景明有一首《武关》诗,诗云:“北转趋刘坝,西盘出武关。微茫一线路.回合万重山。天地几龙战,风云惟鸟还。关门锁溪水,日夜送潺湲。”对于该诗的最后两句,在《明诗选注》(黄瑞云选,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该诗的注③中,我只是简单地注日:“潺湲(chan yuan),溪水流动貌,此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离开人间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认真、全面地评述他的《饮酒》诗的论者并不多见,而从他二十首《饮酒》诗中,仅摘录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几句,或至多援引一首诗作为论据,便认为陶渊明“静穆”、“悠然”者,历代有之。笔者在本文中欲对陶渊明的二十首《饮酒》诗,做一次综合探讨,以便对这一组诗和陶渊明的为人作出较全面的评价。陶渊明的《饮酒》诗主要反映了他哪些思想情绪,从诗前的小序便可以看出其大概。其小序有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