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量级铁电聚合物PVDF/PDDA超薄膜的新方法。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极化处理后的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超薄膜是通过层与层的静电自组装(LbL-SA)方法制备的,厚度约30~150nm,每层膜厚度约为9nm。PVDF/PDDA多层膜通过石英晶振微天平(QCM)、红外频谱仪、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测试与表征。QCM表征结果表明,PVDF与PDDA超薄膜能较好地交替组装;AFM表明PVDF/PDDA聚合物超薄膜的表面均匀、薄膜致密。与PVDF厚膜的电阻性能相比,PVDF/PDDA复合超薄膜的电阻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酚酞型聚醚砜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水相沉淀聚合法成功地合成了丙烯腈(AN)-(二丙烯酰胺基)-二甲基丙烷磺酸(AM PS)共聚物,然后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酚酞型聚醚砜膜,并进一步研究了添加剂用量对膜通量,膜截留率以及膜形态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添加剂用量的增加(从0到5%),膜在100 kPa下的水通量从230 L/m2.hr下降到125 L/m2.hr,对PEG 35000的截留率分别从0.5528增加到0.75.另外,利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膜断面,发现随着PAN-co-AM PS含量的增加,膜表皮层逐渐变厚,指状孔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3.
采用自制的Zeta电势装置表征了PVDF超滤膜,考察了1 mmol/L KCl溶液中不同pH流动电势与压力的关系,以及不同浓度KCl溶液中Zeta电势与pH的关系,测定了不同KCl浓度时膜的通量和截留率。结果表明:在不同pH下,膜的流动电势与压力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流动电势随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在氯离子浓度不变的情况下,膜的等电点随K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即从pH 6.9(1 mmol/L KCl)升高到pH 7.1(5 mmol/L KCl)。这是由于离子极限电导率的不同而引起的。膜通量在等电点处最大并随KCl溶液浓度升高而降低,同时膜对盐的截留率在等电点处最小,在其两侧逐渐增大,截留率随氯化钾浓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将金藻用生物反应器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初步优化了乙醚石油醚法从一种金藻中提取油脂的方法。金藻中富含油脂,实验研究得出,用无水乙醚和石油醚混合溶剂在体积比2:-、温度20℃[1]、提纯时间5 h以上的实验条件下萃取海藻中的脂肪质量最高。皂化过程选取甲醇作为溶剂要明显优于以乙醇作为溶剂的结果,实验确定采用KOH-甲醇作为皂化试剂。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压器作为智能电网中结构最复杂的电气设备,其事故率高、故障影响明显,对相关绝缘油净化技术提出了高要求。为此,通过改变纺丝电压和聚偏二氟乙烯(PVDF)溶液浓度来提高PVDF纳米纤维的绝缘油净化性能。使用不同浓度的PVDF/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在不同电压下进行静电纺丝。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结果表明:随着PVDF浓度的增加,PVDF纳米纤维中的α相逐渐减少,β相含量增加;纺丝电压从16kV增至20 kV时,纳米纤维直径减小,分布均匀,当纺丝电压超过20 kV时纤维直径变化趋势相反。在纺丝电压为20 kV和溶液浓度为14%(质量分数)条件下制备的PVDF纳米纤维可将老化油的工频击穿电压提高52.5%,相对介电常数εr和损耗因子tanδ明显降低,接近新油水平。实验结果表明:电纺PVDF纳米纤维对老化绝缘油具有良好的净化性能,纺丝电压和溶液浓度是优化PVDF纳米纤维净化绝缘油能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临界粒径(dpc)和沉积概率(γ)两个概念,研究了错流超滤中膜污染的机理,并假设只有小于dpc的粒子才会以一定的沉积概率堵塞膜孔,形成沉积层,从而造成膜通量的衰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膜污染速率与沉积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导出了两参数渗透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模型获得的膜通量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误差为4.15%,模型能较好地描述错流超滤中的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番茄酱基质对30种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影响。制备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即溶剂标准曲线(SC)和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用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对同一采集的数据计算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线性方程、检出限、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并对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的结果进行了t检验。30种有机磷农药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的相关系数优于溶剂标准(SC),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氧化乐果、久效磷的检测限,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低于以溶剂标准曲线(SC)。两种不同的校准曲线计算的回收率都符合70-120%的一般规定,而只有以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计算的回收率符合2002/657/EC中70-110%的规定。实验结果表明,存在基质增强效应,基质增强效应的产生与有机磷农药的分子结构有关,含有和键的有机磷农药倾向产生基质增强效应。甲胺磷等极性农药在番茄酱基质溶液中无拖尾,峰形良好。有必要制备番茄酱基质标准曲线(TMC),以减少甲胺磷等极性农药的基质增强效应。POO  相似文献   

8.
客体档案帮助人们将前后出现且特征变化的物体视为同一对象.本研究使用修改后的客体回溯范式,以预览利化效应作为考察指标,采用2(预览时间:200ms 和 1000ms)× 3(目标呈现条件:SO、DO 和NM)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了颜色判断任务下,不同预览时间对客体档案信息保存的作用机制问题.结果发现:(1)在颜色判断任务下,当预览时间为200ms时,出现了显著的客体预览利化效应,而当预览时间增加至1000ms时这种效应消失;(2)在目标呈现条件为SO下,被试在预览时间为200ms时的反应显著快于在1000ms时;而目标呈现条件为DO或NM时,对目标字母的反应时在200ms和1000ms的预览时间上均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显示,预览时间较短情况下,执行颜色判断任务时,颜色这类具体形象信息被存储在客体档案内而非字母身份这种抽象信息被保存.然而随着时间进程的推移,与任务相关的信息逐渐消退,抽象信息开始发展.本实验结果支持有关客体档案内部信息随时间进程而发展以及客体档案加工受资源限制的假设.  相似文献   

9.
以红霉素乳酸盐为原料,研究了红霉素溶析结晶的温度、反溶剂的含量及导入方式、溶析结晶的速度、结晶时间等因素对红霉素晶体的晶型、效价和收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红霉素制备的变温、变搅拌强度的动态控制结晶方法。结果表明:较高温度下,控制反溶剂的导入速率,在一定的过饱和度范围内起晶,然后逐渐降温养晶;期间随着起晶、晶体生长和养晶陈化不同结晶阶段的转换采用不同的搅拌强度,以控制整个结晶过程的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的红霉素晶体为规则的长方体,体积明显增大,粒度分布集中,生物效价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磺胺嘧啶(SD)在水中的溶解度、溶出速度,加速其在体内的崩解、溶出、吸收过程,达到速效、高效的目的,以PEG-6000、尿素等材料为载体,采取溶剂熔融法,制备SD的固体分散体,分别测定了固体分散体与原料药的溶解度以及固体分散体片剂与普通片剂的溶出度和溶出速率,固体分散体片剂的溶出度均达到99.0%以上,而普通片剂的最大熔出度为26%,方差分析固体分散体片剂组与普通片剂组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血的溶解度和溶出速度。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固化过程温度和热应力场分析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求解。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获得了3234/T300层合板固化过程中内部温度及热应力分布,分析了保温时间、升温速率、铺层设计等对温度、内部热应力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预固化时间越长,层合板内温度梯度越小,热应力峰值越低;升温速率越大,层合板内温度梯度越大,热应力峰值越大;采用对称铺层可降低层合板内部温度梯度和热应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单介绍了利用单片微机输出两路脉冲频率,在不同的时间内,按不同浓度的溶剂分别对两台泵(A泵、B泵)进行梯度控制,从而实现了梯度冲洗。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的实验方法对大眼隐翅虫Stenus(s.str.)sp.的交配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大眼隐翅虫Stenus(s.str.)sP.完成一次交配行为经过相遇、抱对、锁结、离开等几个过程.本文描述了大眼隐翅虫Ste-nw(s.str.)sp.交配行为的过程,记录抱对和锁结发生的时间.在2008年10月到2009年1月的饲养过程中大眼隐翅虫Stenus(s.str.)8p.在11月2日到11月8日一周时间内发生交配行为,第三天交配对数最多,且交配大多发生在上午9:00-11:00;记录抱对和锁结所经历的时间统计描述出,抱对2min左右,锁结时间长达0.5h.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全面探讨制备条件对LB膜相变行为的影响可获得试验室特定设备及条件下制备磷脂LB膜的最佳条件。方法:用热力学相变理论类比描述了单分子膜的相变过程理论,并通过该理论,以π-A曲线和相变过程为主要分析点,系统地研究了磷脂铺展量、铺展浓度、铺展溶剂、铺展时间、压膜速度、亚相温度、亚相pH值等七大因素对成膜质量的影响。结果:磷脂铺展量、亚相的温度和pH值对磷脂单分子膜的质量影响最大,铺展浓度、铺展溶剂、铺展时间的影响要小得多,而在一定范围内压膜速度的大小基本上不影响膜的质量。结论:50μL,0.67mmol/ml的磷脂/乙醚溶液在pH6.8的亚相上铺展20min并以5mm/min的速度挤压单分子膜可获得完整的π-A曲线。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包含膜内垂直于膜方向的横向对流的溴化锂降膜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说明膜内横向对流对吸收过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敏感材料,石英晶体微天平(QCM)为敏感元件构成聚合物QCM传感器。该文主要对神经毒剂模拟剂DMMP的气敏特性进行研究,并重点讨论了温度对PVDF聚合物膜层QCM传感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测试温度愈接近PVDF的玻璃化温度,传感器的响应幅值就愈高,且在各个DMMP测试气氛浓度时,传感器的响应幅值对温度的依赖性均符合Arrhenius关系;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响应速度,但同时其灵敏度却降低。  相似文献   

17.
采用建立在固定的交错网格上隐式追踪界面的LevelSet方法来计算有自由面的流动问题.在计算中求解了两种互不相溶流体的N S方程.所参考的算例是瞬时溃坝问题,计算结果和实验观测基本符合,表明Lev elSet方法在液体自由面数值模拟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外转子轮毂电机结构不同使电机受水冷方式的冷却效果不同,对两种电机在部件参数相同条件下进行温升对比。分析不同浓度的乙二醇水溶液对内、外转子轮毂电机各部件温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内、外转子轮毂电机采用水冷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电机部件温度,但在冷却后,电机中相同部件温度分布和温差情况不同; 4种不同浓度的乙二醇冷却水均可降低内、外转子轮毂电机的各部件温度,但冷却效果不同。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发现,2不同结构电机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以可降解壳聚糖为材料,运用浸渍沉淀相分离工艺制备了壳聚糖膜,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膜的微观形态,并研究了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膜孔隙率、溶胀性以及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膜具有非对称结构,由致密层、过渡层和疏松多孔层几部分构成;聚合物溶液浓度、溶剂蒸发时间是影响膜结构和性能的重要因素,聚合物溶液浓度增大和溶剂蒸发时间变长都使得膜的孔隙率和溶胀性降低,但却可提高膜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军人服从量表和GNAT对90名现役军人的外显和内隐服从态度进行测量,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现役军人存在内隐服从态度,个体无意识中对服从态度持积极的评价。(2)在外显和内隐服从态度上,战士均显著高于军官的服从程度。(3)内隐服从态度与外显服从态度相关不显著,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心理结构。结合实验结果,讨论了内隐联想测验在军事人员选拔、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