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现存有关传统调解之理论大都局限于某个历史时段,带有某些局限性.实际上,明清以来,调解机制在我国的演变始终受制于社会结构.放眼全球,现代的中国和西方同处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世界结构之中.改造传统调解以适应法治的未来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结构与时代特征来重新定位.具体说来就是将其置于司法中心主义框架性结构之内,并协调其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关系,共同服务于纠纷的法律治理.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的调解制度在促进纠纷解决机制的多样化发展中扮演了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中权利意识的苏醒、主流信仰的偏移和调解协议效力的微弱,当人们将传统调解机制遗忘并寄予诉讼来解决所有纷争时,诉讼的弊端却也开始显现出来.由此,建立ADR模式的诉前调解机制,使传统调解制度在现代法治中得以延伸就成了一种必要而可能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理念,能动司法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纠纷解决机制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调解领域的能动司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此为指导,需要秉承法治所应有的自由、公正、效益等基本价值,立足于现阶段纠纷特点和当事人的解纷需求,为人们提供一种以国家公权力为依托,以实体规范、程序运行、诉调对接为基本维度的法院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4.
甘肃天水农村的民间调解活动,显示其有效性、合理性,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但也出现新的问题,如民间调解依据随意化、调解人面对少数恶势力下权威弱化、有村民希望诉讼解决、个别案件调解不当等。乡村村民选择调解的思维惯性是源于传统的"厌讼"心理,但形成村民"厌讼"心理的社会事实是诉讼的不确定性及其高昂的成本,传统熟人社会的人情关系又进一步强化了村民对民间调解的认同,村民选择调解是明智之举也是无奈的选择,这就是"乡土逻辑"。政策建议:一是对待民间调解,可以更多的宽容,尽量减少行政力量干预;二是积极引导,渐进将国家法传播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需要做也是急迫做的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在少数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做好国家司法基本上替代民间调解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司法公信力是在法治社会中树立法治权威的必备要素,也是促进提升社会管理效能的优质资源。司法公信力不足在制度架构上与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不合理有关,也在深层次上反映出对于司法理念与法律适用的调试需求。从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长远规划来看,应当在维护法制统一,保证国家法律在民族地区得到普遍适用和严格执行的基础上,重视民族习惯法在司法中的地位,在法律适用上顾及关乎民族群众心理情感,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的民族习惯。通过创新与落实司法为民理念,提升民族地区法治建设中的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在民族法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民族法制正面临向民族法治的转型。在此过程中,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在民主制度建设、立法和对执法、司法的监督等民族法治建设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具有特殊性。民族自治法律在民族地区法治政府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应予以明确。针对民族自治法律在民族地区的现状,应从法律的完善和法律的实施两方面强化其在民族地区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具有特殊性,地理环境恶劣、特色的民族治理环境、复杂的民族价值观,造就了该区域传统社会治理中"情理法"的逻辑顺序和国家社会治理"法理情"的逻辑顺序有别,情理法存在冲突。这与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有关,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盲点存在;民族干部比例失调,少数民族干部比例偏小;宗教信仰多元,宗教矛盾突出;村两委力量不均,政府公信力不够;调解机制不健全,法理情冲突时有发生。因此,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情理法要合理调适,一是法治调适:加大普法力度,增强执法力量;二是队伍调适:均衡干部比例,借助乡贤治理;三是信仰调适:引导宗教团体,共建社会和谐;四是基层调适:优化村两委,提升公信力;五是机制调适:健全调解机制,规范法理情。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情理法冲突的合理调适保障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稳定,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确立,包括司法调解在内的各种调解机制在定纷止争、促进和谐中的地位更为突出,随着法院系统对司法调解的日益重视,对调解本质及功能的准确定位成为当前司法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法哲学的角度对司法调解的本质进行理性反思,提出司法调解的本质是一种谈判民主,并从调解当事人的主体性、调解程序的形式合理性、调解价值的民权属性和调解功能的和谐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彝族民间调解制度是彝区民间纠纷的传统调解机制,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本土纠纷解决资源。在肯定彝族民间调解制度对解决纠纷起着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存在的问题。文章在分析彝族民间调解制度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彝族民间调解制度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彝族民间调解制度现代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推动彝区的法治现代化进程,更好地为彝区的繁荣稳定服务。  相似文献   

11.
民族地区民间纠纷具有农村性和民族性特点,解决这些纠纷应该有独特的思路。完善解决纠纷机制时要秉持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适当均衡的理念,具体环节包括吸收各民族“民间法”的合理部分,提高司法的纠纷解决能力,构建多元的诉讼外解决纠纷方式,正确处理各种解决纠纷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律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作为特殊群体平等地享有受教育权予以了确认和保障。但实践中广大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权的平等性存在较大缺失,有多种因素制约其受教育平等权的实现。应制订相应政策和措施,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农村少数民族妇女受教育平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以新的视角和思路分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构成要素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调整对象,首次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构成的概念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公式、图式,重新界定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概念;首次提出和解答了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和怎样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这两个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4.
法治化能够提高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水平,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提供保障。随着我国法治化速度不断加快,民族地区的 基层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由于诸多原因,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在法治化进程中还存在着法律制度不够完备、村级党组织的建 设滞后、乡镇政府与自治组织职责不清、基层治理队伍的法律素质不高以及部分群众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 民族地区的法治化水平,我国应当健全法律制度、加强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建设、明确乡镇政府与自治组织的职责、加强基层治 理的队伍建设、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显文化的一部分,其外在形式最能明显地表现一个民族的特征。新疆拥有少数民族体育项目300多种,民族文化色彩浓厚,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体育与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极重要的任务,对于推动新疆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指设立在少数民族地区辖区内的高等学校和设在其他地区的民族院校。本文仅就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产生、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与作用进行讨论,意在进一步全面认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把握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加大对新疆民族传统体育资料收集、整理、挖掘的力度,对现有项目进行分类,加大资金投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使民运会项目设立更加科学合理。将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把有代表性项目编辑成网络游戏和游戏软件,这样可以加速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和推广工作,只有将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普及工作做好,加快文字收集和挖掘工作,并做好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信息化工作。与时俱进、加速发展,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才能进入良性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吸引外资以来,跨国公司的活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强。对于民族地区吸引外资,目前尚存在诸多误区,主要是片面从数量上强调GDP,而忽视跨国公司利润的所有权问题,夸大跨国公司对民族地区的正效应,低估甚至忽视其对民族地区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应该从正、负两面考察跨国公司对民族经济的影响,客观地剖析两大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充分意识到跨国公司的进入对民族地区经济安全构成的威胁,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化社会转型及现代化法治建设进程中,少数民族地区法律秩序构建正经历着法治目标与固本理念的现实冲突。西部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契合了社会纠纷机制的多样化,诉讼机制和非诉讼机制应由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共同组成,以维护纠纷解决的生态平衡,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对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越来越充分,导致欠发达民族地区的习惯法在不同程度地复苏。习惯法的内容主要由风俗习惯构成。某些欠发达民族地区民众的风俗习惯对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一些规定有轻微不适应。当地民众钟情于乡镇司法所调解和村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这些地区的公安机关应该下放部分刑事案件的立案管辖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