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中江兆民是日本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家,《续一年有半》是其唯物主义理论的代表作,本文试就中江兆民及其《续一年有半》略作介绍和分析。一中江兆民,原名笃介,号兆民,1847年11月1日①生于日本高知县土佐藩一个下级士族的家庭。幼年在藩校学习汉学,十七岁开始学习兰学和英文。庆应元年(1865年),作为土佐藩的留学生去长崎学习。庆应8年(1867),到江户开始学习法兰西学。明治4年(1871),由于大久保利通的帮助,作为司法省的留学生去法国留学,主要学习哲  相似文献   

2.
叔本华是西方美学由古代向现代转型中一位重要的美学家,王国维则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人.正是通过王国维的努力,“从此西方的‘美学’、‘美育’等概念以及叔本华、康德、席勤、尼采等人的美学思想、文艺观点,开始为中国人所了解,所接受.”王国维早期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他于1904年发表的《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红楼梦>评论》等重要的美学论文中.由于这一时期也正是王国维沉潜于叔本华的哲学中为之陶醉并以之“为伴侣”的时代,因此,在他的美学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叔本华哲学与美学思想的鲜明印痕.  相似文献   

3.
<正> 杜国庠在《玄虚不是中国哲学的精神》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我们认为中国哲学的精神,不是‘经虚涉旷’,而是‘实事求是’。”这一见解,抓住了中国哲学的实质和核心。他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也坚持和发扬了这一优良的中国哲学的思想传统。对明清之交的哲学思想,杜国庠非常重视。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和颜元的“经世致用”和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作了高度的评价,对他们的民主主义等进步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三论庄子     
在《论庄子》(见1961年2月26日《人民日报》)这篇论文里,我说:“关锋同志的《庄子哲学批判》(见《哲学研究》1960年7—8期),已经对于庄子哲学作了深刻的批判,挖透了庄子的‘底’了”。近来又作了一些进一步的研究,我觉得关锋同志对于庄子的批判在基本方向上还是正确的,但是,庄子哲学的“底”似乎还需要再挖一下。关锋同志说:“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是这样一个三段式:‘有待’——‘无己’——‘无待’。‘有待’、‘无己’、‘无待’是庄子哲学体系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5.
刘勰不仅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文艺论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刘勰一生著述颇丰,见之史书著录者有《文心雕龙》、《文集》、《刘子》以及众多的碑文,随着近现代《文心雕龙》学的勃兴,对刘勰生平和思想的研究也越发深入和拓展。著名学者胡道静先生曾说过:“人知‘文刘’而不知‘哲学’久矣,虽有辨者,用力不足,难排众口”。  相似文献   

6.
“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9页)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改造世界又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因此哲学和政治是有密切联系的。“四人帮”反党篡权的全部阴谋活动,就是大搞政治欺骗的过程,同时又是哲学上大耍骗术的过程。他们的那个“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可以说就是哲学欺骗和政治欺骗的一种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中江兆民(1847——1901年)是近代日本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著名的自由民权运动的政治家和理论家。他在临死前,用生命写成的哲学著作《续一年有半》,对他战斗的一生作了哲学总结,把近代日本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本文试就他的战斗一生和唯物主义形神一元论思想,作一简单的介绍和分析。一、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中江兆民,原名笃介,生于明治维新前夕日本土佐藩(即高知县)一个下级武士家庭,十三岁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1871年作为司法省的留学生赴法留学,专心研究哲学、史学和文学,接受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深受欧州启蒙思想的薰陶。  相似文献   

8.
魏晋玄学的生成,有二层意思,其一指玄学一词形式的生成,这在任继愈先生的《汤(用彤)先生治学的态度与方法》一文中讲及:“汤先生于1936年在北大开始讲授魏晋玄学课。这一哲学形式与内容与以前都有显著的差异。当时我国学术界人士也都感到这一特定阶段的哲学有它的特点,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名称,有人称为‘清谈’之学,也有人称之‘思辨之学’,还有一些其他的名称。今天魏晋玄学这一名称已为多数哲学史家所采用。我记得用魏晋玄学概括这一时期哲学的特点的是汤(用彤)先生。”(载《燕园论学  相似文献   

9.
凌鹰 《社区》2011,(8):12-12
几乎读完了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所有的哲学著作,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在《三松堂学术文集》一书中的自序,其中有这样一段话,让我更深度理解了他的哲学旨意:“我经常想起《诗经》中的两句诗:‘周虽旧邦,其命惟新。’中国处在现在这个世界,有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旧邦’。  相似文献   

10.
公元七五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是杜甫一生最困苦的一年,也是他诗歌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继《三吏》、《三别》之后,杜甫又创作了独具特色的陇右诗作。诗人在饱经战乱、颠沛流离、间关秦陇之际,挥如椽巨笔,蘸满腔激情,写下了诸如《秦州杂咏二十首》、《同谷七歌》、《陇右纪行诗》等大量脍炙人口,传之不朽的陇右诗作,从而开拓了他诗歌创作的新领域,正如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指出的:“在杜甫的一生,七五九年是他最艰苦的一年,可是他这一年的创作,尤其是‘三吏’‘三别’以及陇右的一部分诗,却达到最高的成就”。可以说,没有陇右之行,就没有陇右诗作,也就没有他在成都乃至晚年在夔州等地的光辉诗篇。因而,陇右诗作是诗人前期和后期诗歌创作的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以理学信徒自我标榜,宣称“一宗宋儒”(《复颍州府夏教授书》,《曾文正公书札》卷十一)。清朝最高统治者表彰他“阐程朱之精蕴,学茂儒宗”(《御制碑文》:见《曾文正公全集》附录)。但他又同时热衷于经世致用之学。李元度说他“效法前贤澄清天下之志,讲求经世之学”(《曾文正公行状》,《天岳山馆文钞》卷十四)。对于曾国藩的理学思想今人论及较多,对其经世思想则谈得甚少。有的同志更断然否认曾国藩与经世致用之学的联系,否认他有经世思想的存在,说曾国藩“成年累月研究的是天理、人性、三纲五常、‘主静’、‘静坐’、格物致知”(董蔡时《左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于1979年有了专门研究东方哲学的刊物——《东方哲学研究》,1981年4月又分别成立了中华全国日本哲学研究会和中国东方哲学研究会筹备小组。《东方哲学研究》刊出的文章和两个学会的宗旨,说明我国学术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东方哲学的研究工作有了进展;也可以说这是一个新的起点。《东方哲学研究》1980年第2期上刊有《试论儒教在日本的传播和影响》、《幸德秋水思想研究》、《论植木枝盛和他的“尊人说”》等三篇论文。这三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份量,但也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下边,试把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写出来,求救于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3.
九月二十七日,北京哲学会举行学术报告会,我校哲学系馮友兰教授在会上作了关于孔子思想的报告,对关鋒、林聿时同志《論孔子》一文(載《哲学研究》第四期)的主耍論点提出了不同意見。馮先生肯定孔子是奴隶主貴族轉化来的地主阶級的思想代表,也可以說是向地主阶級轉化的奴隶主貴族的思想代表;他的自然观是唯心主义的,政治思想是改良主义的。从这些总的前提出发,报告着重論述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报告第一部分是“作为一种道德的‘仁’”。馮先生指出,孔子的“仁”的主要內容就是“克己复  相似文献   

14.
艾菲先生的《论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石”》(见《山西师院学报》1980年第2期),从一个较新的角度来研究鲁迅前期思想,得出了一个有新见的结论:“在鲁迅前期思想中,虽然羼留过尼采哲学,达尔文进化论等‘杂质’,但它们始终没有居于‘主导’地位,它们在鲁迅前期思想中矛盾纠结、消长起伏,渐渐地退却了,消散了,而构成  相似文献   

15.
释“悳”     
鲁迅先生在他的《名人和名言》中曾写了如下的一段话: 还有江亢虎博士,……谈到小学,说“‘德’之古字为‘悳’,从‘直’从‘心’,‘直’即直觉之意”,却真不知道悖到那里去了,他竟连那上半并不是曲直的直字这一点都不明白。这种解释,却须听太炎先生了。(鲁迅:《名人和名言》) 一九七二年底,我的一位朋友给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作注,要我帮他解决一下有关“悳”字的形义问题。他既问道于盲,我则义不容辞。曾先后给他写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  相似文献   

16.
“我们日本从古代到现在,一直没有哲学。本居宣长和平田笃胤这些人,只是发掘古代陵墓,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一种考古学家,茫茫然不懂得宇宙和人生的道理;伊藤仁斋和获生祖部这些人,有时也就经书的注解,提出了新的意见,而归根结底只能算是经学家;佛教僧侣方面,固然不是没有人发挥创造性,完成了开山成佛的成果,然而这终究是属于宗教家的范围,而不是纯粹的哲学。”(中江兆民:《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第15页)这是日本哲学思想发展中的“拿来主义”价值观念和价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辱骂与恐吓决不是战斗》一文中认为:拿别人的姓氏籍贯来开玩笑,这是无聊的攻击。因为姓氏籍贯是“从上代传下来的,不能由他自主”。与此同时,鲁迅还认为:“一个作者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譬如‘铁血’,‘病鹃’之类,固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国内改革和社会转型使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出现诸多伦理困惑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和探寻毛泽东早期的思想轨迹和伦理探索,无疑对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李文斌教授所著的《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正如他在该书的“前言”中所说的“研究毛泽东早期伦理思想发展和转变的过程,或许可以给当代大学生的‘三观’、‘三德’‘三个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提供某些有益的启示。”其实,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词,具有启示意义的不是“或许”,也…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去年二期上刊载了徐忠宪同志的文章:《<春蚕>构思特色浅探》,作者认为,“《春蚕》的故事素材主要来自作者熟悉的‘丫姑爷’的经历:我们家有一位常来的‘丫姑老爷’,……他是一个向来小康的自耕农,有六七亩稻田和廿担的‘叶’。他的祖父手里,据说还要‘好’;账簿有一叠。然而,近年来也拖了债了。可不算多,大大小小百十来块罢?他希望在今年的‘头蚕’里可以还清这百十来块的债。  相似文献   

20.
“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89页)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而改造世界又集中表现为政治斗争,因此哲学和政治是有密切联系的。“四人帮”反党篡权的全部阴谋活动,就是大搞政治欺骗的过程,同时又是哲学上大耍骗术的过程。他们的那个“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革命政治纲领,可以说就是哲学欺骗和政治欺骗的一种混合物。一所谓“老干部是‘民主派’”,是建立在玩弄概念、以偏概全的诡辩基础上的虚妄断语,是对老干部的政治历史面貌的歪曲和污蔑。民主派这个概念,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大致说来,在近现代史上,这个概念是泛指反封建、反反动专制独裁以及反民族压迫的政治力量。其中有明显的质的区分,即阶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