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6,(9):64-69
基于2006—2013年河南省分地区面板数据,构建超效率SBM-DEA模型计算工业能源效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河南省FDI并不能提高工业能源效率,R&D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投入结构也存在问题。政府要加强与R&D比重高、技术发达的地区之间的商业贸易;提高外资利用水平,引导外资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流动;加大研发投入,促进能源效率的提升;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在第二产业内部进行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2.
能源效率的状况及不同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整理计算了长江流域七省二市1997-2007年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各省市能源效率的状况和特点,发现长江流域能源效率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和东高西低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利用面板数据计量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源价格、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效串的重要因素,其中,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3.
运用能源强度、离散系数、莫兰指数综合测度1999-2013年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空间差异及发展趋势,并建立面板托宾模型探索工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省际工业能源效率从下游至上游存在梯度差异,空间差异由趋异向趋同转变,省际工业能源效率呈现空间集聚特征;长江经济带工业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工业比重、政府影响力(财政支出比重)、电力消费比例、研发投入力度呈正相关,与能源消费比例、煤炭消费比例呈负相关,与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不明确.提高工业能源效率,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应提高研发投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游地区要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中游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受能源消费比例影响明显,提升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生态效率是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运用1990~2011年西部11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以劳动、资本和能源为投入要素,GDP和碳排放分别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的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对西部地区的生态效率进行了测度评价,进而通过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对生态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5-2012年中国30个省级地区建筑业相关面板数据进行的建筑业能源效率测度研究表明:北京、黑龙江和浙江历年建筑业能源效率均为1,其建筑业发展水平较高并且较稳定;天津、上海和江苏等的建筑业能源效率历年均值也较高,其余地区建筑业能源效率值较低,其中宁夏为0.5071,其建筑业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这表明全国省级地区建筑业发展仍然很不均衡,地区间差异仍然明显。据此通过聚类分析将30个省级地区按照建筑业能源效率分为高低不同的四个区域。政府应积极引导各省加大对能源效率较低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能源效率较高但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了22个新兴市场国家国家1996-200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市场自由化和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诸如经济规模、储蓄变比、贸易依存等变量后,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对新兴市场国家能源效率的提高起着显著的作用,而市场自由化则制约着这些国家能源效率的提高.在1996-2002年样本中,技术进步仍然促进能源效率提高,经济体制转型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并不显著,市场自由化也制约着能源效率的提高.在2003-2009年的样本中,除了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提高了新兴市场国家国家能源效率外,市场自由化对能源效率的贡献显著为正.无论是石油出口国还是进口国,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都促进了其能源效率的提高,市场自由化制约着能源效率的提高,不过,技术进步和经济体制转型对石油净出口国的贡献更大,市场自由化对石油净进口国的制约更大.  相似文献   

7.
从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效率测度研究的角度,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的CCR模型分别计算物流业与制造业综合效率值,对二者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得到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效率测度值。文章选取青海省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得到青海省1998年至2012年物流业和制造业相关指标的面板数据基础上,对两业联动发展的效率进行测度研究,探寻提升青海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由之路,提升全要素能源效率是实现工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关键之举和当务之急。基于中国30个省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考察数字化对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揭示数字化影响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化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关系;数字化通过优化要素配置、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提升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而数字化引致的能源回弹效应则降低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产业化应用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具有显著的“U”型关系,同时仅有东部地区数字化水平与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呈显著的“U”型关系。为此,应从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和能源数字化转型、加快低碳技术研发等方面提升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整体的能源消费水平是国内各地区能源消费水平的总和,国内各地区能源消费的情况依赖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基于198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我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对我国整体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继续深化与完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差异.建立能源主管机构、调整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是促进区域之间的能源合作、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2005~2013年福建省的能源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福建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福建省整体能源效率值偏低,经济发达、产业结构完善地区能源效率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总体上,福建省能源效率的分布呈现出由沿海到山区逐级降低的阶梯式特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在不同学科中的不同涵义和诠释反映了其具有多层面性的特征。论文运用1996-2011年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的三个层面对区域能源强度的影响和作用。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产业城镇化、地域城镇化对我国能源强度具有不同影响,对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技术进步作为控制变量之一,则对我国整体及四大区域能源强度降低均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中部六省能源消耗差异及能源强度演变基础上,运用2005~2013年面板数据建立能源强度影响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进程和技术进步对中部六省降低能源强度起积极的作用.而工业化水平、经济外向型程度则对能源强度降低产生阻碍作用.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中部地区应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出口产业结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合理安排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走集约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郑士源 《兰州学刊》2014,(6):125-130
以我国16个上市的港口企业1998-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距离函数法对我国港口的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港口的管理权限下放对促进港口的技术效率和生产率有积极作用;海港的技术效率优于内河港口;集装箱码头的技术效率较散杂货码头高;港口的规模与技术效率无明确的关系,但规模过大对其生产率的增长不利;我国港口的固定资产投资偏高,而用于提高营运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投入不足。  相似文献   

14.
能耗强度目标作为政府目标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抓手。文章基于2006—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函数系数部分线性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能耗强度目标对节能降耗的影响效果与作用特征。结果表明,能耗强度目标对能源强度具有非线性影响,节能降耗效应随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异质性。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能耗强度目标不利于节能降耗;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能耗强度目标的节能降耗作用消失,环境保护目标可以作为接力政策降低能源强度和严格能效约束;只有当经济处于中等水平区间时,地方政府的能耗强度目标才会起到节能降耗的作用。特别是,人均GDP处于10.7万—16万元时,环境保护目标和能耗强度目标会同时发挥作用,推动节能减排。因而,为切实推动节能降耗工作,要灵活科学设定能耗强度目标,因地制宜完善能耗强度目标管理。  相似文献   

15.
在作用机制部分,从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产出(供给)、需求与消费、国际贸易五条路径深入分析技术进步偏向如何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命题假说.利用1998-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标准化系统方程运用非线性似不相关回归(NLSUR),发现我国各地区基本属于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且劳动技术效率高于资本技术效率.然后通过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劳动增加、劳动技术效率和资本技术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高级化.资本深化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要引导资本向中西部流动,加大技术研发,提高技能劳动水平,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能源环境问题是一经济体能源效率高低的尺度,运用基于定向技术距离函数的投入产出导向型DEA方法,在模型中加入污染排放指标并设定非意愿投入变量,测度了中国29个地区1999-2008年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并作相应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低于全要素技术效率,考虑环境因素的全要素能源技术效率高于不考虑环境因素的;考虑环境因素的中国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节能减排的重点应该放在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低的中、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2003-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在利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GS-SBM模型对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收敛模型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的区域差异及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七大城市群整体绿色经济效率的相对差异呈现扩大趋势,群间差异是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表现出显著的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特征,但不同城市群收敛的影响因素和速度有所差异。未来一段时期,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先导,逐步缩小城市群内部效率,推动黄河流域城市群绿色经济效率协同提升。  相似文献   

18.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步入后金融危机时期,传统粗放式的能源消费方式已经对福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文章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福建省能源效率,并采用收敛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揭示福建省能源效率的演化特征,以期为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合理的科学依据,为福建省"十二五"时期节能减排工作找到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王倩  黄蕊 《江汉论坛》2012,(5):49-53
运用产出导向BCC模型测算出的国有银行静态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跨期变动表明,产权改革前后国有银行的效率都低于非国有银行,但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高于非国有银行,这使两者的效率值趋同。基于1998-2010年国有银行的面板数据,建立混合回归模型对国有银行效率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进一步证实代表产权变动的治理结构动态变量与股权结构变量对国有银行效率无显著影响,而资产规模是影响国有银行效率的决定因素,金融危机非但不是国有银行提升效率的机会,反而产生了负面作用。因此,应改变国家干预国有银行的程度和方式,进一步深化国有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在改善资产结构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  相似文献   

20.
《江西社会科学》2018,(4):70-81
基于1997-2014年我国31省市区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SYS-GMM估计法考察金融、互联网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都具有正效应,且对后者效应更为明显;金融发展规模、效率和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影响差异较大,尤以金融结构对高级化作用最为突出;互联网发展与金融规模交互项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马太效应",但抑制高级化,而与金融结构的交互项结论则恰恰相反。通过检验发现,2007年为结构性断点并分析其阶段性转变,结果显示2007年以后各变量影响系数发生巨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