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根据国家语委语料库中的语料,对语气副词"究竟"和动词的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发现语气副词"究竟"除了不能和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相搭配外和动词的其他小类都可以搭配,而在动词的小类中与判断动词"是"和能愿动词以及存现动词"有"的搭配又比较常见。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的动词重叠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VV"、"V—V"和"V着V着"。本文在前辈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性质属性、动词的选择、语法意义、语用功能四个方面分别对"VV"、"V—V"和"V着V着"三种重叠形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动词后结果补语"上""下"具有丰富而抽象的表意功能,这一对反义词在与动词结合组成动结式"V上""V下"时,呈现出了许多不对应的现象。本文主要分析相同动词与结果补语"上/下"组合成的动结式"V上""V下"中,"上""下"语义不对应情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语义和语法相互关联,在对语义、语法的交叉研究中产生了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两个术语,它们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语言学理论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术语,从语义配价和语义角色的产生、联系、区别入手,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厘清这两个概念,以期对语义学和句法学有更深入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来"在吉首方言中的用法很特别,前面往往接动词、名词、形容词,句尾经常与助词"了"搭配,其中结构助词"了"在句中既有完句的作用,又使句子有了表示将来的意思。"来"与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时,语境情况不一样,表达的意思和时间状态也不一样。在吉首方言中"来"常常后置,表示将来时,往往后面与结构助词"了"搭配。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汉语中,动补式合成词也叫述补式合成词,它是由一个动词性成分加上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来作补语的合成词,体现的形式为"动词+动词"或"动词+形容词"。处于后面位置的动词和形容词是作为一种补充关系出现的,用以说明前面动词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等。本文浅析了动补式合成词教学。  相似文献   

7.
在中级层次留学生汉语课堂教学中,综合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知识储备及汉语水平的提升,对中级语法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发展汉语中级综合I》第3课《我和父亲的"战争"》中动词的讲与练为研究对象,总结以动词为中心在语境中学习动词与其他成分搭配的方法,以期对中级汉语语法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8.
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指出该结构中动量词与名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V+数词(一)+动量词+N"结构中,数量补语与名词宾语之间的位置变换关系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动词+味"为例,探讨了日语定语结构"动词+感觉名词"的语义特征和语法特征。语义特征方面,可以从物理和心理角度对感觉名词进行划分,把动词性定语分为"附加特征型""心理状态型""味觉感受型""具体事象型""内在性质型"。语法特征方面,将定语分为"时态性定语"和"非时态性定语",定语内的动词采用ル形还是タ形,是否具有时态性与其语义特征密切相关。此外,本文对于"动词+味"定语结构的结构分类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日语中"名词+る"结构的五段动词大量出现,这种名词动词化现象在外来词、汉字词和日语固有词中都有分布,既有他动词,也有自动词。掌握这种结构的动词,对于提高日语口语水平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复合动词"~きる"为研究对象,探讨复合动词"~きる"的多义性及各词义之间的联系。希望能对日语学习者多义词的掌握有启发。  相似文献   

12.
虚拟语气作为英语三大语气之一,历来是语法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强制性虚拟语气作为虚拟语气的一个分支,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掌握中国英语学习者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情况,基于语料库,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强制性虚拟语气触发动词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探索了强制性虚拟语气结构触发动词的分布情况、句法特征以及这种结构的语用功能。研究结果发现:触发性动词在使用频率上呈现显著性的差异;其所使用的时态具有明显的差异;触发性动词引导的that从句中,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should+动词原形的形式,而非单纯的动词原形形式。总体来说,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强制性虚拟语气的使用较少,且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陈苹 《职业》2012,(21):96-97
非谓语动词作为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历来都是中职学生最头疼的知识点之一。由于在汉语语法里不存在"非谓语"的概念,而在英语语法里,非谓语动词的应用却又非常广泛,因此这一语法差异在很多方面给学生造成学习障碍。针对中职学生对非谓语动词比较茫然的现状,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教学实践的总结和研究,对非谓语动词的用法进行了提炼,重点对非谓语动词的语法功能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任务教学法,帮助中职学生攻克非谓语动词难关。  相似文献   

14.
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能愿动词是一大难点,也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所以留学生学习汉语经常出现能愿动词的偏误,本文对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经常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归纳,对留学生汉语能愿动词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常见的几类偏误现象有能愿动词的遗漏、误加、误代、位置不当、否定形式位置错误、重叠这几大类,希望通过本文总结和归纳,使留学生对能愿动词的使用有更好的习得效果,减少和避免这几类偏误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构式语法由Goldberg(1995)在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背景下提出。Goldberg认为构式的定义为,"C是构式,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的对应体,而无论是形式或意义的某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的组成部分或先前已有的其它构式推知"。Goldberg(1995)论述了双宾结构,认为其典型构式义为"有意的给予性转移"。基本构式形式为S+V+N1+N2(S为施事即动作发出者,N1为与事即事件参与者,N2为受事即被转移物)(张伯江1999).构式语法强调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双宾结构是英汉语所共有,基本形式大体相同。但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其转移方式、涉及动词、配价及领属关系等方面都有异同。双宾结构是生成语法一直在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一直是不少国内外语言学者非常感兴趣的课题,有较大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将英汉双宾语结构与构式语法相结合,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双宾构式的研究;本次研究将英汉双宾构式异同与语法教学相结合,有利于为语法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推动语言教学的发展。本文第一节为双宾构式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节为研究方法介绍,第三节为结果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黑"的字体演变入手,涉及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谈到"黑"的本义为黑色,进而引申至其他意义。其他意义则从名词、形容词、动词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联系至现代词汇中关于"黑"的新用法,主要从网络新词语入手,探讨"黑"的整体语义变化。探究"黑"作为偏旁部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think"这一内隐动词为例,基于典型事件模型,对"S+think+宾语从句"结构的附加疑问中的疑问句部分进行了认知解读。最终实现了"S+内隐动词+宾语从句"结构的附加疑问的认知解读。  相似文献   

18.
"V着也是V着"是6字格的类固定短语,表示持续性动作行为的单音节动词才可以进入这个结构。该格式中的两个"着"意义也并不相同,第一个"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第二个"着"则表示前动词所发出动作状态的一种持续。同时该格式也存在一定的变式,比如"V着也是V着""V着也是+adv.+V着"等。此外动词"V"也可替换成形容词"A",即"A着也是A着",当然无论是动词进入该格式还是形容词进入该格式,都不影响该格式的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语中动词或动词短句作定语时,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变换不同的形态「る形」、「た形」、「ている形」、「ていた形」。由于多种形态的变化,日语学习者在使用中频繁出现误用的句子。本文借用这些句子分别对各种形态作定语的应用进行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20.
"吃"是人们重要的生存方式。汉语中"吃+名词"结构译成俄语时,若是动词所接名词不同,译法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对"吃+名词"结构的俄译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