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深大学人     
蔡强,1958年3月生,辽宁沈阳人。198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2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研修室内设计并攻读硕士学位。曾任教于沈阳建筑大学建筑系(原沈阳建  相似文献   

2.
物欲是人的普遍本性,是人创造一切的基本动力.所以,物欲的存在是天然合理的.但如果把物欲绝对化,成为一种物欲症,就会肆无忌惮地实施物欲型犯罪.物欲型犯罪是为谋求物质欲望满足而实施的侵犯他人或公共财物的犯罪,它包括经济犯罪和财产犯罪两种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物欲型犯罪一直保持高发态势,这与物欲症泛滥和社会上大量消极因素存在是密不可分的,这些消极因素,主要包括拜金主义泛滥、病态高消费、贫富差距过大和犯罪机会大量存在等.  相似文献   

3.
一、现状绍兴县一九八五年一至七月,被捕案犯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而青少年犯罪却略有所增,比去年同期增长6.1%。越城区以蕺山街道为例,蕺山街道现有居民31780人,1980年至1984年犯罪人数410人,占总人数的1.3%。其中青少年罪犯230人,占犯罪人数的56%。在犯罪青少年中,男性占94%,  相似文献   

4.
陕西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是:经济类犯罪占绝大多数;团伙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主体职级有向上扩散趋势;处级以上干部的职务犯罪以贪污受贿居多;基建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频发区。高校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是放松世界观改造和侥幸心理;客观原因是权力过于集中、制度不健全或滞后、缺乏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预防对策是:以德治权,使用权人不愿犯罪;以规治权,使用权人不易犯罪;以权治权,使用权人不能犯罪;以法治权,使用权人不敢犯罪。  相似文献   

5.
<正> 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正确理解犯罪的概念,科学地揭示犯罪的特征,对学好刑法学,较好地运用刑法这个尖锐武器与犯罪做斗争,保护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有关犯罪的基本原理,根据我国刑事立法精神,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979年7月6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80年1月1日起实行  相似文献   

6.
立足于犯罪人与正常人的“同一性”,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大多数情况下,行为人作为理性人所实施的犯罪应该看作一种理性行为,行为人基于效益、机会成本、边际量和风险承担的考虑来决定是否实施犯罪以及是否继续实施犯罪。研究犯罪就是为了预防犯罪,运用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犯罪心理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犯罪。  相似文献   

7.
我国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增加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别规定”一节,明确将一个自然人或者一个法人可以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但并不影响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犯罪仍然属于公司犯罪,也即属于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单位犯罪。  相似文献   

8.
理论及司法实务界对"未成年人犯罪不适用累犯"应如何认定仍存在争议。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背景下,应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不构成累犯"作缩小解释,同时应在刑事责任年龄外根据不同的犯罪类型对未成年人是否适用累犯作进一步区分,以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9.
性欲是人的自然本性,性解放是人性的堕落。应该引起关注的性欲型犯罪主要有重婚犯罪、卖淫嫖娼犯罪、性虐待犯罪、性骚扰犯罪等。性欲型犯罪之所以多发与人性的性欲求和性解放思潮泛滥是密切相联系的。性欲求的存在及其强化是性欲型犯罪多发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二者在刑事案件中对案件的定罪及量刑均有一定的影响。犯罪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犯罪想要达到的效果,是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犯罪动机在人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过程中形成,针对的是为什么犯罪的问题。相对于犯罪目的而言,犯罪动机更能反映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对于案件的定性更为重要。针对文中提出的案例,...  相似文献   

11.
人性是一切人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具有动物性和文化性的两重性。从人起源于动物来看,人性起初充满着动物性,没有文化性,所以,人性是本恶的。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应当采取措施加以防治的行为。犯罪人既有人的一般属性,又有反社会性的特殊属性。犯罪作为人本身的一种行为,必然与人性是相互影响的。人性之需要、人性之趋乐避苦、人性之个性等,都是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当然,犯罪亦影响人性,具体表现在犯罪摧残人性,刑罚要求关照人性。  相似文献   

12.
学界通说认为采集、供应血液事故罪属于纯正的单位犯罪,该罪主体只能是单位,危害结果不包括致人死亡。本文认为这会导致实践中对这类单位中的工作人员在采集、供应血液过程中纯粹个人性质的犯罪和致人死亡的犯罪无法准确公平地定罪量刑。本文力图通过对因该罪限定为纯正单位犯罪及危害结果规定为"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而产生的司法矛盾的分析,论证本罪主体不仅是单位,还应包括在该单位中从业的个人;本罪还应将致他人死亡的危害结果涵括入内并规定相应刑罚。  相似文献   

13.
权力错位公仆成囚重庆市110余名县级以上干部犯罪要案剖析●易知深思“钱钱钱,权相连。”此语道出了一些“公仆”犯罪的真正原因。重庆市检察机关从1995年1月至1997年2月立案侦办了县处级以上干部犯罪要案116人。其中,厅级干部6人,受贿80人、贪污1...  相似文献   

14.
关于犯罪客体要件内涵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理论界就犯罪客体的构成要件地位争鸣已久。犯罪构成的基本功能就是为法官认定犯罪提供一种理论和法律模型。它不但要能区分罪与非罪,还必须区分此罪与彼罪,必须揭示具体犯罪的特殊本质。由于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隐蔽的方面,它不能自己展现自己,必须通过现象来体现。这就决定了犯罪构成只能是现象形态的东西,它的各个要件也必须是客观的,能直接被人把握的行为特征。因此,能成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只能是能从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揭示不同犯罪行为特殊本质的事实特征。犯罪客体要件是从犯罪行为的社会属性角度揭示具体犯罪特殊本质的事实特征——刑法所保护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5.
确认犯罪法人的诉讼主体地位是程序公正性、保障程序科学性、刑事立法协调性的需要 ,分析国外较有特点的立法例 ,提出我国应当实行诉讼主体与犯罪主体一体化 ,即确立由犯罪时法人的法定代表人代表法人参与诉讼的制度 ,并从实体法和程序法角度论证其合理性。同时还对法人的子公司、分公司或其他分支机构犯罪 ,设立中的法人犯罪 ,法人犯罪后法人终止等实践中一些特殊情况下 ,犯罪法人的参与诉讼方式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犯罪论体系研究,是一种脱离犯罪论体系与刑法学其他重要范畴的关系而进行的孤立研究。犯罪论体系研究应是在照应其与刑法典的关系中进行。犯罪论体系是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论整合,刑法典相关内容是犯罪论体系的实践素材。犯罪论体系并非完全被动地决定于刑法典,而是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刑法典,且能够集中体现刑法典的基本立场。犯罪论体系是一个将实体性与方法性、实践性与理论性融为一体的犯罪成立体系。犯罪论体系的建构不能无视刑法典的存在及其内容。照应其与刑法典的关系使得犯罪论体系研究也是一种关系型研究。在这种关系型研究中,刑法典构成了犯罪论体系的根基。  相似文献   

17.
当代海盗犯罪呈现出与以往海盗犯罪不同的特点,因而仅适用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对海盗罪的相关规定来对海盗罪进行打击会显得力不从心,结合当代海盗犯罪的特点,比较借鉴相关国家关于海盗罪的规定,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海盗罪行为对象的拓宽。由于现代海盗罪作案方式的特殊性,为了有效地惩治海盗犯罪,可适当参照英国1700年补充法令的规定,"同船谋反以及对船长采取拘禁行为或限制自由以阻止船长对海盗行为的抵抗都可视为海盗行为",将海盗罪行为对象予以拓宽,不再局限于另一船舶或飞机,或另一船舶或飞机上的人或物,而拓宽至任何船舶或飞机。二是海盗罪行为领域的延伸。由于目前海盗犯罪不仅仅发生在公海领域,海盗犯罪亦正呈向领海发展的趋势,因此如果一味地遵循《公约》所规定的只惩罚发生在公海或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范围的行为,就会使相应的海盗犯罪无法受到惩罚,故为有效地打击相应犯罪,应取消对海盗犯罪行为领域的过度限定。随着当前海盗犯罪的日益猖獗,海盗作案手段的更加凶残,只有将海盗犯罪进行作案特点的归纳、立法上的重新审视以及立法完善措施的思考,才能顺应当前制止海盗犯罪的国际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单位犯罪逐渐进入了我国刑法研究领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单位犯罪主体的研究也越来越多。20年过去了,随着新《公司法》的出台,尤其是其中对一人公司的新规定,又引起了新的一轮对单位犯罪主体范围的讨论,本文将从我国刑法第三十条有关单位犯罪主体的规定从发,以构成单位犯罪主体所需满足的基本条件为中心,结合国外有关法人犯罪主体范围的规定,得出我国刑法中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因此,本文的重点将是在我国构成单位犯罪主体所需满足的基本条件有哪些,以及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现状,符合这些基本条件的主体有哪些。  相似文献   

19.
犯罪对象的概念,是刑法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其对于犯罪行为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犯罪对象的普遍观点认为,犯罪对象应具有合法性。这一结论的依据是,因为只有具有合法性的人或物,才应受到刑法的保护,而非法的人或物,由于其"非法",理所当然不应受到刑法的保护,所以不能成为犯罪对象。这种观点表面看起来似是合理,但无论从犯罪对象的定义,还是对犯罪对象的研究意义上看,都是值得商榷的。而合理定义犯罪对象,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区别界定,对于犯罪对象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的禁毒形势依然严峻,治理毒品犯罪仍然任重而道远。而开展毒品犯罪人社区矫正研究,发挥社区在治理毒品犯罪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实现毒品犯罪社会综合治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社区矫正理论精细化的重要途径。在研究毒品犯罪人的个体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武汉会议纪要》,吸收群众组织参与矫正,构建以戒促矫的矫正模式,对毒品犯罪人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和毒品犯罪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