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学者著录和各家论文、论著研究情况,知目前能看到的《红楼梦》程乙本版本多达26种,并以收藏地和收藏人为其命名。迄今为止,学界对程乙本版本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正程乙本""混装程乙本""程本版次"及程乙本对程甲本的修订过程、方式、结果等问题上,研究成果卓著,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后四十回不是高鹗续写。高鹗续书的证据似是而非;高鹗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续写二十多万字的后四十回;从程甲本和程乙本的异文中,特别是根据程甲本正确,程乙本改错的事实,可以充分证明高鹗没有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馆藏之富、版式之多,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代科学文化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但在使用古籍时,鉴别其版本、辨明其真伪、区分其时代价值,颇为重要。东北师大图书馆馆藏“善本”中的《修业堂初集肄雅诗钞》(以下简称《诗钞》),清翟廷珍著,诗六卷、文集八卷、杂集二卷,全函四册。是国内现存少见的泥活字本。根据什么鉴定它是泥活字本?翟氏为何再现泥活字?清泥活字本有何价值?这是本文所要论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 《红楼梦》的第一个印本,是程伟元乾隆五十六年辛亥(1791)萃文书屋木活字本一百二十卷。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程伟元因为“初印时不及细校,间有纰缪,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红楼梦引言》),出了第二个萃文书屋木活字本。《红楼梦》的印本,因是程伟元所主持的,人称“程本”,为了便于区别,又把辛亥本称为“程甲本”,壬子本称为“程乙本”。一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红楼梦》坊刻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关于《红楼梦》的版本,人们也一致相信程伟元《红楼梦序》中的话:第一,“《红楼梦》小说本名《石头记》”;第二,此书开始的以抄本流传,“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数十金”;第三,此书“原目一百廿卷,今所传祗八十卷,殊非全本”;第四,程伟元数年以来,“竭力搜罗”后四十卷,先是积有廿余卷,又“偶于鼓担上得十余卷”,“乃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复  相似文献   

5.
新近发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活字本一册(第八卷),可以纠正笔者此前关于流传韩国的<三国志演义>版本是周曰校甲本的见解,亦有助于对现藏于鲜文大学中韩翻译文献研究所的朝鲜刻本年代的认定.<朝鲜王朝实录>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所指应是朝鲜活字本,不是翻刻本,其所使用的是从1516年开始到壬辰(1592)抗倭战争之前一直使用的铜活字(丙子字),其原本在中国刊行后,于1560年初中期在朝鲜被重新印出,它是韩国现存<三国志演义>刊本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部.另外,从版式、纸张来看,丁卯年耽罗刊记的朝鲜翻刻周曰校本<三国志传通俗演义>并非翻刻于隆庆元年(1567,丁卯),而是60年后的天启七年(1627,丁卯).朝鲜活字本是以周曰校甲本为底本,参照了嘉靖壬午本,并进一步校勘的版本.  相似文献   

6.
一、前八十回中有关宝钗回目的辨正《红楼梦》一书的前八十回,开始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的,因而出现了大量不同的抄本。仅乾隆中叶以后出现并带有脂批或其他人批评的《石头记》抄本,流传到现在的不下十一种。乾隆五十六年和五十七年,由程伟元、高鹗分别用活字排印出版了一百二十回本的《红楼梦》,即程甲本和程乙本。各种版本以及两大系统之间,不仅在正文中有许多不同,而且在回目的取法上也有很大差异。因此,要分析有关薛宝钗的回目,必须先从不同版本的回目入手,通过分析比较,梳理出一个比较贴近曹雪芹原意的回目来。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故事在不同版本中出现的语言、内容以及书写习惯等异文,为我们了解蒙府本和戚序本、甲辰本和程甲本、程甲本和程乙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比较重要的信息。由词语简化、内容润色及特殊的书写习惯可见戚序本对蒙府本的承继,从字词和内容的修改中可见戚序本对蒙府本的改造特征;甲辰本与程甲本在数量词的运用及香菱学诗情状的描述方面极为相似,而程甲本较甲辰本更为注重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精炼;程乙本对程甲本的改造更侧重于口语化、大众化的方面。诸版本的修改有得有失,应辩证地看待。  相似文献   

8.
文章将《乾隆抄本》与程甲本、程乙本的文字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三种版本各 异的情况及规律,指出不同的原因是程高在校对时没按原稿逐字校核,这样 就增加了改动的随意性。从而否定了范宁等人认为程高本是改稿本,而不是 定稿本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在宋元时代的发展与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活字印刷术是“现代文明之母”,它的发明者是中国宋代的毕Sheng,与之同时代的科学家沈括在这项发明的记录和传播方面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早在宋元时期,我们的先人就利用泥、木、铜、锡等对活字印刷进行了多方探索和实验。文章运用了大量文献论证我国宋代已出现金属活字。近年来西夏和回鹘活字印刷品及活字实物的发现,不仅将木活字产生时间提前到宋代,扩大了中国早期活字印刷术使用的范围,而且还理清了活字印刷术西传的路线和时间。朝鲜金属活字的发展是在进入李朝以后,相当于我国明代初年。  相似文献   

10.
武英殿聚珍版书的出版,是清代官方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工程,当时曾引起朝野震动。无论其所印书的资料价值,还是活字印刷本身的意义,影响都是深远的。本文论述了清代武英殿聚珍版印书的来历、刊刻情况、版刻特点及相关问题,并从版本鉴定角度提出了考证武英殿木活字印书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程甲本、程乙本与脂评抄本的优劣问题在红学界向有讨论,并在讨论中不断引用程伟元、高鹗二人的序文和《引言》的同时,对程高二人的生平、才艺及他们搜集整理《红楼梦》的过程也开始予以关注。据现今已发现的关于程伟元的诗文、交游资料,对他的籍贯与家世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红学研究有所补遗。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杨继振藏本与程本的先后问题备受关注。从“金陵”、“南边”和“南方”等词语的检索入手,比对后发现,杨本提及南方之事的次数比程本少,程本有明显的强调南方信息的倾向。如第九十七回宝钗的婚礼描写中,“要拜堂时冷冷清清的使不得”说明杨藏本从底文到改文,都优于程本;程乙本的“要拜堂的”和“使不的”,显示杨藏本并非源自删节。第一百十九回,杨本底文是“皇上传旨询问两个姓贾的是否贾妃一族”,句子顺畅;而程本在“两个姓贾的”后面多出“是金陵人氏”五字,以繁琐的句式来突出“金陵”。杨藏本底文的文字简洁自然,自成体系,与程甲本、程乙本相比,不乏独立性和逻辑性。没有像程本那样强调“南方”信息,说明杨藏本后四十回依然处于尚未成熟的过录本阶段。  相似文献   

13.
清代洞庭湖等水域频繁出现河盗猖獗现象,清政府亦多有治理河盗的制度,但治理效果有时显著,有时则不仅无效而且有害,显示制度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制度本身往往亦多互相冲突之处,均抑制了治理效果。实际表现为应对突发性盗案的高效严密与日常防御的疏漏百出;地方治效与否取决于官吏的个人能力和品质;弭盗举措经常是兴一政则生一弊;在弭盗上存在地域协调、文武协作难题等。  相似文献   

14.
大理国佛教崇拜的社会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理国时期是云南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佛教自南诏时期传入云南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逐渐成为国教。大理国建立以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民族风俗等方面都打上了佛教的烙印,出现了佛教崇拜的社会化现象。具体表现在释、道、儒兼容并包的大理国佛教特色;官为僧、僧为官的大理国政治;专院为学校,僧侣为教师的大理国教育;积染佛教礼仪较深的大理国民俗;亦僧亦俗的阿吒力僧人。研究大理国的佛教问题,对研究大理国史和白族社会发展史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明代皇帝的群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明代皇帝作为一个整体,有其鲜明的群体特征:第一,政治低能,荒政怠政现象突出;第二,个性鲜明,集中在叛逆精神、多元化自我诉求和性格极端化三个方面;第三,平民化色彩浓。他们这些特征既有自身因素,亦与当时社会环境、历史背景有密切关系,是个体选择与时势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从《红楼梦》春草堂藏本的抄写款式等外部特征出发,发现春草堂藏抄本特征契合于嘉庆十六年东观阁本,并通过考辨两者之间存在三十几例"异文"完全重合的事实,论证春草堂藏抄本当系东观阁本刻本一系;廓清春草堂藏本并非源于某一种脂本,也不属于程甲、乙本。同时,通过异文比勘发现庚辰等脂本并非近于程高本,而是更近于东观阁本。即东观阁本系列与脂本有着更亲缘的嬗递关系。否证了所谓春草堂藏本"这个本子的底本也有可能是程甲、乙本和脂本系统之外的本子,很有可能是一个在程甲本、程乙本之前就出现的一百二十回抄本"之观点。  相似文献   

17.
贵州农村土地承包期政策,即“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政策,是贵州的一项极具特色的地方立法。该政策对贵州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曾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从法律价值层面分析,该政策不利于其价值目标的实现;从法律效力层面分析,该政策与现行法律相悖;从社会实证层面分析,该政策亦无法正确反映农村村民的需求,实须改进。  相似文献   

18.
造活字印书法属于整个世界 ,属于整个人类。造活字印书法的发明 ,影响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造活字印书法》带来无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它解放了生产力 ,繁荣了图书市肆 ,降低了图书成本 ,特别是在保存古代文化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俄语中有相当一部分名同具有不同的复数形式.如的复数第一格形式有和两种;复数第一格形式可以是和。这些名词不同的复数形式,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迥异;有的词义虽然相同,但修辞色彩略有差异.这些名词为什么会具有不同的复数形式,用现代俄语的知识是无法进行解析的,该语言现象历来被视为现代俄语中的侍殊现象或不规则现象.笔者认为,对该语言现象的形成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俄语学习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意义极大.笔者拟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对该语言现象形成的根源进行初步探讨.一、…  相似文献   

20.
Jespersen在其经典之作Philosophy ofGrammar里提到汉语语言学家对动词的另一个称谓,并将其英译为“the living word”。从术语翻译的三大标准来看,并结合对Jespersen相关著作的研读,邓文韬等将此英文表达还原成“活字”显然比“有活力的词”更恰当。但邓文韬将此“活字”与“诗之眼”等同起来却又有失偏颇。通过对“活字”的由来和意义详尽的梳理,可知这个语法术语与诗眼有本质区别,“活字”才是“the living word”的准确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