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法家代表。当时奴隶制已经土崩瓦解,新兴的地主阶级政权和封建的生产关系在各个诸侯国相继建立。但是,反动的奴隶主阶级并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还时刻伺机复辟。他们大肆宣扬孔孟之道,大造复辟舆论,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十分激烈。韩非纵观了“往者得失之变”,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在变革实践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猛烈地批判了孔孟之道,集先秦法家之大成,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提供了一条完整  相似文献   

2.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家和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儒家,围绕实行“法治”还是“礼治”,即建立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还是维护和复辟奴隶主阶级专政,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大搏斗。生活在战国末期的韩非,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适应着历史发展的要求,以同儒家的“礼治”和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不可调和的斗争精神,“观往者得失之变”,总结了前辈法家的法治主张和法治实践,创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法治理论体系,奠定了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理论基础。他的《定法》和《难势》,在总结前期法家的法  相似文献   

3.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孤愤》是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讨伐没落奴隶主贵族及其钻进封建政权内部的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的一篇战斗檄文。在《孤愤》这篇不到两千字的文章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中心思想,这就是:新兴地主阶级巩固封建政权与钻进新政权内部来的那些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是“不可两存之仇”,是势不两立的你死我活的斗争。这种思想,在韩非的许多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他的《五蠹》就明确提出儒法之争是“不可两立”的;儒法两家是“不相容  相似文献   

4.
韩非(约公元前二八○——前二三三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奴隶不断起义,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斗争日益剧烈,封建制全面代替奴隶制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这种社会大变革的形势,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思想,系统地总结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一条建立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思想政治路线,并充分论证了巩固中央集权,加强地主阶级专政,防止奴隶主阴谋复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五蠹》是韩非的著作中一篇十分重要的政治论文。韩非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从历史经验和当时斗争实际出发,尖锐地指出了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儒家的反动性,明确地阐述了他的法家历史观点和法治思想,提出了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实行专政的政治纲领。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做了理论准备。对法家的著作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分析,这是批林批孔深入发展的思想战线上一个重要的任务。毛主席最近指出:“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  相似文献   

6.
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年),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凭借革命暴力对奴隶主阶级实行地主阶级专政,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是韩非法治理论的核心。这种思想为秦始皇战胜奴隶主复辟势力,创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封建帝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在历史上起过很大的进步作用。我国历史上的各个反动阶级和儒家无不恶毒攻击韩非等先秦法家的这种暴力思想。苏修  相似文献   

7.
战国后期,封建统一政权正在形成。在社会制度大变革的时代,“诸侯异政,百家异说”,思想文化战线上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日益尖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和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儒家正展开激烈的论战。法家思想的杰出代表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二九八——二三八年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阶级大搏斗、儒法大论战的重要时代里。  相似文献   

8.
韩非是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代表,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历史经验,创建了以“法治”为核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对反动的儒家学派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的学说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主义国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今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韩非的思想,对于深入批林批孔,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新的封建制已在各国不同程度上建立起来,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奴隶主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在各诸侯国兴风作浪,进行垂死的挣扎。是促进全国统一,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一步  相似文献   

10.
韩非(约公元前二八○至公元前二三三年)出身于韩国贵族,曾和李斯同向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荀子求学。他继承了荀子思想的积极部分,并且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是战国后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著作有《韩非子》五十五篇。在这些著作中,他评论时政,对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儒家思想进行了严正的批判,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从他的思想、政治立场和政治主张等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是战国后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反对奴隶主贵族复辟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11.
《商君书》是秦孝公(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至秦昭襄王(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时期商鞅和商鞅学派陆续写成的一部充满着强烈变革气息的法家文献。这部书反映了战国时代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内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总结了地主阶级对奴隶主阶级全面专政的历史经验,对于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在中国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起了重要的作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  相似文献   

12.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杰出的代表。他顺应历史潮流,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在前进与倒退、革新与守旧的儒法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中,坚决捍卫和发展了前期法家变法革新的理论,制定了比较完整的法治路线。与此相适应,他还提出了一条使法治路线得以贯彻执行的“任人唯贤”的组织路线。这是战胜奴隶主贵族复辟势力,夺取和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执行法治路线的一项决策。韩非的《孤愤》,正是在这个重要问题上批判了奴隶主贵族以世卿世禄制为核心的“任人唯亲”路线,系统阐明了新兴地主阶级“任人唯贤”的进步理论。  相似文献   

13.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新的封建制已在各国不同程度上建立起来,秦王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时机已经成熟,但奴隶主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在各诸侯国兴风作浪,进行垂死的挣扎。是  相似文献   

14.
韩非是战国末年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思想家。他综合发展了先秦法家商鞅、申不害、慎到三派的思想,建立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完整学说,适应了当时要求建立封建统一大帝国的历史潮流,为秦王朝的统一伟业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历史上是起过进步作用的。但是,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言人,韩非毫不隐讳其剥削阶级立场,完全站在专制君主方面,露骨地主张压迫剥削人民,厚颜无耻地赞颂阴谋诡计的权术,大肆宣扬地主阶级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名利权势的人生哲学,韩非思想中这些封建糟粕也是很突出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文明时代“完成了古代氏族社会完全做不到的事情。但是,它  相似文献   

15.
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建立,标志着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取得了夺取政权的胜利,代之而起的则是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专政,营造新的上层建筑,选择、确立新的统治思想的艰巨任务。 秦王朝未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任务。秦始皇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奴隶主贵族世袭的封国制度,推行了在皇帝直接控制下的官僚制度,在法律上确认了封建的土地私有制度;同时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和度量衡,修驰道,实行“行同伦,书同文,车同轨”。这些措施符合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生产的发展,对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他在选择、确立新的统治思想方面却打了个大败仗,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取得了全国政权  相似文献   

16.
论楚汉战争     
楚汉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有名的战争。这场战争发生在公元前二○六年至公元前二○二年,它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刘邦和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项羽之间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的阶级大搏斗。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刘邦坚持法家路线,顺应历史潮流,终于由弱变强,最后打败了猖獗一时的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历史上的儒家,为  相似文献   

17.
五、颂扬实践法家政治路线的秦皇汉武[原文]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藏书·世纪列传总目》[注释] (一)始皇帝:即秦始皇,姓赢名政(公元前二五九年——一二一○年),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他崇尚法家,反对儒家,厚今薄古,勇于革新,第一个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自称始皇帝,在历史上起过重大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作为法家思想卓有成效的实践者,于公元前二二一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王朝。他统一中国后,继续推行法治路线,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废除了奴隶制的世袭分封制,把郡县制推广全国,实现了“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中央集权局面,对我国历史的进步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是新兴封建制的胜利,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胜利,也是新兴地主阶级变法革新路线的胜利。但是,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  相似文献   

19.
桑弘羊传     
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年——公元前八十年),两汉时洛阳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两汉杰出的法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和经济学家。十三岁就在汉武帝身边任侍中,三十八岁后历任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达三十多年之久。他一生坚决地贯彻执行汉武帝的政治路线,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法家学说,协助汉武帝制定了抗击匈奴奴隶主贵族侵略的战略和策略,他倡议并参与制定和推行了著名的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桑弘羊一生的政治活动,严重的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为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作出了重大贡献。汉初,经过六十多年的恢复,到汉武帝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还没有完全巩固,工商业奴隶主,诸侯王的割据势力,仍然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拥有发动叛乱,进行复辟分裂的物质基础。匈奴奴隶主贵族不断的向汉王朝发动侵扰,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些反动势力又往往勾结在一起,给汉王朝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奴隶的反抗斗争沉重地打击了腐朽的奴隶制度;新兴的地主阶级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向奴隶主阶级夺权;奴隶主阶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千方百计地维护和复辟奴隶制。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十分激烈。这种斗争必然要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内来。当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和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利益的儒家之间展开的反“天命”和“畏天命”思想的斗争,就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在哲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