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把大麦和燕麦与大田豌豆混作,可以增加饲料产量,改善饲料品质。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评价两个大麦品种,两个燕麦品种,以及不同谷物—豌豆混作时播种量对饲料生产、粗蛋白含量(CP)和氮产量的影响。大麦品种是“Bowman”和“Horsford”,燕麦品种是“Dumont”和“Magnum”。无论是净作还是混作,用作饲料生产的品种(Horsford,Magnum)所生产的饲料,等于或多于用作粮食生产的品种(Bowman,Dumont)所生产的饲料(P≤0.05)。当谷物按等于或大于净作时的播量混作时,饲料生产不受影响,而当播量只有净作一半时,饲料生产减少。饲料产量不受豌豆播种量的影响,但在4个环境一年中,有3个环境一年的CP含量随豌豆的播量增加而增加。饲料产量不受混作的影响。这些资料说明,为了获得最高的饲料产量,在大麦—豌豆和燕麦—豌豆混作中的谷物成分,应该按等于或大于净作时的播种量进行播种。饲料中的CP含量随混作中豌豆播量的相对比例增加而增加,但饲料N产量没有影响,因为谷物对产量的贡献大于豌豆对产量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2011年股指“前低后高”是主流观点,而近期的股指运行格局正在逐步兑现“前.低”的预判,有分歧的只是投资者心里中朦朦胧胧的对于低点的预估。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传授者,无疑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人才培养的优劣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三高三低”现象,(即:学历高、年龄低,职称高、技能低,热情高、经验低)。本文从教学团队的建设出发,运用目前最前沿的“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将个人提升转化为组织提升,再度探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4.
规则的智慧     
张鹰 《今日南国》2014,(5):46-46
德国人相信规划,生活中充满了规划。德国的门把手,一律是“一”横柄。中国的则五花八门。菱形的、球形的……因为“扭”力比“一”横的大,结果故障率高。“一”横柄,往下按,轻轻推,门豁然洞开。用力小、损耗低,最符合工程经济学,看着都省力、顺手。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与传统的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相比,生态文明社会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模式,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呈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转化特征,使社会生产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化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李大伟 《社区》2012,(20):36-36
德国人相信规划。生活中。充满了规划。 德国的门把手,一律“一”横。在中国则五花八门,菱形的、球形的……因为“扭”力比“一”横的柄大,结果故障率高。“一”横柄,往下按,轻轻推,豁然洞开。用力小,损耗低,最符合工程经济学。“一”横柄,看着都省力、顺手。在德国,我没有见过其他时髦形状的把手。  相似文献   

7.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中因素C、F、O、Q_4的全部测题,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三年级的84名本科生进行测试。统计结果表明:高师学生中低C、低F、高O、高Q_4所占比例近三分之一,从总体上看,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欠佳。提高高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高师院校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8.
壁炉现象是校企合作中的一种“企业冷、学校热”的现象,其根源在于“学校单一主体”使然。园校合作中同样存在这一现象,“高校高、幼儿园低”的不平等地位以及“学校单一主体”的状况使得幼儿园在合作中主体地位不突出、所得效益不明显。因此,破解园校合作中的“壁炉现象”要以外部激励为辅、内部激发为主,创建“双主体”模式、发挥幼儿园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园从人、财、物方面获益。  相似文献   

9.
“学位”与“学力”迥然有异。“学位”是根据专门人才学业水平所给予的称号。“学力”是文化程度与学术造诣。按常规而言“,学位”高自然“学力”亦高,“学位”低“学力”不用说亦低。然而,纵观今昔,两者之间却不时出现反差:也有“学位”虽低甚至没有“学位”,但“学力”却超越高“学位”者;也有“学位”虽高,“学力”却低得出人意料者。昔日,鲁迅并没有“学位”,但凭其“学力”却当上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的讲师、教授。齐白石老人没有“学位”,连小学亦未毕业,却被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他们之所以没有“学位”反被社会器…  相似文献   

10.
问:时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有“恐高症”——视高血压、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饮食为洪水猛兽,于是转而求“低”。请问,这种一味求“低”的做法对吗?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宁夏银北引黄灌区灌淤土壤养分状况,以水稻产量为目标函数,选择水稻播种量,单位面积施氮量、施磷量为调控因子,采用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方法,开展了灌淤土壤水稻优化施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播种量,氮、磷这三个因素对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单因子作用对水稻产量贡献率大小为:施氮(正效应)〉施磷(负效应)〉播种量(负效应);水稻产量大于550kg/667m^2以上的优化施肥方案为:水稻播种量20.1-22.7 kg/667m^2、施纯N:17.9-19.3kg/667m^2、施纯P2O5:5.3-6.0kg/667m^2。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早稻长秧龄旱育“壮杆足穗”栽培技术进行了概括和论证:“壮苗”是壮杆足穗的基础;“足穗”是决定高产的第一因素;“壮杆”是高产的重要保证:“增粒壮籽”是壮秆足穗的最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冈优501五年16个试点的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分析表明:有效穗与产量、着粒数、实粒数、千粒重呈负相关关系。尤其与着粒数、实粒数高度负相关,穗数与粒数矛盾突出。粒数、粒重与产量呈正相关关系。适当控制群体,促进个体发育,有利于发挥穗重型品种多花多实的产量潜能。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和育种实践表明,在保证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争取粒多、粒重,是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有效措施;提高穗重是选育穗重型高产良种的主攻目标。经遗传分析结果,千粒重遗传力相对较高,早代选择有一定效果。粒大饱满是良种的优良性状,也是适应环境条件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5.
用五个具有不同穗型特点的小麦品种(系)进行不同密度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只有群体合理,才能使穗、粒、重得到协调发展,获得最佳产量。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品种间对密度要求大体趋势一致。但因品种特性的差异,对密度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各有其侧重的穗、粒、重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两系杂种小麦绵杂1号高产栽培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研究了播期、密度、施N、P、K量对两系杂种小麦绵杂 1号 (原代号MS1)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N量、播期与密度是影响绵杂 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 ,播期对绵杂 1号产量的影响尤其突出。播期与密度的互作也显著地影响着绵杂 1号产量。适当迟播与降低播种量有利于绵杂 1号产量的提高。同时得到了绵杂 1号高产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两系杂交稻加工品质的影响及影响加工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结果表明:1播期对加工品质性状影响大小为:整精米率>精米率>糙米率2多数供试两系组合早季播种其加工品质优于汕优63,但其稳定性不及汕优63,3.泸州7~8月的连晴高温天气是影响两系杂交稻加工品质的主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18.
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对荞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有显著影响,在适播期含量较低,早播和晚播则提高,晚播尤甚,但早播和晚播由于籽粒产量较低,蛋白质产量也相应较低。在荞麦优质栽培中,播期以比当地最适播期略早为宜,以使籽粒产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蛋白质产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1981年以来,我们开展了野生稻资源繁殖特性和繁种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稻属不同群的野生种,其繁殖特性有较大差异,光周期敏感性,以 sativa 群最强,officinalis 群范围较宽,混杂群的云南疣粒野生稻不感光。小穗育性从高可育到高不育。南宁是适宜于野生稻繁种的地点之一。始穗期用孔径小的尼龙丝网袋,套袋并插竹杆作支架的繁种方法,对提高野生稻繁种收种产量作用显著,可以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旱育方式试验,处理间增产幅度,长秧龄旱育高产栽培具有特性。1、秧苗早发,2、生育进程表现为缓,快,缓,3、宽行窄株,适当密植,4、早发早控争粒多。主要栽培技术:1、稀播长秧旱育方法,2、大田移栽管理技术。本项研究不仅具有低耗栽培的优势,而且在栽培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