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存在着重数量管理而轻质量监控、重形式管理而轻视内容管理、重短期简单的管理而轻长期系统科学的管理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制不健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等。为此,我们应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开放的管理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队伍;实行竞争上岗,推行激励机制;采取双重评价标准进行绩效管理,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地方本科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任务,而在资源配置上又具有区别于部属院校的特殊性。目前既需要专门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评价体系,更需要将绩效管理的理念融入大学评价之中。基于此,中国地方大学绩效评价课题组以地方本科院校绩效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选择中部某省17所本科院校进行实证分析,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国内高校人力资源作为优质的特殊人力资源,是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高校师资数量上的急剧扩大,带来的管理理念滞后、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评价系统和激励机制效能偏弱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结合高校战略性定位,利用竞值架构理论的创新性理论视角,辩证地研究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模型和管理者角色及技能,从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更新、管理层管理技能提高、考核和评价体系完善,以及职业生涯管理改革等方面持续改进,是有效提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若干策略,即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理念;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实行动态聘任管理;实行多元化的业绩考评与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创新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建本科院校进行教学管理创新十分必要,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高等教育的创新本质和新建本科院校的学校特征及办学宗旨的要求。要实现教学管理创新,应该从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队伍、管理体制、管理激励机制创新等几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以商洛学院为例,研究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及"双师型"内涵,从观念、制度、人才引进渠道、实践平台、评价体系、激励措施等方面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特色文化建设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面对同构性与多样性并存、低层次性与可塑性并存、人文性与功利性并存的特色文化建设,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以服务地方为依托,确立办学理念特色;以人才培养为着力点,打造学科专业特色;以校训为切入点,营造校园文化特色等等,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和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论证政府应从激励机制方面入手,建立起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并对政府在完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中的职责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监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手段.本文旨在界定新建本科院校督导评价的内涵,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督导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出发,讨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并围绕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初步设计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并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投入、鼓励创新,结合理工、形成特色,分类管理、提高效率四个方面讨论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就如何提高西安交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水平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目的.提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水平,离不开科学有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坚持党的领导、"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质量为本"和"创新至上"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权威和公开透明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现实需要.结合当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量化评价下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论辩","学术评价与科研管理评价的边界异化"和"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制度规制"三大问题聚讼,文章建议通过强化学术成果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学术共同体工作机制、构建学术争鸣长效机制和完善学术成果转化应用机制等制度建设,推动构建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体系,以期进一步改善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立足于分析2009-2016年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效率问题,其成果对于推进国家"双一流"建设,繁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乃至提升国际学术话语地位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主要采用Bootstrap-DEA方法,运用maxDEA和SPSS16.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和国家统计局网站。研究发现,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技术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受到纯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大,即科研管理对科研效率的影响较大。据此推断,科研资源配置能力和科研资源使用效率等内部因素是决定科研效率的主要因素。此外,研究发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科研效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对比分析发现,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及四大区域之间科研效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笔者提出三点建议:制定区别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制度;加大高校科研资源配置的自主权;优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标准和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方法的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目前的评价方法可分为三类: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评价法,其具体表现形式即同行评议法、引文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同行评议的优点在于定性但主观性较强,引文分析的优点在于定量但很难对学术成果的层次进行区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应该是发展的方向。根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术评价与社会价值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出同行评议、引文分析、预期需求、现实效益四个维度的综合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科学和社会经济相结合,从更宽广的研究视角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进行价值影响与效益评估,充分体现了社会科学要"社会化"的时代强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有关部门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指导和管理偏"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受教育产业化倾向影响较大,人文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有所欠缺。为此,必须提高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氛围,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以搞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5.
STS所倡导的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意识和精神,可指导高校社科科研管理工作的改革。根据当前高校社科科研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理工科优势大学社科科研以STS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引证举例,提出了理工科大学社科科研体制改革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主。结合区域经济社会运行的特性,文章提出地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区域化、研究目的应用化、研究重心优势化、研究方式持续化及研究方法精细化的研究发展取向;围绕发展取向相应改进与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大学的职能是随着科技、经济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培育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服务。地方综合性大学强化其科学研究职能应坚持科学研究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相结合,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科技成果推广相结合,综合建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参与国家科研项目与为地方经济服务相结合,研究生培养数量与质量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理工类研究型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过程中,文科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表现为:整体水平仍然不高、缺乏特色和层次、学科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缺乏大师和高层次科研成果等。理工类研究型大学的文科要面对社会需求,形成、突出优势和特色;要采取引进领军人才实现学科团队水平跨越式提升等有效措施促进文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一项重要功能。目前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实践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即与自然科学学科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实践相对滞后,这种局面制约了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整体功能的发挥。要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的社会服务能力,地方高校就需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正确认识其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特点,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努力拓展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并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社会服务的良性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0.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的改革与发展,是期刊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既给高校文科学报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性质决定体制,高校文科学报应划归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由国家有关部门给予财政支持。只有把高校文科学报作为非营利性的公益性事业,才能让高校文科学报免费向社会提供学术成果,以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文科学报数字化、国际化的难题。高校文科学报的主管、主办制度造成了学报所谓全、小、散、弱的特点,规模化、集团化是否是学报改革方向值得认真研究。包括高校文科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是对整个国家学术水平、学术状况的一种生动、客观的反映。要提高高校文科学报质量,就需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