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气论存在着四大特点泛生命性;泛道德性;经验性;前逻辑性.这四大哲学特点,实质上是古典气论的四大先天性缺陷.基于此,气作为哲学概念何以可能?这是一个值得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古典气论的四大缺陷,在张载哲学中已经得到了部分的超越.步张横渠气论之后尘的王廷相,其气论却陷入了一个停滞与倒退的阶段.中国哲学“前进--停滞--倒退--前进”的逻辑衍变模式,在古典气论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在近代严复沿引西方哲学与逻辑学原理改造中国哲学传统概念之前,中国哲学史不存在黑格尔意义上的“纯粹概念”,存在着的只是一个个“前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气论存在着四大特点 :泛生命性 ;泛道德性 ;经验性 ;前逻辑性。这四大哲学特点 ,实质上是古典气论的四大先天性缺陷。基于此 ,气作为哲学概念何以可能 ?这是一个值得学术界讨论的问题。古典气论的四大缺陷 ,在张载哲学中已经得到了部分的超越。步张横渠气论之后尘的王廷相 ,其气论却陷入了一个停滞与倒退的阶段。中国哲学“前进———停滞———倒退———前进”的逻辑衍变模式 ,在古典气论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在近代严复沿引西方哲学与逻辑学原理改造中国哲学传统概念之前 ,中国哲学史不存在黑格尔意义上的“纯粹概念” ,存在着的只是一个个“前哲学概念”。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老子"道"论的理论旨趣及其思辨特性的疏析,指明老子"道"论乃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哲学形态,其体(无)用(有)合一的本体论思辨特性奠定了中国哲学思辨的理性传统;提出由"道"论展开的哲学认识论乃是不同于西方哲学逻辑认识论的精神认识论,它不是逻辑范畴的认知,而是精神范畴的体认,并指明老子"道"论内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而非宗教)理念.  相似文献   

4.
气范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最基本范畴之一,产生于先秦时期的气论哲学,不仅是我国古代第一次对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说明,而且也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路径和基本模式。中国古代天文学、医学、文学、哲学的发展受气论哲学影响最深、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气"作为中国文化和哲学精神本源范畴,一直贯穿于中国文化和哲学史的始终。可以说,"气"既是哲学范畴也是诗学范畴。"气"既是文学的,又是美学的,更是文化的。"气"在从哲学范畴向美学范畴的转化过程中,其生命美学特质得到了充分彰显。  相似文献   

6.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范畴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限的学术生命力。方以智继承中国哲学的气论思维,同时融汇西方哲学的自然知识,以"气以运火""气动有火""气盈天下""天地一物"为核心要素,创立其"气火共构"的自然哲学。"气火共构"是兼容物质、精神于一体的多元有机范畴,建构在此种本体论基础上的自然哲学,是一种有别于西方哲学的独特的生命哲学。方以智"气火共构"思想既彰显了传统气论哲学的人文主义关怀,又提供了生命义理命题的自然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是中华民族思维智慧特质的学理形态.19世纪末期,它以哲学名称、学科生成、论域研究的多重成熟,超越了曾经的道术之学、义理之学.回顾20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取得了哲学之"史"的文本繁荣,却忽略了哲学之"学"的文本建设.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包含着"哲学"与"哲学史"两个论域.哲学是哲学问题范畴所构成的现实学理体系,哲学史则是哲学问题范畴发展的逻辑进程."学"是"史"的本体,"史"是"学"的逻辑进程.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文本著述有"多史少学"的倾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工作应着力于增强"学"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主张将张岱年先生哲学称为"新气学"."新气学"的显著特点,就是用"辩证唯物论"来阐释、理解与发展中国传统的"气学"思想.分三个部分论述之首先论述张先生一生始终信服"气学"思想,并揭示他所以信服"气学"思想与其一生信奉辩证唯物论,主张将辩证唯物论与"气学"创造的综合有直接的关系;其次阐述张先生对"气"范畴的现代诠释,以说明他对传统"气学"的超越;最后对张先生超越传统"气学"的理论贡献予以评论,以强调"新气学"对中国古代"气本论"哲学的现代诠释与超越,不仅为我们正确理解"气本论"哲学提供了新范本,而且使我们找到了谋求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新路数,即创造性的综合辩证唯物论、逻辑分析方法与中国特色的唯物论(气本论)于一体的路数.这一路数对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指导意义是重大的.其之所以重大,是因为它有别于牟宗三一派之承继陆王"心学"、冯友兰等人之承继程朱"理学"以求中国哲学现代发展的设想,足以与现代新儒家所设计的路数相抗衡,使中国哲学现代化运动不至于一味地走唯心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谓中国哲学是指中国古典哲学或中国哲学史。近十年来,中国哲学的研究呈现为多向发展的势态,其中主要有三个趋向:一是向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靠拢或转移,即通过中国哲学考察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等等;二是范畴研究,即建立中国哲学范畴的逻辑体系,考察各种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微观研究,即对中国哲学史上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气论及其哲学、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本体论范畴,也是庄子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庄子的"气"具有三种基本的意义。庄子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通过"听之以气"的途径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真人、神人、至人的境界。庄子的"气"论对中国哲学影响巨大,奠定了"气"的宇宙文化在中国文化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它生成了中国文化的审美理想、审美范式及其美学的独特品质,对中国美学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道"与"器"是中国哲学中的传统范畴,关于二者的内涵、关系等在哲学史上也被许多哲学家探讨过。王船山在扬弃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道器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器"是具体的事物。关于二者的关系,他认为"道"在"器"中,"器"在"道"先。他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道器思想,也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12.
《文子》内容驳杂,是一部融合先秦道、儒、墨、法诸家学说为一体的道学经典。《文子》之“气”便是《周易》之“易”,“和”是二者共同的境界,“变”是其共有的特质。此三者又分别构成哲学上的本体论、境界论、方法论,成为其思想体系的三大支撑。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与唯物主义具有本质的一致性。本文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角度,论述和分析了我国古代两位杰出科学家李时珍、宋应星的气学思想,并对这一思想在我国科学和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4.
"气"是中国古典美学元范畴之一,它与"道"和"象"一起构成古典美学的生成模式。气能够进入古典美学的视野一方面由于它是这个生成模式的中介环节,另一方面又因为气自身的某些特性与古典美学的内蕴———生命精神、超越精神和"象"之审美精神有着共通之处,它还是使得古典美学核心的"意境"说得以形成的最具决定性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完整的自然现,儒家气论在说明本原之气可创造生物多样性之外,还必须要解答生物多样性又是如何被自然所容纳的.抑制生物数量过渡增长的毁灭作用、导致生物差异分化的竞争机制、令所有生物井然有序的先天规定性以及气形转化的物质循环理论都被儒家气论采取来解答这个问题.解答的过程和结果,都彰显着儒家的生物多样性智慧.  相似文献   

16.
冯契哲学方法论的创造性运用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以广义认识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以辩证逻辑方法重建形而上学、以综合创新方法建构“智慧说”哲学体系和以转化再造方法传承中国哲学话语方式。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冯契成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努力克服研究中“左”的和形而上学的倾向,取得了重大突破。冯契以广义认识论解读中国传统哲学,阐释其“天人交互”的总特点,深化了关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新认识,也为中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新进路。冯契以辩证逻辑方法对“转识成智”机制作了系统、深入、科学的说明;而能正确理解有限与无限的辩证法,是冯契能够对“转识成智”予以证成并实现其形而上学重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庄子的气论及其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本文对庄子的气论进行了梳理,并阐述了其"气"具有的三种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理气之辩,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漫长历程。贯穿于其中的是理本论与气本论哲学绵延数百年的争辩、诘难、冲突、融合与汇流。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二程最早由理统气、由理训气,罗钦顺则对程朱派的理气论进行了哲学重构,理本论嬗变为气本论,理学已被气学悄悄兼并和整合,这是宋明理学史上一个重大哲学转向。罗钦顺从程朱营垒内部颠覆了理学体系,进而与张载和王廷相气学前后呼应。罗钦顺在中国思想史上地位的确立,在其理论方法层面,既源于错看,也来自多年参悟基础上发先儒之所未发。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的气论美学是以中国的气论哲学及气感文化诠释中国的审美实践和美学思想而形成的中国的元美学。在当今中西文化交流的现代性语境之下,重建中国的气论美学,可以深入地阐释中国美学独特的文化精神和内在思想体系,更加理性地应对中西美学交流中的巨大机遇与严峻挑战,为当代中国文论和美学建设拓展综合创新的理论基础和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20.
"道"与"器"是中国哲学中的传统范畴,关于二者的内涵、关系等在哲学史上也被许多哲学家探讨过。王船山在扬弃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道器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道"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器"是具体的事物。关于二者的关系,他认为"道"在"器"中,"器"在"道"先。他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道器思想,也建立了自己的哲学本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