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鸿隽是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贯穿其推广科学事业的内在动力在于实现“科学救国”。而且其科学救国思想的演变又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本文将其思想演变的历程划分为科学宣传和科学启蒙、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科学立国和科学建国三个阶段,以期能完整地勾勒出其思想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2.
巴金小说在对女性进行的持久关注中,以对女性命运的悲悯为基点,实现了女性书写的对照、反衬和审视等话语功能,体现出其特定的生命意识、性别价值、幸福观念等话语内涵,并在话语深层透露出其女性书写背后文化姿态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3.
卞之琳作为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其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非同一般。在翻译外国诗歌方面,卞之琳提出了"以诗译诗"、"以顿代步"、"全面求信,形神兼备"翻译原则,体现出译者忠实于原文的形式和内容的翻译思想,表现出对原作者和读者负责的态度;在自译诗歌方面,其翻译中又体现出诗人特质,以读者为中心采取了灵活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国家发展全局的指导性理念,与以往发展观念相比,其独特内容是其表达和实施当中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促进人在发展中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和谐,彰显出社会主义社会中人全面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路径,也突显出治国理念的人文关怀思想。  相似文献   

5.
黄道周的诗歌,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内忧外患的现实,表现出其独特的精神境界。诗歌中深重的忧国情怀和刚直不阿的人格精神尤其突出。其诗时刻关注国事,忧国忧民,表现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情怀。而诗歌中所表现的刚直不阿、不谐流俗的人格精神,更是其一生品格的生动再现,永远感召着后人。  相似文献   

6.
文学评论家孟繁华始终坚持文学评论作为文学批评的一种独特方式存在,对文学创作进行着思想内涵与独特的美学价值的挖掘,进而体现出其独特的思想品位与美学格调的文学评论理念.其文学评论也表现出了一位评论家的独立态度、立场、批评空间和时代赋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研究高等教育前沿问题 ,首先应对高等教育前沿问题作出清晰的界定 ,其次要归纳总结出具有当前性、先导型、创造性、复杂性、探索性的特征 ,再次是将其划分出类别和范围 ,最后要加强高等教育前沿问题研究的组织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曼殊绘画经历与作品的研究分析 ,揭示其独异画风的成因 ,和影响其绘画的性格、心理因素、审美取向等 ,并阐明绘画中表现出的爱国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的追求使陶渊明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特行为和个性,并对其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他的作品重在描绘自然的心情、自然的意境、自然的理趣,创造出自然的风格和境界,并对后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曹植受时代环境、儒家济世思想和人生际遇影响,其作品中体现出英雄人格、弄臣人格和臣妾人格.  相似文献   

11.
陈三五娘故事塑造了一对为“情”敢于冲破封建礼教、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倾心相爱的男女.戏曲被认为是最古老的版本,目前陈三五娘的戏曲至少有7个文本.本文立足于陈三五娘戏曲7个版本中的出目,分别从外部形态,即出目的保留、合并、删减和增加及出目的名称和数目;内部结构,包括出目设置逻辑关系的考虑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论证,试图找出出目设置和安排的因果渊源,希冀找到其“一脉相承五百年”的佐证.  相似文献   

12.
云南瑶族歌谣据其内容可分为八类,各类歌谣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民族凝聚、道德规范、教育、娱乐和审美等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社会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视域内,知识观呈现出复杂、多元的趋势,概括其实质体现出强烈的非确定性和一定的主观性。不论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抑或是针对其理论困境而发生的"实践转向",都体现出一定的非确定性意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以河南唐河方言中的否定动词[mu33nai42]为线索,从对其功能的描述和本字的考证入手,结合相关方言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用例,考出其本字为"没得",普遍存在于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汉语方言和共同语的作品中;进而历时地考察其来源,及其在普通话和唐河方言中的差异,即在普通话中衍生出指代性否定副词的功能,在唐河方言中衍生出未然体副词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阳明心学的理论价值和思想意义不仅体现在其修身养性之说,而且也表现在其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中.以阳明心学生态思想为切入点,分别从心物关系、良知说、等差之爱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阳明心学的生态伦理观,从中总结出阳明心学的生态思想所体现的审美性、道德性和实用性等生态伦理特质,并结合当下的生态运动解读阳明心学所体现出的生态智慧及其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显著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仁以爱人的道德观,其鲜明标志是贯穿始终的人文精神。中国古代医家仁爱救人、淡泊名利、治学精勤、医风严谨,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不贪财色、不分贵贱、不畏艰苦、诚信不欺、敦朴自重,体现出优秀的道德品格;孝敬父母、友爱兄弟、谦和恭谨,体现出儒雅的礼仪风貌。这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感染积淀凝聚而成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通过引入"新批评"中的"反讽"理论解读鲁迅的<故事新编>,揭示出了其深蕴的生命观、历史观、文化观等思想内涵,凸现出了其所具有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解释学的视角考察学术思潮的兴起,不难发现:一个学术局面的形成是与其所处时代和自身理论的发展交互作用的结果.宋明理学也值得在这一理论维度中探究.唐宋之际社会急遽变化,儒学作为一种具有担当意识的思想形态,自觉地探寻时代精神,至宋而兴,形成了颇具自身理论特点和时代特点的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先秦儒学的复兴,是在疑经精神和学术多元趋势下的儒学再造.在从儒学至理学转换过程中表现出了其自身的兼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以及儒学在学术思潮发展中所表现出的其自身的规律性以及与其所处时代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9.
唐末五代天水作家王仁裕的笔记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较高地位,其文学价值应予关注。王仁裕笔记小说明显体现出唐代传奇向宋代传奇的蜕变,其笔记小说集《玉堂闲话》、《开元天宝遗事》、《王氏见闻录》、《唐末见闻录》等的纪实性明显增强,但也有许多依传说渲染虚构的痕迹,在情节生成和人物、场面、环境等方面体现出修饰和描写细腻的特点,对后代小说创作产生了晚至清末民初的长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罪恶电影大师波兰斯基的一生是曲折的,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尚存争议,世人对他的认识也尚属偏颇。人生转折造成了他艺术作品风格和内涵的前后分期,从中表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美学感受、社会意义等等,从作品的转变中可以看出其创作动机的转变,并从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对艺术家可能造成的影响——治疗效果等。本文结合波兰斯基电影艺术的转折代表作《雾都孤儿》和其生平,参考相关资料和波兰斯基的其他多部电影作品、相关记录片作品,试图全面的认识波兰斯基其人其作,给予尊重其艺术成就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分析作品中投射的个人精神和情感,探索作品的欣赏途径和艺术创作的奥秘,最后总结出波兰斯基电影的创作过程犹如他的人生旅途一般,使他经历坎坷并最终认识和治疗完善了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