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北秧歌是以舞蹈、音乐、歌唱为载体,在陕北流传的一种民间传统歌舞形式,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试图通过对陕北秧歌的特点、历史渊源的梳理,以及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进而提出陕北秧歌未来发展的一系列对策性思路。  相似文献   

2.
陕北秧歌是陕北地区民间的一种群体性的大型歌舞艺术,具有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延安时期开展的“新秧歌运动”使陕北秧歌迅速传播到全国。陕北秧歌的歌舞形式孕育出了中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白毛女》,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歌舞剧的形式和发展,因而在中国民间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3.
“秧歌”应是“阳歌”──陕北秧歌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谈及陕北秧歌,人们往往关注的是内容和形式,对“秧歌”这一名称语义却很少考察。从陕北“秧歌”的演变形成过程看,其与南方的秧歌源渊不同。陕北“秧歌”起源于人类对太阳的崇拜,是祭日神活动的民俗化,经历代民间承传而形成。所以陕北“秧歌”应是陕北阳歌。  相似文献   

4.
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北民俗文化的延续中,保留了大量的原始性特征,陕北秧歌也不例外。陕北秧歌的原始性特征表现为:陕北秧歌源起于上古人类驱鬼逐疫的傩祭舞蹈;秧歌内容中保留着大量原始性,如秧歌角色"方相氏",巫舞"三山刀"、"羊皮鼓",谒庙秧歌、排门子秧歌及转九曲等,都保留着诸多源自上古的习俗;陕北秧歌洋溢着浓郁的原始狂欢精神。可以说,陕北秧歌是陕北民俗中保留原始性特征最多的民俗事项,对于我们了解陕北历史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陕北秧歌作为一项民俗活动,在演出场面、表演队形、表演风格、采用音乐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形式。传统陕北民间秧歌的现代转型使其同时为民间文化事象和民众活动方式而存在。转型后的现代陕北秧歌在对民众的审美教育和精神团结、行为范导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将陕北秧歌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开发出来,将十分有利于现代和谐这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陕北民间舞蹈,植根于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流传于陕北从北到南的大部分区域。陕北秧歌是其中的代表性民间舞蹈,还有火塔塔、安塞腰鼓、踢鼓子、洛川蹩鼓等,充分体现了陕北民间舞粗犷风格和丰富的内涵。陕北民间舞蹈的历史悠久,起源于东汉。其中最具代表的是陕北秧歌,随着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新秧歌运动,剔除了原有的封建迷信和打情骂俏等内容,融入积极向上的革命内容,通过豪放粗犷、刚劲有力而又不失诙谐幽默的表现形式,使之得到升华,成为广大革命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陕北民间舞蹈逐步走向舞台的开端。  相似文献   

7.
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艺术。我家乡的绥德秧歌在陕北秧歌剧中独树一帜。绥德秧歌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绥德秧歌不断汲取历代民间散乐、舞蹈、百戏的有益成分,逐渐形成了令人喜爱、较为完美的歌舞艺术。1942年,延安以至陕甘宁边区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1943年  相似文献   

8.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而在传播学视阈下,陕北秧歌则是一个综合性的传播系统,也像一般意义上的传播系统一样,由不同类型的传播活动组成,是在具有共同意义空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的信息共享和社会互动行为。  相似文献   

9.
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深刻地体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观念、习俗、情感以及审美情趣,是现代人了解、理解民族文化传统最好的文化资源。如何抢救、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文化是我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课题。运用文化生态的系统性观点和整体性方法为研究民间艺术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本文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为例。通过对陕北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及其失衡状况的阐述,提出了构建陕北文化生态圈的路径。以期保护、传承陕北民间艺术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落实江总书记“三个代表”之一“先进文化”代表的指示精神,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多年舞蹈经验的专家、教授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吸取了东北秧歌、陕北秧歌、河北秧歌、山东秧歌的精华,集体创编了一套具有时代气息和科学价值的健身秧歌。 秧歌是中国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群众自娱性极强的民间舞蹈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老年朋友们平日健身娱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歌者的锐减、听众的大面积流失、作品缺乏超越与创新以及老一代歌唱家的相继逝去,既蕴涵丰富的思想内涵又蕴涵着深厚的文化价值的陕北民歌正面临着逐渐走向消亡的艰难处境。结合陕北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现状以及陕北民歌自身的特点,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应按照搜集与整理、理论与研究、改造与创新、开发与利用四个步骤逐步来完成,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民族舞蹈是一种能够直接传达劳动人民思想感情、性格素质、生活态度的艺术形式和表达形式。其中,山东地区的秧歌舞蹈就直观地展现了山东人民落落大方、热情奔放、开朗豪迈的性格品质和生活态度。山东人民创造的秧歌文化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最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秧歌包括海阳秧歌、胶州秧歌和鼓子秧歌三个类别。笔者在文中针对三种最具典型性的秧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三种典型秧歌文化当前的传承情况,并提出了对山东秧歌实施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面对当前的信息安全形势,需要通过制定《信息安全法》来建立我国的信息安全保护基本法律制度。而要建立信息安全保护基本法律制度,有必要确立信息权这一新的民事权利。通过确立信息权,可明确与信息保护有关的法律行为,规范有关民事主体信息安全保护的权利与义务,理清信息安全保护中的一系列关系,从而从根本上使信息安全保护有法律保障。同时,也可使其它的民事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田敏 《金陵瞭望》2010,(20):69-69
我画画的信条是: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我游走在风景画与山水画之间,以期达到似与不似的妙境。我偏好偏远、遥远和久远的风景,形成了乡野行吟、好风长吟、黄土人生、陕北秧歌、瘦马古道等题材系列。我追求三种绘画意境:崇高壮观、清新雅致、祥和宁静。  相似文献   

15.
陕北鼓舞是陕北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腰鼓、胸鼓、蹩鼓等多种类型,角色有男有女,参加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在表演形式上分行进鼓、场地鼓等形式。音乐伴奏一般有锣鼓伴奏、唢呐伴奏、舞者自身击鼓伴奏。表演时场面宏大,动作刚劲有力,它们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却有着共同的特征,集中表现出陕北人民欢快豪迈和质朴憨厚的性格。  相似文献   

16.
山西原平凤秧歌的艺术特色及其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平凤秧歌是山西原平地区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因其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成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兴起与原平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淳朴的风土人情等因素息息相关。原平凤秧歌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表演形式、角色装扮以及动作特征三个方面。对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需要政府力量的扶持,也需要发挥课堂教学的提升作用,更离不开民间力量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非法移民问题日趋严重,已成为一个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全球性难题。而由于非法移民本身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保护非法移民的基本人权给国际人权法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对非法移民的界定及其基本人权的国际保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在结合现有保护非法移民基本人权国际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非法移民基本人权的国际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景观生态学在世界遗产保护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现状和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尝试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精髓:景观结构与功能原理、景观格局理论、等级—尺度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融于世界遗产研究和保护中,为世界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理论,同时也为景观生态学的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谈庄秧歌灯起源于常州市金坛区的谈庄村,入选江苏省和常州市的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目前,关于谈庄秧歌灯的起源时间有"清咸丰年间""明末"和"抗战初期"等几种观点,有关文献和口述中也存在不少与历史不符或缺乏说服力的问题。文章认为,谈庄秧歌灯大致起源于清末民初,在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三个兴盛期,谈庄秧歌灯是融江南秧歌、民间小戏与花灯为一体的歌舞艺术,并与皖东秧歌灯有一定的渊源,同丹阳秧歌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试论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信息的发展向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对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仍需进一步加强。形成基本而全面的网络著作权法律保护机制是当务之急。文章针对几个典型网络著作权案件在法律保护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以期进一步完善立法并降低网络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