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汉语分数表示法有多种格式,"分母+分+名词+之+分子"是完全式,其余均为简略式。简略式种类很多,统摄各种格式的总纲是数学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and连接的两个并列单词是指名词、形容词、肯定句动词、否定句动词以及并列两个以上单词的复接式等。其修饰作用各具特色,可归纳为七种不同形式。现就其中的两种形式加以探讨。一、名词十and十名词and连接并列的两个名词,有普通名词与抽象名词之分;有两个不同的普通名词与同一的复数名词之分。and在这些结构中所具修饰作用各有各的语义特征。A.and连接两个普通名词((commonnouns)and连接两个普通名词有两种不同的语法作用。1.连接两个不相同的普通名词而两者又是合体的东西,或合体的概念,用作名词短语,一般按单数处理。“名词十…  相似文献   

3.
集对分析中的系统数及其确定不确定性方程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笔者在1989年提出的集对分析(SPA)已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而联系数a+bi+cj是集对分析的基石.从系统的角度看,一个具体的联系数之确定事实上与论域N的大小,不确定数i与对立度系数j的定义,联系数所在的系统S,系统S所在的环境E,以及所论问题W的性质与要求,确定联系数的方法M有关.为此,引进以下方程组:来全面地说明一个具体的联系数.并定义,由(1)~(3)式组成的方程组为确定不确定性方程组.可以简称为不确定性方程组,(2)式与(3)式称为联系数a+bi+cj的系统约束方程,相应地称由(2)式与(3)式约束下的联系数a+bi+cj为“系统数”.实际应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给出(3)式中各参量的具体数值.如在不考虑(3)式中其它参量取值的情况下,令j=-1,i∈[-1,1]且不确定取值,可得普通意义下的联系数;如果令j=i在实单位数1与虚单位之间不确定取值时,可得虚实型联系数等等,从学科交叉的角度看,系统数与它的不确定性方程组从新的角度揭示了数(学)与系统(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新解翟振业《天问》云:“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王逸注:“勤,劳也。屠,裂剥也。言禹母背而生,其母之身分散竟地,何以能有圣德忧劳天下乎?”(《楚辞章句》)王氏谓“勤子”指禹,不妥。从上文“启棘宾商,九辩九歌”来看,主词不应...  相似文献   

5.
质疑前人对“N1+在Np上+Vp+N2”类句子歧义成因的解释,从物质世界中名词运动的位置角度对这类句子的歧义形成的深层原因进行新的探索。认为名词在句中必有其对位置词语所表示的位置的占据,其占位情况视动词而定,有已定(包括常位和变位)和待定(定位)之分,名词N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对于物体Np的占位有里层、表层、外层交叉起来共计七种可能,当N1、N2对于位置Np的占据既可理解为重合又可理解为离散时,歧义便会产生,这种歧义实质上这是一种空间歧义。  相似文献   

6.
高校教材释《洪范》等《尚书》篇章应力求准确温晓莉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国家教委1986年下达的“七·五”国家项目、作为中国法律院校本科教材使用的《中国法制史》(张晋藩先生主编)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见该书第44页第3段): ̄①“……当时的刑事规范─...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质疑康金声“浪漫”一词,古已有之,为叠韵连绵词。《淮南子》作“澜漫”(见《览冥训》),亦作“漫澜”(见《齐俗训》、《精神训》),意为不事修饰。魏晋时代的“浪孟”(见潘岳《笙赋》)、“浪莽”(见《陶渊明《归园田居》之四),虽然换...  相似文献   

8.
林庚自,七岁能诗。负有神童美誉。十四岁入京师大学(今北京大学),尝与同舍生结诗社、敲诗钟,弘扬古典诗问。辛亥军兴,投身革命,追随孙中山先生奔走大江南北。翌年,结识柳亚子先生于沪上,入南社;偕诸子共酬唱,与亚子先生鸿雁往还,品诗论文,遂成柳寓座上常客。后中山先生辞大元帅职,庚自知事不可为,桂冠拂袖去上海,发箧尽读古诗。上溯《诗经》、《离骚》,下逮魏晋唐宋诸大家,朝讽夕源达十年之久,诗品道上。嗣后,虽重返政坛,然仍吟哦不停,笔耕不止。尤于抗战期间,见一日一诗,甚者一日数游。直至殉难日上午,尚留绝唱二…  相似文献   

9.
《左传》的“吾子”“夫子”和“数词+子”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吾子”“夫子”“数词+子”都是与称谓词“子”有关的结构,对它们的考察有助于得到对“子”的性质、特点的更为完整、清晰的认识。从《左传》(并结合其他材料)看,“吾子”是“子”的派生结构,专用于对称,它兼含礼貌与亲昵,主要用于平等身份者之间;“夫子”专用于他称,主要用于下称上,是一种尊称;“数词+子”的结构一般用于称平等身份者,可表对称也可表他称,这说明“子”仍是名词,不是代词。  相似文献   

10.
教育是生产力之母─—兼论教育优先发展规律刘长明教育特别是现代教育也是生产力,这是我在《教育也是生产力》一文中提出的观点(见《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但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大系统,这个系统由包括教育在内的若干子系统构成。作为生产力系统有机组成部分的...  相似文献   

11.
引理1,设L>1整数,当L=2m,则证明由三角函数指数定义(A1)式成立,同法可证(A2),(A3),(A4)式成立.引理2,n>1整数,为整数,则(l)一(2)式得:当。羊1时,a一2。n。,也就是p一(2。+1)。利用复数相等条件,实部、虚部分别相等.命题1,设L>l整数,若L—2;n,则成立,当L—2。n+l时,则成立,当L—Zll;时,则成立,当L二Zn;+l,则这里。、刀在本文中分别表示隔数和奇数,约束条件的意义是:如来满足约束条件的,存在,那么第,项按规定算式计算,如果第,项不满足约束条件,那么第,项的值为O,以下公式均含…  相似文献   

12.
邱浚年谱     
《接上期第39页) 成化十八隼壬寅(1482年)62岁。 正月十日蒋冕上公书。 案:蒋冕成化十八年正月初十日书日:“冕昔者辱游先生之门,窃读先生之书,见先生所辑《家礼仪节》,鄙心甚喜,以谓文公家礼一书,天下家传人诵之矣。然行之者尚少,数百年后,何幸得先生为之解释,使凡普天下若郡、若乡、若党在处,有大德厚望者一二人焉,举行之以为倡卒,则此礼之行,庶几遍天下矣乎。”(《琼台诗话》附录) 作《岁暮偶书》 案:邱浚《岁暮偶书》云:“屈指明年六十三,人情世态饱经指。几多黑发不曾白,无数青待出自蓝。大半交游登鬼…  相似文献   

13.
崇祯八年乙亥(1635)三十九岁张岱《泰山志》完稿,以志稿示祁彪佳。(祁忠敏日记《归南快录》)张岱参加省试,因试牍不合规定格式,被黜,内心抑郁气愤。祁彪佳因张岱受屈抑,亲自写信劝慰张岱(《归南快录》十月二十八日)。十一月初一日,张介子访问祁彪佳,言“乃兄宗子失意事”。初三日,祁彪佳作札至郡守李映碧,为宗子称屈抑。祁彪佳因母亲七十有二,思儿甚切,请假归里。四月离都,五月至武林养病,病愈抵家,与诸昆仲中编梓父亲夷度公文集二十余卷。为归隐计,于十月经营“寓山园”别墅。十一月至姻党访问。(见《祁忠敏年谱》)…  相似文献   

14.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xuān miǎn)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6岁。“左侧腰腹部疼痛半月”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腰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外院泌尿系超声示左肾占位,遂到我院就诊。门诊双肾CT增强检查见左肾下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突出于肾轮廓外,直径约3.3cm,CT值为30HU,其内可见更低密度影;增强后皮质期肿块影明显强化,CT值约90Hu,髓质期、排泄期强化减退,其CT值分别约为79Hu、57Hu,瘤内见小片状不强化或弱强化区。 CT诊断:左侧肾癌。既往体健病史无特殊。入院体检:T 36.6℃, P 72次/分,R 20次/分,BP 120/80mmHg。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明显叩痛,双下肢不肿。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在气管插管全麻行腹腔镜左肾根治性切除术。术中见左肾大小正常,肾中下极稍粘连并见3.5cm ×3.0cm大小肿瘤突出肾脏,术后解剖见肾中下极约3.5cm ×3.0cm灰白色占位。切除物经家属过目后送上级医院会诊。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会诊意见:(肾)嗜酸细胞腺瘤,免疫组化示瘤细胞:PCK (+)、EMA (+)、Syn (+)、CD34(血管+)、Vimentin (血管+)、Desmin (-)、HMB45(-)、CK7(-)、CD99(-)。术后随访8月无复发及转移征象。  相似文献   

16.
冯惟敏(151一1580?),字汝行,号海浮,临胞(今山东省临胸县)人,明代杰出的散曲和杂剧作家。著有散曲《海浮山堂词稿》,诗歌《石门集》,杂剧《不伏老》、《僧尼共犯》。近人散曲研究专家任半塘称赞“冯氏散曲,最有生气,最有魄力,为明曲中仅有之豪放一派”①。明朝洪武初年,朝廷发布命令,山东百姓每三户必须选一丁壮到辽东戍守。临胞冯思忠承担了这一任务,“遂家于广宁左卫”队今辽宁省北镇县)。冯氏家族在此生活了五世,大约在成化十四年(1478),五世孙惟敏的父亲冯格(字伯顺)降生,冯裕尚在年少,裕之父冯振便去世了(…  相似文献   

17.
僧格林沁卒于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65年5月18日),但学术界对其出生日期迄今仍存在争议,目前尚无学者对其子孙们出生的确切日期予以考证。清代大量可靠原始档案表明:僧恪林沁生于嘉庆十六年六月初五日(1811年7月24日);僧格林沁之子伯彦讷谟祜生于道光十六年正月初十日(1836年2月26日),卒于光绪十七年十月十五日(1891年11月16日);伯彦讷谟祜长子那尔苏生于成丰五年四月初二日(1855年5月17日),光绪十六年(1890)正月暴卒;伯彦讷谟祜的次子、第三子和第五子已出家为喇嘛;伯彦讷谟祜第四子温都苏的生卒日期目前不详;伯彦讷谟祜第六子博迪苏生于同治十年十月初三日(1871年11月15日),1914年1月8日在北京病故;僧格林沁的曾孙、伯彦讷谟祜的长孙、那尔苏的长子阿穆尔灵圭生于光绪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1886年12月19日),1930年5月29日在北京病故。  相似文献   

18.
唐代诗人刘方平《月夜》诗:“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于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千百年来屡为唐诗选本著录。诗人及其诗作以“清丽、细腻、新颖、集水”(刘学诸评语,见《唐诗鉴赏辞典》)的风格,“平静、宁谧”(博璇琼评语,见《刘方平的世系及交游考》)的意境,深为后人道许。但就目前所见到的注释、评述、鉴赏文字看,几乎一致认为此诗写的是春夜景象。其实这是误解。王国维说:“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人间同…  相似文献   

19.
古代典格记载,春秋时期有“赋诗”的习俗.《左传》所记最多.东汉郑立云:“凡赋诗者,或造篇,或诵古.”(《毛诗正义小雅·常棣》孔颖达疏引《郑志》)这段话对我们理解上古的“赋诗”是有启发意义的.据笔者初步考察,春秋时候所谓的“赋诗”大约有两层意思.一、“赋诗”是指吟诵诗歌例如:《左传》禁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于西、子产、子大叔、二号石从.赵孟日:‘七子从君以宠吾也,请皆赋,以卒君现,武亦观七子之志.’子展赋《草虫》,赵孟日:‘善哉,民之主也.抑武也,不足以当之.’伯有赋《绸之贲…  相似文献   

20.
爱吾庐诗话(续)李耀仙卷二上结体(律体)篇上五律一体,端倪见自梁陈,奠基于咸亨垂拱。初唐四子,虽不废梁陈之藻饰,而气骨渐形,风格稍具,故为津家所宗.子安(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起语整齐,三四不拘对偶,创建中之新格:五六“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