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主张社会主义社会立公破私,因为公有制是好的所有制,而私有制却是坏的所有制。但实际上,我们至今承用的传统理念中的公有制与私有制,因都表现出了好与坏即没有好坏之分而没有破立之分,所以我国当前才不得不实行传统的公私共有化理论。这些显然与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不同的事实,就足以证明了传统的公有制和私有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的公有制与私有制。因此,我们只有认准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与私有制这个所有制基本原理,才能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安得 《家庭科技》2014,(11):40-40
自从保罗·麦卡特尼鼓励人们在伤心难过时"顺其自然",我们意识到了接受事实的重要性。的确,顺其自然可以鼓舞人们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乐观情绪,就算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依然可以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甚至愈挫愈勇。如果我们的思虑太多,往往无法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们会怎么处理一个装载过多的盒子呢?一般都会整理一下或清理掉一些东西。我们也应该这样清理一下我们的思想。我们应确保:我们的脑子没有同时思虑太多事情;我们可以处理好这些思虑引发的情绪;  相似文献   

3.
杨嵘均 《学术月刊》2015,(3):118-128
在当下中国,公民基于可行性、风险性、现实成本、效果等方面的考量,日益倾向于选择通过网络虚拟渠道来宣泄政治情绪。因社会转型的领域之广、速度之快而积淀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而导致的公民感觉"被抛弃""被不公平对待""被剥夺"乃至"被打压"的负面政治情绪正在不断酝酿和发酵。按照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成因,可以将其分为五种类型,即逻辑背离型、利益侵害型、理念冲突型、伸张正义型以及意识形态型等。公民负面政治情绪的网络宣泄对政治发展既有积极的功能也有消极的影响,对此,应该辩证地认识并理性采取有效手段来治理网络虚拟空间公民负面政治情绪宣泄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存在的负面情绪主要有: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发的焦虑情绪、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引发的不满情绪、贫富分化和权力腐败引发的仇恨情绪、社会信任缺失引发的逆反情绪、价值真空引发的无聊情绪和道德迷茫引发的冷漠情绪。对负面情绪应从保障民生需求、协调利益关系、加强社会心理疏导、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化社会舆论环境等方面来疏导。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形成的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未成年儿童正处于初级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留守,缺乏家庭照顾、亲情关爱,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和不正常行为,对其人格发展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家庭管理的缺失引起的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长时间分离而产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我有个朋友,他是个小时候不哭、长大后连苦都不会说的人。他很优秀、很有责任感、很会逗人笑,我见他时总是欢乐的。如果你心情不好,他就变得很别扭了,不知如何跟你说话,因为他不擅长面对别人的坏情绪。坚强、勇敢、快乐、乐观……这些都是很美好的特质,我很喜欢,也认同应该学习培养这些正面的品质;但是,学习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哀伤、愤怒、沮丧、悲观……接受这些负面情绪也是人性的一  相似文献   

7.
不可定义
  杨述算得上一位离经叛道的画家。他一方面反抗流行的审美趣味,一方面不断反抗自己的创作。他总是追求自由的绘画,却也总是用新的感知推翻对自由的习惯。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不得不谈到“坏画”。关于什么是坏画,特里斯卡(Eva Badura-Triska)曾经有过详细的阐述:
  “我们不妨先确定哪些是坏画不会涉及的。首先,毫无疑问,坏画不是‘真的很坏’的作品。不是因为这有悖常理,而是因为如果有意为之,作为一种观念,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显得太浅薄。即便是从社会文化或历史角度考虑也仍然如此,因为这样的方式无非能引发一些多面的、平庸的、关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的话题,比如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这些问题非常宽泛,最终无法解决且毫无意义,坏画是肯定不会涉及的。  相似文献   

8.
正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遇到烦心事,我们内心充满疲倦、内疚、无奈……其实,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多是由我们错误、偏执的信念引起的,想要改变负面情绪,必须先改变这些信念。心理学中的"换框疗法"值得一试,它很像我们常说的"阿Q精神",通过改变思维、"精神胜利法"换取正面认知和情绪。例如,工作中出现错误,受到领导批评,心情沮丧,于是得出结论"因为领导批评了我,所以我很不开心"。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把句  相似文献   

9.
郁乐 《兰州学刊》2014,(5):1-5,15
近年来诸多道德争议事件及其引发的焦虑情绪,源于生活世界变迁中道德行为情境的变化;植根于血缘乡土社会的情感记忆与道德期待,面临陌生世界与商业社会的行为情境,产生了系列的道德与情感落差,导致了道德焦虑体验的形成,引发了负面评价与消极暗示。深入分析道德焦虑心理的形成机制,对人们理性地看待道德争议事件,预防相关情绪与心理机制的负面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84年,福柯在检讨西方知识界对启蒙的检讨和反思时指出,只有拒绝对"启蒙"的"敲诈",现代哲学才能真正面对启蒙提出的问题,推进我们反思自身与现在的关系.福柯这里所说的对"启蒙"的"敲诈",指的是那种设法确定"启蒙"中可能有的好的或者坏的因素之后,把这些有限的历史片段当作根据,强迫我们必须在反对,或者接受启蒙之间做出选择的行为[1].  相似文献   

11.
"坏体说"即"七言、五言最坏赋体",是清代学者王芑孙在其<读赋卮言>中针对赋体所提出的一个经典论断."七言、五言"的文体涵义既包括以歌行为代表的古体诗七、五言句式,也囊括了今体诗(律、绝诗)句式;所坏的"赋体"是"今赋"之体."坏体"的原因在于诗体七、五言句式对赋体造成体性之坏和体式之坏.此说与现今"赋的诗化"研究密切相关,但此说表明"坏体"的时间下限不能局限于初唐,而是沿流至清代.王芑孙的纯正赋体观实质上是一种融合古、今之体,追求雅与丽和谐统一的赋体理念.  相似文献   

12.
实验哲学家约书亚·诺布提出的诺布效应显示,与一个好的副作用相比,人们更加倾向于认为坏的副作是行为者有意而为之的,据此,人们更倾向于对造成坏的副作用的行为者进行惩罚,但不会因为是好的副作用而表扬行为者。这就造成了认知判断和责任归因的非对称性的状况。当这种现象出现在陪审团中,就会对嫌疑人本应得到的公平、陪审团本应维护的正义以及陪审团成员无偏见地进行判断的能力构成伤害。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往往被视为"批评报道"、"负面功能",是媒体之最难,也是媒体之最重要.说其难,主要因为这些报道的内容,是监督对象不愿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东西,就可能百般阻挠,与新闻监督者发生心理、行为的对立,对抗,甚至对簿公堂打官司.但是,没有一家媒体因为其难而放弃舆论监督.那么,如何开展新闻舆论监督?成为媒体多年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笔者在党报工作了26年,由于常年做群众工作方面报道的原因,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认为,新闻舆论监督要增强"三度",即舆论监督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相似文献   

14.
李本书 《学术探索》2003,(12):52-54
作者认为,人类的道德行为的发生不是无规律可循的,而是受着利益、情感和快乐这三种因素所构成的"三角形铁律"的制约。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主体基于对利益、情感和快乐的考虑而引发并完成的,没有任何一种我们称之为道德行为的人类行为会例外,三者相辅相成,共同引发并决定着人类的道德行为能否发生及如何发生。这三者对于道德行为的影响,我们把它概括为利益律、情感律和快乐律。  相似文献   

15.
虹影的主要作品中充满了"负面"人——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大多以非正面、非积极的形象出现,其人生故事也多凄惨悲凉。但是这些"负面"人既非单纯的苦命人,亦不是"反面"教材。相反,在曾经的或当下的存在中,"负面"人以曲折的人生经历和不懈的人性探索传达出了本质上相当积极的"正能量"。读者们的阅读体验和虹影的人生体验是一致的,痛苦过后方能领悟到由爱而释放出的正能量,感受死亡和轮回的生命态度,在丰富的人类情感和复杂的人性发现中体会真正的美。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早期的现代化自启动之初,便面临着种种困境。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文化人一直怀有沉重的近代史情结——以中国近代“历史失败”为背景的文化自审情结。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积极向西方(包括“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同时审视和批判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行为本身就积极地影响历史,使我们今天得以在西方文化面前能够获得文化上的自信,使我们在对中国文化上的心情比一百年前轻松得多。但是,“文化危机”的压迫感还是无法解脱,仍需我们再次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进行审视。一、甲国传统文化的一些负面因素中国文化人…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都程度不同地遭到了"破坏性"开发,景区出现了"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倾向。实施"破坏性"开发行为者为少数利益集团和单位,背后都与管理机构的失职行为直接关联。管理机构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破坏性"开发过程中的失职行为,源于其"经济人"本性以及对不当利益的追逐。因此,亟需重塑管理机构在风景名胜区开发中的职责,加强监督,以实现对我国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严格保护下的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8.
行为金融学在投资者异质、信念偏差、非标准偏好等假设下更加现实地刻画了投资者行为。行为金融学与新古典金融学对投资者刻画的差别部分表现为投资者情绪。从大量研究结论来看,正是投资者情绪导致了证券市场中的"异象",因此,从行为金融视角出发研究投资者情绪,对于解读证券市场,认识资产价格形成机制,提供政策建议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拆开看看",是儿子爱说的一句话。对于他这种"毁东西"的行为,我是有点放任的。 男孩大都爱鼓捣东西,当然是把好东西鼓捣坏的时候居多。对这种事,我一般不会发火。我觉得东西已经坏了,再发火也无济于事。每逢儿子拆坏了什么,我最多就是提醒他下回拆东西前先打个招呼,免得拆了大人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20.
娱乐性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正因为这一特点,大众文化在满足人们的娱乐休闲、缓解负面情绪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逻辑的支配下,大众文化开始只追求娱乐效果,放弃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即出现了过度娱乐化倾向。促使大众文化从娱乐到过度娱乐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表现为无聊、郁闷、焦虑的社会负面情绪和媒体商业化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