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校报编辑排版是现代出版工作重要的环节,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高校校报编辑排版艺术是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版面设计是校报个性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美的版面可以愉悦读者心灵,提高传播效果。从本质上讲,好的排版形式,就是读者透视校报的第一扇窗户,是一种精神和情感传达,是一种无言的形式美,最终以达到愉悦读者心灵和美化版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校校报发展滞后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新闻学观点 ,从不同角度揭示高校校报发展滞后的现状 ,从办报读者意识不强和从业队伍不健全两方面分析校报发展滞后的原因 ,提出改变发展滞后现状的对策 :提高对校报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加强校报队伍建设 ;转变观念 ,增强读者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是指由学校党委主办的以校内师生员工为主要读者的报纸,是学校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和理论宣传工具.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高校校报在校园的传播优势受到一定的冲击,笔者就高校校报的新闻策划的必要性、新闻策划的基本内涵以及新闻策划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强化校报在校园媒体中所特有的权成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提高副刊版面的新闻性是高校校报副刊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新闻性与文艺性的有机结合是办好校报副刊的关键;校报编辑对副刊应从内容和版式两个方面进行策划,增强副刊版面的新闻性,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报信息传播效率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校报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重要性、必要性。文章认为,提高校报信息传播效率,是高校校报在新形势下深化新闻改革,提高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一环,是新形势下坚守党报办报宗旨和理念的需要,是更好地关注和及时了解、掌握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的需要。并提出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从机制上保障信息传播效率。  相似文献   

6.
高校校报担负着在高校引导舆论、交流信息、繁荣校园文化、提高育人服务水平、传承文明等重要使命。为更好地发挥校报的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可以借鉴质量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从读者的视角对高校校报质量现状进行实证研究,提出提高校报办报质量若干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7.
提升高校校报影响力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时代,高校新闻媒体由传统的纸质媒体——校报一枝独秀到眼下的校报、广播台、电视台、新闻网站四驾齐驱,校报主流媒体的地位已受到严峻挑战,尤其是与网络新闻相比,校报往往扮演着"迟到的重复者"的角色。在如是新形势下,校报要生存发展,继续起到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惟有改革创新,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结合高校校报的特点以及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校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贯通对接工作,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规模和合力,充分发挥高校校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办好校报,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是实现“办报育人”的前提。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信息多元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校报主流媒体地位面临各种媒体和自身发展不足等方面的巨大挑战。文章对高校校报主流媒体地位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对谋求高校校报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校报事业发展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不断提升高等学校校报影响力的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学校校报的责任和作用日益突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增加校报影响力是摆在高等学校校报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作者从多年办报的实践中提出一系列提升校报影响力的创新性思考。增强校报影响力,首先需要创新办报理念,即树立为师生服务、文化办报和办报育人的理念;其次要创新版面、形式和发行渠道,最大限度满足受众需要,缩短办报周期、创新版面形式、创建网络平台、完善发行渠道等。最后是实现版面内容与编辑手段的创新,在增强校报的可读性上下功夫。只有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不断拓展和丰富校报功能,不断提高等学校校报的可读性,最终才能增强校报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是我国新闻园地里一朵奇葩。在当前报纸期刊竞相扩充版面,广播电视纷纷增设节目,新闻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形势下,高校校报该如何立于时代的潮头?依笔者所见,最根本的一条是坚持新闻改革,增强校报的可读性,办出自己的特色,以质取胜。为此,高校校报应建立一整套寓指导性于可读性之中的机制,并切实提高校报新闻的采访、写作和编排水平,使之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校报要增强可读性,必须提高新闻写作水平,提倡散文笔法。校报的主要读者是青年学生。这部分人思维敏捷,思想活跃,文化生活丰富,生活节奏快捷,不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校报实际情况 ,提出了编辑在办报过程中如何让校报抓住读者的心 ,和怎样发挥副刊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高校校园,涌现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精神风貌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这为高校校报的新闻报道提供了众多的素材和广阔的领域。作为党委机关报,高校校报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追踪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搏,采写校园中出现的新人新事,展现广大师生奋发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面貌,为精神文明建设摇旗呐喊,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击鼓助威。 校报的新闻报道中,消息和通讯是两种最主要的体裁。消息往往是以最快的速度、最简练的语言、最直接的方式告诉读者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事,让读者“知其然”;而通讯则要求通过具体生动的叙述、描写,将事情的星星点点、来龙去脉向读者作较为详细的报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报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媒体的高校校报面临着读者群萎缩、关注度降低等一系列挑战.通过了解受众群体,认为实现高校校报的革新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着眼于信息时代高校校报读者定位和需求转变,分析了高校校报的影响力之所在,对高校校报的革新方向进行了研究,以期推动高校校报发展,使之成为吸引人、影响人的校园内的主导媒介.  相似文献   

15.
提高高校校报的办报艺术水平 ,应处理好严肃性与活泼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的关系 ,从而改变当前高校校报落伍时代的现状 ,努力提升艺术品位 ,满足读者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一、传播于围墙内的新闻纸 在大众传播媒体中,有一种小巧高雅仅在大学师生中传播的报纸,这就是高校校报。 校报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清末兴起洋务运动,创办北洋大学、南洋大学时,中国就出现了最早的校报。校报对中国革命有卓著的贡献,在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校报还是培养、锻炼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摇篮,许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青少年时期,不仅是校报的热情读者,积极撰稿者,有的还是校报的组织领导者,如  相似文献   

17.
高校校报作为高等院校党委的机关报 ,多数存在可读性不强的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主要是对教育规律在高校的特殊性理解不深 ,把握不准 ;同时 ,它也与高校对校报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有关。校报要增强可读性 ,必须克服自身的劣势 ,通过增强读者意识、新闻意识、服务意识和审美意识 ,把校报办得可亲、可信、可用  相似文献   

18.
发挥校报优势坚持办报育人论新形势下如何强化高校校报育人功能冯岩高校校报作为重要的思想教育宣传舆论阵地,是学校党政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的耳目喉舌,也是学校联系师生、传播知识、推动改革和交流经验的信息窗口和新闻媒介,更是加强校园两个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  相似文献   

19.
校报新闻传播模式存在着六大特点:接近性、长周期、小容量、重复性、史料性和读者的高知识化。要使校报新闻传播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对校报传播的新闻主体———消息的写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最主要的对策就是不断改革创新,力求深化、客观化、短化和活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进入了效益时代,在高校宣传工作中充当重要宣传工具的校报也要讲究效益。校报的效益怎样去体现?怎样才能提高呢?关键是增强校报的可读性。1校报要讲效益一种报纸的效益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就看它拥有的读者多不多。巨过来,报纸自身可读价值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报纸的身价、报纸的流通及其信息传播,也就呈报纸的效益。校报宣传的效益问题,因受发行量少、读者范围狭小且相对固定,形成特定的读者群等出素影响,加之经费紧张,稿费、编辑费一压再压等种种不利因素,使校报往往只顾按时按量地完成出版任务,而无暇顾及其可读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