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探究和理解古代散文的艺术精神和独特文化内涵,可以从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审美意识的渗透中找寻其内在话语以及不同的原型话语对散文创作的潜在导引或召唤。本文试图从古代文化的“道”、“物”等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内涵和审美艺术精神特征等方面作一些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格萨尔》史诗典型性文本中所沉潜的原始性质素进行了较为深刻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其中所蕴涵的神话传说、图腾崇拜、原始民俗以及祭祀、祈祷、占卜、巫术等原始仪式构成了史诗原始文化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3.
当代圣卢西亚诗人德里克.沃尔科特的长诗《奥美罗斯》被誉为"加勒比的庄严史诗"。沃尔科特不仅因此作品的"巨大启发性"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还因在此作品中将《荷马史诗》与加勒比海独特文化背景精妙结合而被评论家们视为加勒比海的荷马。史诗利用地中海和加勒比海的文化资源,借用《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原型,大胆进行解构,进而创造了加勒比式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沃尔科特通过《奥美罗斯》确认和建构加勒比文化身份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土家族《廪歌》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家族的《廪歌》是一部反映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在民族音乐中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揭开《廪歌》神密的面纱是揭开古代土家族“廪卡人”文化、生活、音乐、政治、风俗、宗教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柳经常出现在我国古代抒情文学作品中,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独特意蕴的文学意象。拟从柳意象的原型内涵入手,对《红楼梦》中柳意象的艺术表现进行梳理,试探讨其作为叙事文学对柳意象内涵的继承和深化。  相似文献   

6.
论蒙古史诗的原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古史诗创作的原则与方法是建立在蒙古史诗的原始模型──太阳原型基础上的。文章在引述国内外研究资料基础上,对太阳原型的情节结构、内容线索及其产生基础──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影响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可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和迁徙史诗三大类型。创世史诗歌唱的是创世神话,常有宏大、深远的绮丽想象;英雄史诗歌唱的是民族英雄,常有伸张正义、慷慨激昂的抗争意识;迁徙史诗歌唱的是迁徙的历程,常有背井离乡的隐隐哀伤。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出独特的特征,特别是迄今依然在传唱的史诗,其特点处在不断的变迁中。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西部少数民族史诗在类型和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西南少数民族史诗包含了创世史诗、英雄史诗、迁徙史诗三大门类,其中创世史诗、迁徙史诗最为丰富;西北少数民族则以英雄史诗最为显赫。  相似文献   

8.
卫拉特蒙古的《江格尔》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本文运用西方批评理论中的神话原型理论解读《江格尔》,作品所反映的原始意象印证了神话原型理论,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相通性。  相似文献   

9.
彝族“支嘎阿鲁”史诗母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嘎阿鲁"史诗,有着其他英雄史诗所具有的英雄奇特诞生母题、与恶魔争斗和征服母题、英雄的神奇婚姻母题、英雄救母母题等等,并有自己的独特性,体现着南方英雄史诗的文化英雄特征。这些母题充分说明了"支嘎阿鲁"史诗的英雄史诗特性,也反映了彝族民间文学与世界英雄史诗的可交流性。对跨省传承的"支嘎阿鲁"史诗母题进行研究,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揭示彝族史诗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鄂西故事《老鼠子嫁姑娘》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鼠子嫁姑娘》故事情节结构新奇有趣.形式独特。故事蕴含了土家、苗族深沉的文化内涵—“老鼠娶亲”的生殖崇拜。这种老鼠原型还浸透着远古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深沉情感。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土家族的神话资料,对土家族的宇宙图式与象征结构进行了解读。文章认为,土家族神话对宇宙结构图式有自己的一套解释,这种解释根源于土家族独特的生存环境;梯玛神图是土家族神话中宇宙结构图式的具象表达;神话中的意象充满着生殖能指与生命喻义,这些意象构成了土家族文化象征的主要原型;二元结构与三元结构是土家族神话中的最基本的“无意识结构”。  相似文献   

12.
"大学聚落"新理念的提出,要在放眼斯坦福大学等"原型"的前提下,进一步充实完善该理念的内涵,强调通过诗意景观设计和优化策略,充分满足高校师生对高情感的强烈追求,包括聚焦营造强烈动感和反思沉静的景观场所,赋予大学聚落景观以浓郁的诗意,使师生达致诗意栖居。其中,采用"风水景观"策略,也是营造反思沉静景观场所的较佳选择,因为"风水景观"是中国人所追求的理想景观的古老"原型"。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劳伦斯《羽蛇》的传统解读认为,作者旨在张扬性爱的纯洁、美好,而忽视了《羽蛇》这一作品本身所包括的复杂内涵。本文在厘清“神话—原型批评”某些重要概念的基础上,从原型批评角度分析了《羽蛇》中蕴含的“死而复生”意象原型,并点明了神话原型对现代人灵魂的拯救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当代艺术中象征的深层意蕴的挖掘,是荣格原型方法的主要内容,在毛泽东诗词中,山几乎无处不在,这个象征世界深刻的寓意给我们启示。在这个象征世界里,大与小、莽与裁、山与人、自然美与人性美等对立统一的哲理特色十分突出。毛泽东对大山情深谊厚,他写大山,歌颂大山,除了现实的因素外,还体现了人类寻找精神家园回归自然的意识,这些咏山之作启示人们从一个新的视点去观察大自然,发现和理解大自然的美,这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文化史上意义都不可低估。同时,其诗词又有着强烈的修辞意义和有限变无限举一反三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15.
"禹生于石"神话传说与石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是力量和神圣的象征,又有丰产和助产的作用,凝聚着人类心理和人类命运的某些因素;"禹生于石"这一神话传说植根于石的深层文化意蕴,隐藏着上古历史与艺术的原始意味;作为叙事原型,它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诞生、<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玉石奇缘均源于此.  相似文献   

16.
远在邹衍之前阴阳五行说就已经有了丰富的形态。阴阳的特殊含义在殷商以前已经出现 ,将阴阳与灾异结合在一块 ,出现在《周易》时代 ,五行可能产生于夏代 ,明确于商代 ,阴阳与五行互为发明的时间早于邹衍的五德终始说。取象于自然的阴阳五行是邹衍发表其宇宙本原之生成的基础。在对儒家宇宙观的批判中 ,战国后期的邹衍提出了“裨海”、“大瀛海”等的概念 ,从而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引向更广袤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单薄是造成乡村旅游品质低下的根本原因。加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是一个多方联动的过程,以安吉”竹叶龙”复兴为例,从动态的视角剖析农村精英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中的建构与消解作用。正视和应对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一要以精英均势助推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二要加强精英与民众的团结,鼓励社区参与乡村旅游文化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8.
石湾公仔是广东佛山的陶瓷工艺品,产品种类繁多,题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取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代表性作品,分析其文化内涵及特征,遵循跨文化交际原则,通过英语译文准确地传播其文化信息,能够有效提升石湾公仔作为旅游产品的地位,促进佛山旅游与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具有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通过对比汉英两种语言中有关"月亮"隐喻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内涵,分析"月亮"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种种翻译形式,指出作为共同文化符号的隐喻翻译一方面应坚持文化特殊性原则,着力保持隐喻符号包含的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坚持文化普遍性原则,探讨隐喻可译性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