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何国明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可说是近几年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亦想就此问题谈点看法,求教于方家。一、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教育内外部诸多因素对学校教学和学生学...  相似文献   

2.
高中文理分合的争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问题不仅仅是课业负担问题,存废的争论背后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学科课程的分化与综合高中文理分合的根源,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是文理分科的理论假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是对这一问题的明确回答。笔者借鉴复杂性理论从教育需要、教育公平以及创新教育的实施等多个维度对高中文理分科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现代社会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把听说能力的训练置于语文教育的重要地位 ,是国际语文教育发展的潮流。我国语文教育长期轻视听说能力的培养 ,有其社会历史文化根源和现行教育体制的根源。端正认识、实行随机指导和多样化训练、设置专门课程 ,是改善听说教学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4.
减轻学生负担强化素质教育─—四川师院附小第一阶段实验情况报告实验课题组一、实验研究课题的提出当前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政府部十分关心和重视这一问题。李岚清副总理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5.
阆中市女童教育的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历史的演变,阆中女童教育也有所发展,但与社会的发展相比,仍有女童教育的力度不够;农村女童初中普及率低于城市;小学女童流失率高于男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家长的认识;加强青春期教育;适当调整招生政策;减轻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邪教的再度出现既有其国际背景,也有其国内背景。就国内背景而言,既有其历史根源,也有其社会根源,还有其文化根源。打击邪教,驱除公害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我国,反邪教斗争既是争夺群众、争夺阵地的严肃的思想政治斗争,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被赋予的重大历史任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明确自身的重大职责,增强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思想阵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破除邪教的歪理邪说,担负起反邪教斗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7.
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是“大跃进”的产物,此论断有一定的道理,但仅从实践的层面上阐述了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产生的社会根源。实质上,城市人民公社公共食堂产生的根源是复杂的,有理论根源、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其中,思想根源则是关键,是主因。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表现为教学目的、素质要求、评价指标、教学方式方法和培养人才结果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应试教育有客观的社会根源,主要有历史传统的影响、社会利益机制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制约,因此,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政治信仰出现了一些不容乐观的状况。从政治根源、经济根源、教育根源、主体根源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出现政治信仰危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高校党建的角度提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在确立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优化教学结构与减轻课业负担王国栋如何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可说是当前教育上的一个热点问题。结合我校的具体实践,我们认为,要想切实减轻课业负担,就必须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所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是要求我们对课堂教学的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从未将"减负"作为首要目标,结果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越来越重。本文从教育功能的视角分析学校"减负"遭遇的问题,认为教育功能被夸大与泛化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学校"减负"只有以国家为主体,重新审视教育的价值及功能,把"减负"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才能走出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2.
在界定“中国历史文化”、“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等概念的基础上,概括了“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等特征,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对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试图从中国历史文化中寻求能够促进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文化精神与文化理念,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对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与梅贻琦的大学理念在专识与通识教育、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和办学自由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人生阅历、时代背景和学校性质是造成二者理念殊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科教育作为大学的"根"和"本",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但我国教育中存在的"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这种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学业迫切需要合理"增负"。这种"增负"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转变观念、自主"增负",教师不辱使命、提供"金课",管理层完善制度、正确导向,可以有效实现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并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5.
社会需求是大学教育的源动力,但目前大学教育并没有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学生在完成学业之余,还背负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面向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型。以工程专业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通过核心课程的教学改革,解决学生博而不精、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其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青少年自杀呈现低龄化趋势。应试教育与学习压力的超负荷造成少儿身心的“亚健康”。心理疾患的高发是造成自杀行为的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我国未成年人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普遍存在的校园欺侮现象也是造成少儿自杀的原因之一。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着重要关联。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减负”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中小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有效防治自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涂尔干是社会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也是教育社会学的主要奠基者。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是实证主义的,也是唯理性—科学主义的。他指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应是社会事实,这种社会事实是整体的而不是个别的;是普遍的而不是特殊的;是群体行为而非个体行为。涂尔干对教育的研究贯穿于他的方法论中,并集中体现在教育与社会学、教育思想史与道德教育的论述中。对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与他对教育的研究进行梳理,尝试重现他对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真实思想和运用在研究上的方法论,有利于对涂尔干的教育社会学思想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社会经济形态的改变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从业观念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教师流动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幼儿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其流动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幼儿教师流动将给幼儿教育的发展带来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广西第一届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情况作为个案,分析高学历幼儿教师流动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费孝通先生不仅是一位人们熟悉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人类学家。是他首先将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纳入到中国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并给予了教育与家庭、亲属关系、种族、社区等人类学研究主题同样的重视程度。费孝通先生倡导的人类学精神和他的教育人类学思想,对于从事教育研究的工作者来说有着实际的意义。当我们把他的“文化自觉”理念引入到“教育自觉”中时,我们开始尝试对本土教育的反思,并在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中,探索一条既不“复旧”又不“他化”的革新之路。  相似文献   

20.
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本质的理性化的洞见、理想和信念,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是国家基本政策制定实施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优先发展国策性理念包含教育大政方针制定、规划制定、公共财政投入、人才储备四个优先性的确立。教育人本国策性理念视人为教育的中心,关注教育满足社会需要和人的需要的统一、促进个人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发展。教育公平国策性理念注重受教育者平等教育权的维护、得到公正对待及学教育质量的平等。教育优质国策性理念关注全面质量和高质量的双重提升。素质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全体受教育者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终身教育国策性理念关注建构基于现有教育体系又超越现有教育体系的大体系。各个国家教育发展的国策性理念具有不同的教育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