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棉花害虫越来越严重,农药效果越来越差,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大量杀伤害虫天敌,削弱了自然控制能力。同时,使棉铃虫、棉蚜虫等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因此,对棉花害虫要立足于生物防治和诱杀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尽量发挥自然控害作  相似文献   

2.
本产品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卫生杀虫药——胺菊脂、氯菊脂、仲丁威和其它配料组成。灭蝇效果显著,10秒钟即有效果。同时,对其它卫生害虫也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3.
猩猩与贪官     
明代刘元卿的《贤奕编》中,有一篇叫《猩猩好酒》的寓言故事。其大意是:猩猩是非常好酒的动物,猎人便想用酒来诱杀它们。猩猩一瞧见这些东西,就知道是用来诱杀它们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挡不住美酒的诱惑,从而导致了醉酒被捉的下场。  相似文献   

4.
4月特别提醒     
《新天地》2007,(4)
生活●清明扫墓注意安全老年人清明扫墓,要注意交通安全,尽量避开高峰时间,可以提前或错后一两天,以免出行不便。●春季灭蝇事半功倍惊蜇节气过后,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蚊蝇等媒介生物开始繁殖蔓延,因此在这一季节  相似文献   

5.
2010年1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曾经轰动一时的女护士以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借口,诱杀情人案作出复核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许丽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那么,女护士为何以身试法呢?  相似文献   

6.
腐败问题长久以来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毒瘤,反腐倡廉任重道远.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全新的姿态大力进行反腐倡廉.习近平的新反腐理论主要体现在反腐的“‘常’、‘长’高速”模式,反腐的“剿虎灭蝇”策略以及反特权的作风.这三大反腐观念为习近平的反腐思想增加了厚重的一笔,也指导了反腐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大胜利.  相似文献   

7.
普通话本身具有美的属性,是美的对象,它与人处在一个使用鉴赏与被使用鉴赏的关系中,它的美的属性对人的精神情感又具有肯定价值,因此,它在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中具有美的属性,具有美感效果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好太王碑》有高句丽建国祖先邹牟王“黄龙负升天”的记述,作者从汉代黄龙现象的分析入手,结合史书对高句丽早期历史的记述,对其中“黄龙”之所指进行了探讨.认为“黄龙”很有可能是指代汉朝及其郡县地方势力,“黄龙负升天”是对邹牟王被王莽东域将严尤诱杀的另类表述.  相似文献   

9.
刑事立法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立法语言。首先,它是在民族共同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专门语言载体;其次,它是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所使用的一种专门语言载体;第三,它表述刑事立法意图,以罪刑关系为核心;第四,刑事立法语言使用的主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最后,它具有一定规则性。  相似文献   

10.
英语委婉语是和平年代产生的一种不便直说的忌讳性语言。它有代替禁忌语,用于谈论敏感话题、策略表达某种称谓等社会功能。它的使用原则并非表现为词语使用上的冗长,也少欺骗或不诚实的成份。但它的曲折、间接也可造成模糊含混、不易理解的含义效果  相似文献   

11.
日化用品的说明语是典型的说明语体,它在语言方面有多使用短句、使用第二人称、在词语使用上求新求异、多用省略表达法以及大量使用褒义色彩强的词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土语是科尔沁人民历来使用的蒙古语口语。它是我国蒙古语基础方言中使用人口多、应用范围广的一种土语。做为一种土语,它与基础方言有着共同的语言基础,但也有其自身的语言成分。它是科尔沁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个是汉语中使用范围最广、使用频率最高的通用性个体量词,它经历了从计量具体向计量抽象的认知过程。danε是维吾尔语中使用范围较广的个体量词,它展现了人们的认知总是由最熟悉的日常生活常见的事物,向不熟悉的与日常生活距离较远的事物映射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从移植词看当代中国哲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词,它是汉语里原有的词,但用它来翻译某个外文词后,我们逐渐不再在它原有的意义上使用它们,而主要在它用来对译的外文词的意义上使用它,这些词原有的意义反而被掩盖了。例如革命、经济、经验、社会、民主、专制、事实、理论、作用。这样的词加上近代专门为了翻译外语词新造出来的词,我统称为“移植词”。在理论的场合,大部分现代汉语语汇都是移植词。本文旨在引起人们注意移植词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5.
走向全球 全球化这个术语使用很广,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我们对它了解甚少。多数情况下,人们只肯定它的存在,但却从未下定义。那些描绘它的人把它描绘为跨国金融和经济活动的持续不断的增加导致更高程度的经济相互依赖。实质上,相互依赖和全球化可互换使用。这产生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同一术  相似文献   

16.
语言测试在语言教与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同步测试能带来积极的反拨作用,但在使用它时,应遵循一些原则,并且应注意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减少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也谈“李广难封”的原因——与高敏同志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读高敏同志《“李广难封”的原因何在?》一文(见一九八七年四月八日《光明日报》史学栏),颇受启发。“李广难封”的原因,诚如高文所言,既非李广诱杀降羌八百而遭“报应”,更非李广自己也怀疑的“命数不好”。但是否如高文所言,一是因为“当时官府以年龄取人而不以德才取人”,“二是有嫉贤妒能的人对李广进行诬蔑陷害”呢?本人未敢苟同。  相似文献   

18.
语言禁忌在荆楚地区无处不在,它与每个人的身体、言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等等都有联系。它是一种生活习俗的反映,也是人们的社会观念、伦理观念、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等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在这一文化区域内的综合反映。它是荆楚地域文化的产物,是社会体系自身的需求所致,同时也受到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它源于民众对美的追求,源于人们的各种心理欲望。它在俗信文化中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表现为:对语言的结构和使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丰富了汉语的语汇与表达方式,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它是对语言环境的美化,它使人们不自觉地使用文明用语,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相互交流而言,它带来一种新的文化意义,是对相异地区与民族文化的补充与丰富。  相似文献   

19.
代词it在句子中的功能极其繁多,它远远超出了代替句中或上文中已经出现过的名词或名词词组等这一使用范畴。根据它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及所表示的词汇意义,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下面三种情况。 (一) it作为人称代词的使用; (二) it作为无人称代词的使用; (三) it在句子中并无具体的事物可指,它本身在句子中没有任何独立的词汇意义,它只作虚构的句子成份,it与其他词一起构成固定词组或句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达到快速、准确交流的目的,俄语口语中常使用简略结构。这种简略结构现象极为普遍,且有其自身的规律,了解它有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俄语口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