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工资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工资形成机制,工资的分配体系和分配结构也没有随用工模式的市场化而与之相匹配。工资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在于:通过制度和机制确立工资价格的基本形成机制,来推动工资价格合理反映劳动力的市场价值,从而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促进劳动关系的市场转型。应当以工资集体协商为核心,构建契合市场机制的工资制度框架,优化工资分配理念,执行发展型的工资政策,并跟进配套机制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浅议企业内部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与宏观调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来,企业内部收入分配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企业内部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影响企业和社会成员的发展。根据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的理论,企业内部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企业内部因素造成,因此,应完善收入分配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加强财会税收制度建设;建立现代企业的工资制度;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职工的教育和培训,以完善企业内部收入分配,防止收入差距的拉大。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作为劳动力市场的利益信号,应当由劳动力市场上供求双方来共同决定。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较普遍地实行协议工资制度。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公有制企业内分配的自主权不断扩大,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更需要维护工人的经济利益,这就有必要探讨协议工资制度及其在中国的可行性与适用性。一、协议工资制度的一般特征协议工资制度,又称集体谈判工资制度,是指在国家法律的保护和约束下,通过企业(雇主)与工会(工人)之间的谈判来决定工人工资水平的一种工资决定方式。协议工资制度是…  相似文献   

4.
随着双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势必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工资改革,实质是按照工资决定市场化要求对工资模式的重塑。工资模式,则包容了工资分配的主要机制和基本规则。要顺利推进工资制度改革,不可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工资模式进行认真研究。一企业分配的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节劳动力市场;企业决定  相似文献   

5.
工资制度作为社会的分配方式,是有关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原则、办法的总称。建国以来,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使工资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尤其是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工资的激励力度,激发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在工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若干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工资制度关系到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也关系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复杂的问题.当前,我国工资制度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同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运行,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很不适应.广大群众对工资的意见也比较多.可以说工资制度的深入改革势  相似文献   

7.
工资制度作为社会的分配方式,是有关工资形式,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原则、办法的总称。建国以来,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改革,使工资制度不断趋于完善。尤其是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工资的激励力度,激发了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但是在工资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粗浅分析并提出解决建议。一、机关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分流后虽体现了各自的劳动特点,但又加…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已成社会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十几年来,个人收入分配由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家集中统一分配逐渐朝向由市场经济的分配机制调节演变,分配主体日益多元化,分配方式更为多样化,个人收入普遍提高。但是,由于体制转换过程中新旧体制都在不同程度地发挥作用,不同的调节机制使个人收入分配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态势,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已成社会问题。首先从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资料,1994年全国职工平均货币工资4538元,其中国有经济单位4797元,高于全国职工平均工资5.7个百分点;城镇集体…  相似文献   

9.
工资制度是国民收入分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个方面。工资的形成方式、水平会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状态、配置效益有重大影响。在整个社会的工资运行中,企业工资是牵动面最大,从而对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状态和配置效益影响最大的一环。1985年以后,我国开始进行企业改革,作为“放权让利”启动改革的总体思路的一部分,在企业内部分配制度上推出了以“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简称“效益工资”)为内容的工资制度改革,这项改革在实践中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基本精神:“工效挂钩”却被经济理论界与企业界共同接受,形成近年来企业承包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现  相似文献   

10.
工业企业工资制度的改革是物质利益分配关系的重大调整,也是微观经济领域改革的热点。对企业工资改革如何评价,如何进一步改革微观经济领域的初次分配形式,建立比较合理的工资分配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工资改革经历的几个主要阶段 工业企业资工制度改革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的演变过程: 1、实际上我国的工资改革是从1978年开始恢复奖金制度为发端的。当时国有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奖金一般是按工资总额的5%提取的,以后改为奖金从企业留利中提取,于是试行从奖金入手改革工资制度。在这一时期,企业职上的个人收入基本上是标准资工加奖励工资两部分。这种做法,提高了职工收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有利于强化企业管理。但是,这种工资分配形式上的改革,还是从原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