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研究这部伟大著作的创作历史,对于深刻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论》创作史分期的基础研究《资本论》创作史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划分《资本论》创作史的不同时期.一般有两种不同的分期方法:一是按照写作自然过程和阶段来划分;一是按照马克思经济理论形成过程的每个阶段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来划分.我认为后一种分期方法更能深刻地了解马克思经济学说形成的发展过程.因为《资本论》首先是一部政治经济学的经典巨著,《资本论》创作史首先是马克思经济学说形成的历史,而马克思经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第二卷是一部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单个资本再生产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内容极为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济著作。它所阐明的再生产理论,对于我国当前的社会义经济建设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深入研究这一卷的创作史,不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现行《资本论》第二卷的理论,而且也可以使我们从这一卷众多的手稿中获得未曾收入现行《资本论》第二卷的许多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涉及到《资本论》的哲学意义、《资本论》中的科学观以及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构成的重要概念,它们互为理解对方的关节点。马克思主义科学观是理解《资本论》对资本逻辑的全面批判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理论关键点,而资本逻辑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观中具有理论原则意义的内在部分,是揭示科学的现代属性和特征的钥匙。对资本逻辑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关系的研究,重点是阐述《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科学观,论述《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发展中的理论地位,并从资本逻辑来解释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具有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资本论》创作史研究曾经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问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中的第II部分"《资本论》及其准备材料"已经全部出齐,为对《资本论》创作史的再研究提供全新的文献学基础,"市场经济语境中的劳动价值分析范式"开启了这一《资本论》研究新视野。文献和视野的翻新,使得对《资本论》创作史的再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由批判转向建设——论《资本论》研究思路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资本论》能否应用于今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键的问题是转变研究《资本论》的思路,一方面要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另一方面要由教条转向指南。我们学习和研究《资本论》,主要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体系,掌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了解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思想,依据《资本论》的逻辑和方法发展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依据《资本论》所阐述的一般市场经济理论,寻求指导经济运行的一般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6.
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田光同志在讲授《资本论》创作史时,对创作史的分期问题提出深刻见解。 田光认为,在《资本论》创作史中,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理论的制定和马克思参加社会生活实践、阶级斗争实践之间的关系;第二,理论的制定和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及批判各种错误思想、敌对思想的关系;第三,理论的制定和马克思长期思维的关系。《资本论》创作史是一个以第一方面为根据,第二方面为条件,第三方面为结果的总体过程。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使《资本论》创作史显露出阶段性。  相似文献   

7.
80年代是一个改革的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以及国际风云变幻,进一步证明了在实践中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一部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在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就是必须把马克思《资本论》的理论当作一门系统的科学来对待,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具体地学习、丰富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人们只注意从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的角度研究《资本论》,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我们同时注意从逻辑角度研究它,会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在这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和逻辑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逻辑角度看,马克思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逻辑思维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发展规律,其中最典型的是科学  相似文献   

9.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重要著作,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宝库,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因此,它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百多年以来,无产阶级以《资本论》为强大的理论武器,来反对资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且把它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而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科学总结,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过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和哲学著作,而且是一部重要的无产阶级人权理论著作,它蕴藏着内容丰富的人权思想。《资本论》及其创作过程中留下来的三大手稿,对于研究马克思的人权观有其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深入地研究马克思《资本论》中的人权思想,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粉碎国际资产阶级利用所谓人权问题而掀起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恶浪,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资本论》中的人权观作一个粗略的概述,希望能引起研究人权问题的同行们重视和发掘《资本论》中的人权思想。  相似文献   

11.
试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认识分歧的主观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待《资本论》的非马克思主义态度,导致《资本论》研究中的形而上学方法。这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分歧和争论长期无法解决的主观原因。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资本论》,博大精深,体系严密。它以独特的思维形式,创造了前无古人的理论成果,为科学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资本论》的思维形式,就是《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逻辑结构借以表现的基本形式。从《资本论》的思维形式出发,探讨其思想内容和逻辑结构,这是打开《资本论》理论宝库,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学术界对《资本  相似文献   

13.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主要的代表作,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在新形势下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从批判性的维度看,《资本论》是认识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从建设性的维度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基础;从开放性的维度看,以《资本论》体系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体系、发展的理论,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哲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相类似,经济学语境中的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捡起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资本论》中不被重视的一些理论环节,并弱化甚至抛弃了作为《资本论》主题线索而存在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  相似文献   

15.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巨著,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他不仅凝结了马克思一生的全部心血,而且还有恩格斯卓越的贡献。回顾恩格斯与《资本论》的这段历史,学习恩格斯优秀的思想品质,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对我们将起积极的鼓舞作用。《资本论》创作的支持者和协助者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的年代,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从事《资本论》创作的。当时,贫困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一家经常一连几个星期只能吃点面包和土  相似文献   

16.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一书中回答了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是发展的、异质的、批判的理论,是强大的精神支柱、科学的方法论和正确的指导思想。所以要认真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用中立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 1863.7.6《经济表》“图式”是对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第一次系统阐述 ,标志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实际形成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关于社会再生产“公式”是“图式”的发展、丰富与完善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再生产理论的最终确立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结晶 ,是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中国化 ,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的最主要著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①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资本论》就是这一整体的集中体现。《资本论》的指导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经济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因此,《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的理论宝库,也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宝库。对《资本论》中美学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广大理论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但至今为止,不少人仍停留在用美学术语来注释某些引文上。如何深入研究《资本论》中马克思的美学思想,阐明《资本论》范畴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地位和作用?苏联列宁格勒出版社于1984年出版了苏联学者Г·维日列夫的专著《哲学知识体系中的美学》。Г·维日列夫对《资本论》范畴体系中的美学问题研究采取了“一种新的、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认为,抽象和具体是黑格尔作品中客观存在的两个专门性的方法用语。他在《资本论》创作中逾越了黑格尔《逻辑学》,使得知识生产超越了一切抽象形式主义规范。目前,马克思根据《资本论》的创作所提出的将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相区别的方法论存在两种系统性表达:形式表达和实质表达。从学理上看,前一种是"形式框架"界说,我国学者持有的科学抽象法大体属于这一类型;后一种是"工作实质内容"界说,从统一思维学的范畴——"抽象和具体"出发,彰显了《资本论》辩证法道路的真实意蕴。"实质表达"是立在"形式表达"背后的规定。《资本论》中知识生产的安排体现了"思维学与逻辑学的统一"。可以说,"思维学和逻辑学的统一"是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关系的深层构境,可据此指导科学知识生产。因此,应立足中国本位,从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本论》的方法论规范关系,从中发掘本土化的、真正的思维支持,以利于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