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弼时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在创建湘鄂川黔根据地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根据地党的组织建设工作,为创建、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一是在红军中大力恢复和健全各级党组织,借鉴毛泽东"支部建在连上"的建党思想,特别强调在连队建立党支部;二是重视地方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是大力发展党员,培养党的干部队伍。任弼时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内容丰富,意境深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重要建树,对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建党思想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在党的建设、青年运动、军队工作和根据地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任弼时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倡导者,更是践行者,尤其作为中央巡视员,以及在党的六大前后留守国内参与党的全面领导工作和中央苏区工作期间,对如何建立党内巡视制度和怎样发挥其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阐释,并通过巡视解决了诸多问题,积累了丰富经验。研究任弼时的党内巡视实践,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巡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党的“三个代表”要求为依据,结合高校组织工作实践,立足组织工作的创新,从领导班子创新、干部队伍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风队伍建设创新和知识分子工作创新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并指出,高校组织工作的创新,关键是组织工作干部观念的创新和素质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干部队伍现状为依据,围绕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等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上积极探索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创性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邓小平主政西南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和实践,为当今新形势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 任弼时,是我党我军的卓越领导人.第二次国内命革战争时期,他与贺龙等同志一起始终领导着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斗争,无论在军事指挥、干部培养、群众工作、根据地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仅就他对根据地党的建设的贡献作一概述.一、帮助红二军团恢复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机关帮助红二军团(即红三军)恢复党的组织,是任弼时踏上湘鄂川黔这块土地后所作的第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6.
2月24日,全市组织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朱善璐在会上指出,越是在困难多、压力大的情况下,越是要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突出抓好党的组织建设、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以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部署为指导,紧密结合我市实际,紧紧围绕“保增长、促转型”全年工作主线和首要任务的完成,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打造干部队伍建设的新优势,并转化为夺取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的强大力量,为促进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完善高校组织工作,创新组织工作方法.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将有力推动高校发展与壮大。文章指出高校组织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结合组织工作特点,观念上不断更新,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大胆探索,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任弼时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了充分的理论宣传准备,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任弼时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贡献主要是指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和教育,对无产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组织教育工农群众,加强党对群众运动的领导和号召全党学习毛泽东思想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些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和方法。任弼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可以拓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野,对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和得力助手。新形势下,团中央把加强基层团组织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然而,广西农村基层团工作仍存在工作机制不健全,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工作热情不高,团员流动性大、先锋意识淡薄,活动形式单一、工作方法和活动方式陈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积极应对挑战,从坚持党建带团建、优化工作环境、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团组织凝聚力和结合实际创新组织活动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金陵瞭望》2008,(13):90-91
今年以来,高淳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省市组织工作会议为指导.在促进和服务“全面达小康、建设富裕和谐新高淳”大局中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呈现新活力。  相似文献   

11.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在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组织制度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并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组织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高教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 ,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加强改革条件下的高校党的组织建设 ,为新时期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紧迫课题。本文认为 ,面对高校改革提出的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必须以创新的精神 ,根据改革的实际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从而为高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3.
田改伟 《中华魂》2010,(9):6-10
陈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做出了永垂史册的卓越的贡献。他在延安时期担任中央组织部部长达7年之久,而在此后的几十年中一直关心党的干部工作,他的《论干部政策》、《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关于干部工作的若干问题》、《提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是当务之急》等一系列著作,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的真理光辉.对我们党做好干部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时期党在加强党组织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在组织领导上,重视帮助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发展,打开地方工作新局面;在党员队伍建设上,结合实际发展农民入党,壮大党员队伍;在组织结构建设上,重视基层组织结构创新、拓展基层组织覆盖面,筑好党的战斗堡垒;在组织纯洁性建设上,严把组织入口关,纯洁党的队伍,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它对当前新农村建设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坚决贯彻中共中央组织建设的方针策略,恢复发展组织,壮大干部队伍.南方局的各级领导机构,适应形势发展,应对"反共逆流",改变领导方式,转变组织形式,清理调整组织,实现了组织的巩固发展,开创了国统区党的组织建设的新局面,为完成党交给的各项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信仰上的坚定,坚持实践中的创新,以目标任务为方向,以制度建设为关键,以党员干部为基础则是南方局组织建设留下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中,围绕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力推动并促进了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但是,面对新农村建设的繁重任务和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奋斗目标,这对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党执政能力的高低。笔者认为,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十七大精神,突出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以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校党的建设的重点,是加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陈云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思想独具特色,他对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陈云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建立新时期党的干部选用新机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体制上为建立新的干部选任制度的运行机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0.
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干部工作、不断提升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前提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民族干部工作的战略地位、特别要求、干部教育、队伍建设作出的系统深入全面的论述,是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民族干部队伍的理论指南。可从时代维度、使命维度、实践维度、能力维度深刻领会新时代党对做好民族干部工作的新要求,即党的民族干部教育观是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民族干部工作是一项事关党的民族工作大局的关键任务,是民族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民族干部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