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旨在研究不同文化间的对话关系。对话诠释学将成为未来的"钥匙",它可以使我们避免"文明冲突",开拓协调文化之间和文明之间的道路。其中,为了做到与周围世界和谐发展,目前开展许多对精神源泉的实践,其中就有道教。道教是最早的生态伦理体系。依照道家哲学思想,生态伦理的度超越了人类生活社会政治的度。只有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才能恢复和保证文明发展的协调性、稳定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
澳门文化是以葡萄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与具有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妈祖文化为本土文化的基础上 ,经过长达 40 0年碰撞、交流、汇聚和融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多文化和丰富性、相对独立性、融合性和协调性。“叶落归根”,反映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性、凝聚力和民族文化的感召力  相似文献   

3.
人与自然、人与人、理性与价值关系的失衡 ,是 2 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教训。全球化、可持续性发展、信息网络化 ,将是 2 1世纪世界发展的趋势。三大趋势 ,既有着对人类价值的整体性呼唤 ,又内存着诸种矛盾和冲突。由此 ,协调与平衡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实践的内源性要求。而社会的协调性发展 ,首先应确立的是整合理念和利益渡让原则。未来所有矛盾聚集的焦点 ,是主体性矛盾。对不同主体性矛盾的整合与协调 ,是推动 2 1世纪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主持人语自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以来,特别是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结构失调同样明显。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成为弥补社会发展短板、应对社会问题的一种选择。但是,在市场导向的实践中,如何处理文化价值与社会结构的协调性,如何建构政治一政治理念与操作技术的系统性,仍是需要着力探讨的深层问题。在管理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空下,有必要从更高的角度,甚至从反面来审视我们自以为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全球化进程飞速进行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就中国而言,要想在这一进程中使本国法律的变革与发展能符合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关键还在于处理好法律全球化与多元化、法律全球化与西方化、法律全球化与本土化、法律全球化与传统法律文化、法律移植与自我创制以及法律的独特性与协调性等方面的相互关系.我们要正确面对和处理好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才能使我国法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大众传媒在传播社会性别文化过程中,具有导向性、教育性、协调性、舆论监视性等多方面的功能.当前,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载体作用,构建先进的性别平等文化.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校园建设,更加注重教育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发展,提升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与和谐大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和谐大学建设,更加注重教育中的人文性、协调性、持续性、多样性、公平性。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崇尚学术理念、服务社会理念、持续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理念、引领社会理念。坚持人的协调全面发展,弘扬团结合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本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我国文化资本进行量化,并测量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是有必要的.文化资本评价体系的构建可以从有形的文化资本和无形的文化资本两方面选取指标.实证检验表明:我国区域的文化资本存量存在着显著的不平衡;我国区域文化资本和经济发展存在正相关性,但是相关性不强,二者的区域协调性较差;但从全国来看,文化资本和经济发展仍存在长期的均衡协调关系.从长远看,注重文化资本建设,提高文化资本的投入产出效率,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旅游业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古镇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在旅游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对湘西凤凰古镇景区政府治理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认为凤凰古镇的政府治理绩效不太理想,旅游主体部门职权界定不清晰,旅游政策执行效率不高,经济绩效与社会、文化、环境绩效协调性有待提高。最后,对古镇旅游业的健康与长期发展进行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企业间的竞争,既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文化力的较量,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和谐的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企业内部的整体和谐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和谐。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构建企业内部整体和谐的动力和保障,也是推进企业与外部广泛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2.
试析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提出的生态文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关于生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和谐思想的传承和弘扬,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内在表现和必然要求。这一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文化意蕴,是克服工业文明背景下人类生存困境、应对当代人类生态危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战略选择和文化纲领。  相似文献   

13.
民族和谐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项重要的社会指标。民族和谐建构在民族文化差异基础上,离开了文化差异,和谐本身就不存在。同样,没有和谐社会这一思想前提,民族文化差异则只能生成社会的混乱,也只会阻碍民族社会文化的发展。从民族文化差异到民族和谐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互动过程,其间最为关键的是情感与理性的调节,惟其如此,文化差异才有可能促进民族和谐,也才会有可能促进民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略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以人为本的政治和谐,以人为本的经济和谐,以人为本的文化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稳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以人为本为根本前提,把"五个统筹"落实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规定的具有较强政治性的课程。学术研究同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支撑,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素养的需要,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要正视当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性关注不足的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网络文化生态是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文化共融共生、和谐发展的体现,它使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健康、和谐的发展状态。通过对现代传媒及虚拟社会的审视,发现网络文化生态呈现出人本性、多样性、平衡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让网络文化生态发展面临多种内生发展障碍。此外,网络文化生态发展还面临一些外在障碍,包括社会主体的非理性、制度建设的缺失等等。目前网络文化生态呈现非健康的状态,内在规律和特征是其本身的特性,很难通过外力解决。对管理者而言,只有不断提高社会主体的意识,建立相关制度,才能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生态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在其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从朴素自然的建筑实用意识到尊卑有序的建筑伦理观念至融汇升华的建筑理想理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沿着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轨迹,分析了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阶段、人与人和谐关系阶段及人自身和谐关系阶段,探讨了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建筑的内在联系,试图解析中国古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及对中国现代建筑生态化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正确的文化价值观的指导和约束。中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使得人们面临文化价值选择的困惑,社会发展也因此缺少正确文化价值观的引导。事实上,“和谐”就是一种文化价值观,对“和谐”内涵的反思和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在对文化价值观进行释义的基础上,反思了文化价值观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基本取向人的和谐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文化价值观建构的价值选择理性和谐。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明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循环互动、共同繁荣发展的文明新境界,它主张人类的发展必须兼顾其他物种的生产与发展,承认它们的权利和利益,树立顺应、尊重、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它是传统文明在纵向发展上的延续,是对人类先前文明的扬弃和超越,是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的基础上探索出的理论总结与实践成果的统一体,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深刻把握生态文明科学内涵的基础上,从文化维度、制度维度、经济维度三方面推进,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0.
绿色和谐是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追求的理想目标,因此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尤其要追求绿色和谐,以便更好地保护人类宝贵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文章以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古水系的保护为例,探讨了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应如何追求和实现绿色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