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象似性是当代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语言学家对语言象似性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层面和句法层面.用典型的象似性原则来探讨、分析语篇的象似性及其认知基础,能使读者更直观、更有效地解读语篇.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篇中存在着大量的象似性,从词的音、形到句子结构和篇章结构。本文对英语语篇中措辞的象似性进行归类和分析,从而说明作者的语篇措辞不仅是有理据性的,而且通过对语篇措辞的象似性探讨,试图为语篇措辞的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并为语篇分析和词汇教学开辟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有两种关系:任意和象似的关系。从古至今,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iconicity)观点的争论。文章就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问题发表见解,通过对象似性的概念、象似性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语言结构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人的认知结构、概念结构相对应的现象,尤其是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语篇视觉象似性等方面,但同时也不应否认语言任意性的基础地位,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对语言符号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语言象似性(iconicity)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前沿研究内容,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相反,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象似性理论为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诗歌语篇中存在的语音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视觉象似性等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诗歌形式连贯、意义衔接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以来,语言任意论在语言学界始终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然而,语言并非是绝对任意的,它存在着明显的象似性特征。语言的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在音、形或结构上与其所指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翻译的象似性则是指目标语在音、形、句法功能及篇章层次上与源语之间存在映照性相似的现象。英语委婉语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3个方面来探究英语委婉语的汉译,必将促进人们对于英语委婉语的认知研究和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构建语篇主题时,会对语篇的语音、词汇、句式乃至语篇结构等语言形式作一些特殊安排,其中包括语符数的选择,从语言形式上凸显所要表达的思想,即语篇的语言形式和语篇主题的构建具有象似性。对于简单的主题,作者倾向于选择简单的语言形式和少的语符数;而对于复杂的主题,作者则会选择复杂的语言形式和多的语符数,所以说,语篇的主题构建具有数量象似性特征。本文认为,语篇中的语音数量象似性、词汇数量象似性、句式数量象似性和语篇结构数量象似性从形式上具有凸显语篇主旨的作用,有助于读者对语篇主题构建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语言符号"任意性"与 "象似性"辨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意性"作为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诸多研究者的质疑,有学者主张用"象似性"取代"任意性"。"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对"任意性"原则的反动。"象似性"对理解人类认知本质有重要推动作用,与之相关的隐喻研究经历了从修辞手段到人类认知工具的发展。认知科学的发展催化了象似性与隐喻研究的融合,尤其是在分析书面语篇中两者可以体现出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创造力。混合模型将隐喻与象似性结合起来,提供了分析语篇的一种新范式。尽管这种认知语篇分析法揭示了书面语篇的高度象似性,可是它依然不能推翻索绪尔有关语言符号任意性特征的论断。"象似性"不能取代"任意性",从事认知科学研究的学者存在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误读和片面解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有相对任意性和绝对任意性之分,两极之间存在一个连续体,二者并非二分对立。"象似性"早已包含在索绪尔的"相对任意性"之中,它不可能作为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的对立面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英汉诗歌中的象似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的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英汉诗歌的语音、词汇、句法乃至语篇,且同中有异。如果从象似性的映象象似、拟象象似和隐喻象似分析英汉诗歌中象似性,对于诗歌分析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有两种关系:任意和象似的关系。从古至今,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iconicity)观点的争论。文章就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问题发表见解,通过对象似性的概念、象似性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语言结构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人的认知结构、概念结构相对应的现象,尤其是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语篇视觉象似性等方面,但同时也不应否认语言任意性的基础地位,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对语言符号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10.
意义的象似表征理论动摇了索绪尔语言学中任意性的定律.根据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分析了语言意义象似表征的理论基础及象似的标准,介绍了皮尔斯符号学理论在语言象似性研究中的地位及应用,指出语言的意义是通过从次象似符到真象似符的连续体上的某一象似符来表征的,并在语篇层面上通过内指象似(即语篇内部的象似)和外指象似(即语篇外部的象似)阐述了语言意义的表征过程;介绍了语篇间的象似性(即互文性),结合语用象似的观点,分析了意义在传递过程中的象似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象似性指语言的表达形式与其表达的内容之间有某种象似关系。在广告英语中,映像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的音系、排版、字体等多模态手段中,是人们有意识使用的一种手段。搜集大量21世纪以来的品牌广告语料,试图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英语广告中映像象似原则及其功能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从而说明映像象似性理论在广告语言中的恰当运用,并证明认知语言学的相似性与功能语言学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新领域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语用层面的象似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象似性理论在语言中的体现,着重对其四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顺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在语用层面上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在象似性话语中的功能。旨在为语用研究开辟新的视野,也为语言象似与语言功能的结合作出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拟象与隐喻     
本文试图从认知隐喻理论,尤其是交织模式的角度解释隐喻与拟象两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依靠相似来连接两事物是人类心智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将隐喻与拟象看作互动关系有助于完整连贯地解释各种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象似性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有理据的。从语音词素、句法结构、篇章等层次对语言的象似性作了分析。指出语言的象似性作为语言符号系统内与任意性相对的一极,也是语言的固有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15.
《隐喻与相似性》从英语和日语语音的表征性、诗句的平行性,到语序、曲折形式、语义变化、书写系统以及网上交流形式的日常话语入手,用认知分析方法对隐喻和相似性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探究,从根本上对索绪尔提出的在语言学中久居统治地位的语言符号非相似性或任意性的观点进行了质疑和反驳。《隐喻与相似性》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特别是诗歌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关系研究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就维特根斯坦提出的aRb命题句式的象似性内涵对世界与语言关系的哲学阐释意义进行探索.这一探索,涉及两个问题,其一是aRb句式的象似性内涵问题,其二是aRb句式的象似性内涵对世界与语言关系的阐释问题.而在进入这两个问题之前,文章先探讨了维特根斯坦本体与命题的象似性内涵.  相似文献   

17.
以认知语言学的象似观为理据,拟从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等方面对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语法隐喻现象是基于人类的认知规律而产生的语言现象,这种现象绝不是由语言中的任意性因素造成的,而是与人类的认知水平密切相关,是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语言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动词结构、动词修饰语、名词修饰语和固定用法等几个微观层面研究了英语语言结构中所体现的距离象似性现象。文章研究发现,英语中的许多语言结构都可以从象似性的角度到阐释,不同的语言结构形式背后蕴藏着不同的认知程序和交际动机,而距离象似性现象则是体现这些程序和动机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出发,利用语法隐喻、象似性、图形-背景理论及经济原则来认识英语名词化及对其进行分类,并探寻名词化形成的理据。文章认为象似原则和图形-背景理论的冲突与相互竞争、象似性和经济原则的冲突与相互竞争促使了英语名词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象似性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受到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文章拟用认知语言学中象似性的理论,主要从数量象似性、顺序相似性、距离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分析了肯尼迪总统就职演说辞中的象似性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