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首先提出并系统分析了金融结构概念,分析并提出金融结构衡量指标及金融结构类型;研究并揭示金融深化的内部路径和规律;提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方向。他提出的很多重要结论都是比较科学合理的,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如我们在实施金融宏观调控、推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必须立足整体,分析把握我们的金融结构状况,尤其要注重金融对经济发展支持的结构效应,努力推进金融自身的结构优化;要注重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金融稳定概念提出的历史和出发点,对金融稳定概念进行了界定.区分了经济发展中的三种金融发展状态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论述了金融发展对金融稳定带来的双面影响,从金融稳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结合的系统角度全面阐述了不同金融发展状态下金融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时金融稳定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实际上就把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切理论包括经济哲学的主体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经济哲学的内涵是 :“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逻辑起点 ;效率与公平是邓小平经济哲学实施标准的辩证法 ;积极创新和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金融概念的定义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翔  陈东 《兰州学刊》2005,(3):101-102
金融对现代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到底什么是金融?如何给现代金融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本文从中、西方金融概念的历史发展入手,总结了不同的金融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简要的评介;同时根据现代金融活动,定义了现代金融.  相似文献   

5.
金融抑制又可称为“金融压制”。其基本含义是:由于某些缺陷与考虑,国家对金融活动领域进行了过多的行政干预或实行了某些过份严格的管理措施,致使金融业难以正常发展。进而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产生反向的制约作用。这个理论是美国经济家学E·S·萧和R·I麦金农在其分别创立的“金融深化理论”与“金融压制理论”中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中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6.
网络金融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金融的出现和兴起,对传统金融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也将对我们未来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探讨了网络金融的一般概念,分析了网络金融对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提出了面对网络金融对金融监管的挑战以及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协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金融经济的分析研究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立论于有效市场理论的数理金融的分析思考模式,另一种是哲学的分析思考模式。数理金融的分析研究模式使用最为广泛,但实际应用效果却差强人意,对比之下,从哲学角度分析思考金融现象虽然极少为人们所使用,但少数使用者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索罗斯自称自己首先是哲学家,金融市场只不过是验证和实现其哲学理念的实验室,并揶揄那种数理金融的分析研究努力注定永远也不会成功。文章正是从哲学的角度分析研究金融经济现象,对目前数理金融的分析模式进行深刻反思,认为依据牛顿机械物理思考模式的数理金融分析研究方法,正严重伤害和制约着对金融经济现象更为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其影响程度已经到了不见得有任何好处的地步,金融经济学正成为施展魔法的世界,金融工具数学化、模型化不过是演绎魔法的高级道具,对此,人们必须有所认识,有所警醒,有所矫正,才能建立起金融监管正确的哲学观、历史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产业整合中的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民  蓝磊 《学术论坛》2005,(12):115-118
综观全球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提高区域国际竞争力的基点和核心是通过产业整合、全力打造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聚集群。区域产业竞争力上去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就上去了。文章提出金融支持与合作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产业整合中必须起到先导和核心作用的观点,并讨论了泛珠三角金融合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金融规划(FinancialProgramming)的概念最初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作为其支持发展中国经济稳定和结构调整的基本政策思路。后来又有一些学者丰富和拓展了这一思路,使金融规划成为一个包合理论、政策及具体实施方法的完整体系,并为许多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所注重。在此,笔者对这一体系作一概要性的介述,并进行简要评价。一、金融规划的概念与理论基础所谓金融规划,指的是依据一组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制定一整套全面、连续的政策措施的方法和过程。这里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消除国内总供求的失衡,实现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金融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阐明了金融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商品货币银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我国金融事业的坚实理论基础。一、邓小平“金融是现代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金融分权是中国式分权的重要内容,与财政分权共同促成中国经济增长奇迹.随着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地方金融的发展以及区域金融风险的增强,金融分权问题日益凸显.然而既有文献对于金融分权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不足.鉴于此,本文结合中国的经济实践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研究脉络和成果,以期推动该领域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并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基于相关学术研究的演进梳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概念内涵,并厘清其特征表现;接着,围绕金融与财政制度的改革变迁,对改革开放后的金融分权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与阐释;然后,基于"金融分权是'自上而下'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诱致性制度变迁融合作用的结果"的基本判断,在传统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纳入金融手段获取经济资源的天然成本收益优势,阐释并拓展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生成逻辑;进而,总结并诠释了中国式金融分权的两大经济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与金融风险效应)的形成机制;最后,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中国式金融分权研究提供可行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地位日趋强势,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层出不穷,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成为了金融危机后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评析了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投资者的关系,并从立法完善、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和金融消费者的外部救济三个方面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字金融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金融,重塑金融体系,为畅通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重要支撑。利用巨潮模型分析了金融资本推动经济循环演替的基本逻辑及其内在和外在条件。基于中国经济双循环发展的核心要义,利用供给和需求的概念,从欲望和能力入手,厘清了数字金融畅通中国经济内循环的作用路径,从产品的进出口和企业的海外并购入手,厘清了数字金融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循环的作用路径。基于创新、新技术–经济范式和社会制度框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金融危机在给亚洲国家造成痛若的同时 ,也提供了一些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益的经济教训。回顾金融危机 ,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有着特别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金融制度安排中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度选择——金融自由经和金融管制的利弊分析和评价 ,揭示金融管制和传统的金融自由化理论由于其内在的缺陷都可能累积金融风险并导致金融危机。但是经济的全球化使行金融自由化成为必然和趋势 ,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自由化理论。同时 ,针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提出了经济转轨时期金融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金融一体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推导了海峡两岸金融一体化的模式。文章首先阐明金融一体化概念 ,接着介绍两岸金融开放的现行政策和两岸金融交流的现状 ,并进行两岸金融短期到中期交流与合作的展望。然后 ,更为一般化地探讨了金融开放过程中的一般方法、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落实到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过程中具体的步骤上 ,目前首要任务就是建立起两岸金融交流渠道和两岸金融基础设施。同时 ,分析了海峡两共同市场的特性———较欧洲共同市场更具流动性、也更具经济一体化的本质特征 ,以及分析人民币与新台币从目前间接通汇到将来两岸货币一体化的必然性和发展历程 ,并指出两岸货币区较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为更优的货币区。最后 ,两岸货币一体化带来两岸金融市场与金融业各种形式的差别的彻底消失 ,从而实现两岸金融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后,南京金融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在一些方面甚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但为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把南京建设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商贸中心,南京的金融发展还要进一步加快。在分析南京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南京金融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金融资源配置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方 《社会科学》2006,(8):48-51
本文在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与金融资源配置优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优化,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深化,形成长三角经济新增长极和新高地的理论,进而通过对长三角金融合作、金融资源配置现状的剖析,提出以长三角金融一体化,实现金融资源配置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金融效率的提高,金融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越来越明显,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使得金融在经济中逐步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如何探寻一条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金融发展之路,以期通过金融支持使正在起飞中的中国实践高效率的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一、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支持及其新取向70年代,随着国际货币体系中羌元与黄金的彻底脱钩,完全意义上的信用货币制度建立起来了。在完全的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在技术上已无限制,为金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金融全球化趋势与金融风险关系的基础上,对金融全球化趋势下中国面临的金融风险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对近年来中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措施与效果作了回顾和概括。最后,作者提出了防范和化解我国金融风险的对策构想,主要是:把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当做长期任务;适时、有步骤地进行金融开放;从制度创新入手,重点对现有金融体系进行彻底改造;增强自身实力,改善运营环境;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20.
理论研究和经验表明,金融抑制会阻碍经济增长,这与中国在长期处于金融抑制条件下的高速经济增长颇为相悖,中国金融抑制下的金融漏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处于转轨经济中的中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金融深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