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有的已经完成了资本项目开放,其他即将开放或正处于开放的进程中。但是,开放促进一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在开放的环境下有效地管理风险,否则开放带来的风险可能会对一国经济造成不可避免的冲击和损失。总结发展中国家资本项目开放风险管理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从资本流入、资本流出及国际协调三个方面有效实现对资本项目开放过程中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的大规模加速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发展本国经济提供了极大的机遇,但风险性也逐步加大。特别是东亚金融危机暴露出全球化对经济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的风险,引发了人们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趋利避害问题的思索.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国际资本流动存在的风险,然后总结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经验教训,最后提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利用外资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加深,资本账户开放已经成为了一国经济融入全球化的必然结果。然而,金融危机让发展中国家认识到:资本账户开放在提供可观收益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必要探讨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笔者在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度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对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长期中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提高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墨西哥为例,实证分析了国际资本在发展中国家流动的原因。分析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三个外部因素和四个内部因素进行结构性分析。文章的结论是影响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利率水平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文章最后建议中国应谨慎制定经济政策,重视对资本项目的监管,尤其是对短期资本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脆弱的贸易收支平衡是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经济基础。短期资本的无序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发生金融危机的外部原因。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在发展中国家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和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6.
有效经济增长不同于传统集约增长,是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相协调的增长范畴.本文在对自然资本库兹涅茨曲线内涵进行新的概括基础上,展开经济学分析,指出它对谋求经济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的启示和局限性,并给出我国实现经济有效增长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传统的和新的增长理论,讨论了公共政策是如何影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的.新增长理论及其实证研究总结出一套促进发展中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政策,如补贴教育、研究和开发、刺激物质资本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激励新思想形成等等,重新确立了政策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论人民币资本帐户开放下货币政策制度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低通货膨胀率是资本账户开放的成功保证.本文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条件下通货膨胀目标制理论,认为随着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度越来越大,我国应该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汇率制度的选择应该倾向于浮动汇率.  相似文献   

9.
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来越大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调整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选取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利率、货币增长率、汇率和短期资本流动的月度数据,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纳入能够反应时变特性的TVP-SV-BSVAR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货币政策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扰动下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会从量上削弱货币政策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调控能力;不确定性本身的上升也会对短期资本流动产生反方向的冲击;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对短期资本流动的调控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程度明显加强.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拓宽政府调控渠道,提高政策透明度,保证政策运行的稳定性,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引导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外国资本大举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已经开放的市场出现高成份额被外国资本抢占的问题.国内市场份额的丧失,不仅可能影响产业和行业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可能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因此,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国内市场保护上,必须进行权衡,即在保护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上利用外国资本.根据保护贸易理论,在开放条件下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是必要的,我国应当建立相应的措施保护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者对于读者需求问题的发现和描述主要着眼于现象,难免使之琐屑和散乱,这就需要我们再从本质上加以深刻、简洁而有序的概括和厘定,即让这些具有共同性和联系性的现象都分别在本质属性上得到属于类的明确昭示:“真”是读者本质需求的基石,“善”是读者本质需求的核心,“美”是读者本质需求的极致。  相似文献   

12.
"风"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它既可指自然之风,也可指风化之教;既被视为音声曲调,又被称为民歌民谣;既被视为圣王之遗化,又被当作主文而谲谏的讽刺与劝说。这诸多的义项,实际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飞鸟振翅而风生,是甲骨文以"凤"为"风"的根本原因;在商周文明发生剧烈冲突的变革时期,在类似于"大块噫气,其名曰风"的认识推动下,"凤"与"风"出现分化,在"凤"字逐渐指向神性凤鸟的同时,作为"后起本字"的"风"字出现。风为土气,土气鼓动而形成音,音乐也必然反映着风土人情,"循弦以观于乐,足以辨风"的认识中,透露出了风土之气与风俗之音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就在"风"因与"音"、与"律"关联而具有指向歌声、曲调的意义时,由"风"之飘忽流散、托物而不着于物的特点,又引申出了用"风"来指称没有明确来源、没有具体内容、没有明确指斥对象的特殊存在状态的意义,"风言""风听""风议"等词即因此而来。而与之相关联的"风刺",便指不着痕迹、委婉曲折的言说方式;因这种进谏方式而来的作品,便是最早的"风"诗。这些"风刺"之诗,或归属于《小雅》,或分列于各国,都只是被统纳于"诗"名之下,一直到孔子删《诗》正乐时,同属乡乐的十五国诗,才被正式地归为一类,作为《诗经》作品类名的"国风"(或"风")由此产生。至《毛诗序》,则在集合种种"风"义并对之加以解释之余,又在"六义"的新名目下,为"风"字增添了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新义项。  相似文献   

13.
巫是原始部落文化的执掌者 ,巫的祭祀活动是艺术的源头。巫文化是沉醉于个人性灵 ,移情于自然崇拜的酒神文化 ,它与道庄相融 ,对以长江为中轴的南方文化及社会影响尤甚 ,可将其按审美的原则开发提炼 ,服务于旅游经济。巫溪可以作为展示远古神巫文化的博物馆 ,以此带动旅游产业 ,振兴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进入权与企业层级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产生于市场机会并且是市场机会价值化的组织。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并须说服物质资本和其他人力资本参与市场机会价值化的一系列活动。企业成长是企业家不断发现新的市场机会以及其他人力资本不断地学习利用市场机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家面临两难选择:参与者越多,市场机会价值化程度就越高,但市场机会被参与者盗用的可能性越大。企业内部层级结构正是限制事后竞争和激励专用性投资的安排。  相似文献   

15.
李白对齐文化始终怀有极大的热情。齐文化在李白诗歌中集中表现为三大主题:纵横捭阖的帝师王臣,倜傥任侠的布衣游士,以及燕齐海滨的神仙道术。李白的文化取向是盛唐士风和时代精神的映射。  相似文献   

16.
作者计成的个人资料缺乏,是《园冶》难于理解的原因之一。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有关计成的更多信息。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得出:计侨是计成的儿子,计成的籍贯是吴江的盛泽镇,计成与计东、计元勋是族人,计成在镇江的住所在戴公园附近。  相似文献   

17.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智能手机的图像制造能力给本真生活世界的表象造成了威胁。这种威胁被认为在全球出现并且无处不在,在视听和文本图像方面,它用数字生成的表象取代了本真生活世界的特有表象。对于这个问题,大约一百年前,胡塞尔就借助于形式化数学的概念进行了描绘,他认为这是对本真的非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并因此是对前形式化的数学生活世界存在的遮蔽。然而更早,柏拉图在《智者篇》中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经典阐述,他认为,真理问题与表象(幻象)问题是不可分割的,原型图像性的非表象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被原型和图像的表象之间的对立所取代,而存在与非存在多元化的显现排除了关于真假表象之区分的明证性知识。在展现和代现中,胡塞尔对客体的直接被给予性进行了开创性的洞察,在柏拉图对谬误之真的表象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诸幻相和图像意识进行了补充性描述。在胡塞尔那里,现象学阐明了表象的根本性起源,以及在此基础上它是如何显现的。然而,智能手机的幻影给世界的真正表象带来了扰乱,致使在今天的技术干扰来临之际,现象学尽管拥有最为强大的能力,却中断了世界显现的道路,并且因此中断了它的表象自身。  相似文献   

19.
论秦汉、晋唐、宋元中医发展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内容博大精深。秦汉医学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晋唐是中医学发展史上承先启后的重要时期;宋金元则是我国医学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各家纷起,使祖国医学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20.
美育有着其他教育活动替代不了的特殊作用 ,这种特殊作用是与具体实施美育的审美活动的特殊性直接相关的。审美活动的感性特征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 ,这种特征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人的感性生命的要求和主要精神活动的理性特征出发 ,探讨了审美活动的感性特征与人的完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