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浙东学派是中国最有名的、地域性的学术流派。浙东学术既是区域文化的典型代表 ,也是中国学术的精髓。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浙东学术这一地域文化在中国学术之地位  相似文献   

2.
文章联系浙东学术的演变对章学诚学术思想及其哲学基础加以阐发.章学诚以一系列深邃的命题表达了富有近代意识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追求.  相似文献   

3.
仇兆鳌与浙东学派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诗详注》的作者仇兆鳌,是浙东学派的另类重要成员,他虽然没有在重经重史的方向上走出自己的路,表面上看来亦游离于浙东学术之外,而实际上的思想根底和学术归依依然是浙东学派。他以浙东学术为依托,为浙东学术在别集研究方面建树了功勋  相似文献   

4.
楼钥作为南宋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博通经史,讲求实学为后世所称颂。身处学派传播活跃的四明地区,其凭借成长、为官经历及地缘乡情,结交了当时社会上的宿儒,与同时期学派代表人物都有着广泛的交往,这些因素对于楼钥的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楼钥的文集《攻媿集》为基础,通过对楼钥与学派代表人物之间的交往的考略,对其兼容并蓄的学术特色的形成,当地学风的建设,以及浙东地区学术发展之情况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浙东学派是中国学术史上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重要学术流派。目前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是编年史研究工作的缺位,已经成为制约浙东学派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大瓶颈。建立在坚实文献基础之上而编纂一部《浙东学派编年史》,不仅可以从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高度完成对浙东学派学术谱系的建构,而且可以在一个新的学术起点上推进浙东学派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通代与区域学术史研究的深入,并为当代文化精神的重建提供丰厚的学术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章学诚在乾嘉考据学盛行之际提出“浙东学术”,对僵化琐碎的考据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自觉地继承和发扬浙东之学的经世传统,提炼深化其中最富于生命力和创造性的元素,以经史合一、持世救偏、破除门户之见为浙东学术精髓,开创了以经史研究为特点的浙东学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章学诚在其《文史通义.浙东学术》一文中,首次明确了从宋明陆王学直到乾嘉时期浙东学术的传承谱系,其中认为"以至全氏祖望辈尚存其意,宗陆而不悖于朱者也",这表明全祖望在浙东学术史上应具有一席之地。文章试从分析全氏经史学术研究的具体成就及其对乾嘉学术风气转移之具体影响的多维角度,来证明其在浙东学术史乃至整个清代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学科新书架     
《浙东思想家评传》简介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张伟教授主编,海洋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浙东学术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浙东学者在学术上的成就,在哲学、政治、教育诸领域的思想创见,向来为海内外学术界所重视、关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浙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术界对浙东学人、浙东学派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不仅研究的范围大大拓宽,而且研究的力度也不断加强,其局面令人可喜。然而,目前介绍浙东思想家的著作基本上属学术层面,系统而又通俗地介绍浙东思想家,能够做到雅俗共赏的读本却很少,这对普及浙东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人文传统是一大缺憾。  相似文献   

9.
阮元<儒林传稿>记载的浙江经学状况是其学术论述的重点之一,与章学诚及其"浙东学术"有密切联系.一般认为,章学诚及其浙东史学派被埋没一百多年.<儒林传稿>有关浙江学术的记载显示了章学诚的影响,阮元实际上将浙东学术名义和黄宗羲一系学人谱系写入了清代学术史.<儒林传稿>提示我们关注该书的学术价值以及浙东学术在清代学术史中的实际遭遇.  相似文献   

10.
宋濂是明代“开国文人之首”,在文学和史学上都有重要的贡献。宋濂在学术思想方面是宋元以来浙东学派的嫡传.重视学术的经世致用,且调和朱、陆之学的倾向;同时又有一定的释道二教的影响。宋濂的史学思想是既在天道观、认识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又在对历史治乱兴衰的解释中表现出浓厚的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和实践理性的精神,这些特点构成了宋濂史学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开拓创新:浙东文化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东学术注重人的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思维的求异性和创发性,基于创新理念而使用的创新话语内涵丰富而深刻。浙东文化的创新特点,一言以概之,就是强烈地体现了新时代精神,突出地表现为浙东学人富有关怀意识,勇于担当革新和启蒙的时代重任。文章通过考察浙东文化演变过程中的创新态型,首次提出浙东文化的最优秀之处正在于它的原创性努力。  相似文献   

12.
作为甬上名校的宁波效实中学,其校名长期被认为是取自《天演论》的“物竞天择,效实储能”,但事实上原书中并无此句。“效实”一词的内涵,其实经历了从赫胥黎到严复再到效实创办者的两次创造性“误读”。“效实”二字不仅蕴含着近代甬籍人士“教育救国”的务实精神,也继承了深厚的浙东学术传统。透过“效实”之义,也可对宁波地域文化作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经世致用:浙东文化的最高宗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世致用"是清代浙东学派几代宗匠从浙东文化、浙东学术的全部实践和理论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文化学术的最高宗旨,它源于先秦儒家,又异于、高于先秦儒家的治学主张;开其先河的是宋代浙东学派,而非宋代理学家。浙东学人始终高举这面大旗,终于使之成为经典性的文化学术原则。  相似文献   

14.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徐定宝教授撰,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浙东文化与齐鲁文化、湘楚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等一样,是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著把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浙东学术现象,置放于浙东文化视野内加以考察,使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浙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当代学术人的学术精神、学术立场、学术态度、学术人格、学术勇气、学术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学术人应去除浮躁与焦虑的心态,培育当代学术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6.
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学术共同体内部普遍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要表现为学术良知、学术品格、学术素养、学术诚信四个伦理维度。学术良知体现出学者对学术的理想和本能追求,学术品格体现出学者的人格和价值观,学术素养体现出学者的学术底蕴和学术自信,学术诚信体现出学者的自省和自律。这四个维度体现了道德价值与道德观念、道德态度与道德行为、道德素质与道德修养、道德层次与道德水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现代大学学术精神主要包括学术求真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学术独立精神和学术创新精神,其中,学术求真精神是现代大学学术精神的核心宗旨,学术自由是现代大学学术精神的本真诉求,学术独立是现代大学学术精神的实践前提,而学术创新乃是现代大学学术精神的精华要义,四者相互关联、互为根基,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8.
影响大学内部学术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大学学术发展理念、学科建设、学术团队建设、学术道德建设、学术规范建设、学术成果产出以及为学术活动服务的相关配套机制,包括学术成果评价机制、学术合作与交流机制、学术成果转化机制、学术活动管理与服务机制等。大学内部学术环境的优化直接作用于学术主体,意义重大。应树立优良的大学学术发展理念,重视和加强学科建设,共同促进学术团队建设,加强师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建设,建立科学有效地为学术活动服务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回归学术特性:学术职衔的本质涵义在于"学术"特性。学术职衔的目的只有一个:全面选拔和培育学术人才,促进学术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回归学术精神:整体上看学术职衔是一个多元素的复杂系统,应切入和容纳"宽容"、"团队"、"尽责"、"碰撞"四大学术元素和学术精神。回归学术发展轨道:学术职衔运作中的"去国家化"和"非学术化倾向"对学术发展有害无益。回归学术经济价值:学术职衔与工资脱钩的非合理性在于无视和抹杀了一个基本国民应得的经济权利。回归"最高学术荣誉"本义:院士这一级作为最高学术职衔应予改革,院士应实职化、年轻化、流水化,建议增加"学术大师"这一荣誉性的终身的国家级最高学术职衔。  相似文献   

20.
如果学术生态系统出现问题,那么学术就会发生病变,就会出现学术泡沫、学术造假、学术欺诈,使学术水平下降。修复学术生态系统,需要去学术行政化,需要加强学术自律和他律。学术生态是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其优化过程将是艰苦的、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