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从“精英教育”发展为“大众教育”,在国家财政支持增长能力有限的条件下,中国实行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着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受教育者个人和家庭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比例较高、市场机制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调控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必须利用市场机制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调节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加强高校成本核算等完善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2.
序号题目作者期号页码教育理论研究1论教育制度的观念前提(上)李江源,王蜜1 12论教学的“经验”基础:复杂性科学的观点赵蒙成1 63论教育政策实施中的教育思想异化问题于忠海1 124试论高等教育组织塑造学术品德的逻辑张继平1 165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和作用杨德广2 16论高等教育研  相似文献   

3.
“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是近20年来中国政府改革和发展高等教育的三大战略举措.这些重大战略改革,吹响了中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号角,加快了中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但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殊性和中国现实的体制内环境,又决定了中国在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国家意志与大学精神、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外在形式与内在精神之间的矛盾.准确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逻辑、坚持国家意志与大学精神的和谐统一、政府指导和大学自治的有机统一以及外在借鉴与内在塑造的辩证统一,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国家与高等教育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具有正相关性规律。高等教育与强国具有的正相关性规律体现在高等教育强国中高等教育系统是由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与一个国家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超活力、超能量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强国实现途径的逻辑选择应是基于二者具有正相关性规律促进高等教育系统的强盛和完善,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大学的应有所为。  相似文献   

5.
美国发达的高等教育与其完善的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密切相关,这一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历经了“孕育雏形期—基本定形期—拓展与行政加强期—修正调整期—合作超越期”等不同阶段.成本分担已经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财政保障.笔者从历史的角度,系统研究了美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历史发展过程,并由此提出了对中国实施教育成本分担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提出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教育把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理想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系和战略目标的范畴内,具有生态学、环境学的特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包含时空观、要素观、产业观等主要内容,目标是塑造“绿色人格”、“环境品德”和“生态素养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者菲利普·G·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基于依附理论体系创建形成的教育依附理论,以“中心”与“边缘”作为逻辑基点,研究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中西方工业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之间“控制”和“被控制”关系及成因。在这一理论视域下审视和反思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不但要求我们在建设过程中警惕学术殖民主义的侵蚀、学术自我殖民倾向的泛滥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丧失,更需要我们冲破依附发展的桎梏,努力实现从“文化趋附”到“文化自立”的转变、从“模式效仿”到“模式立新”的转变、从“学术依随”到“学术引领”的转变、从“西方标准”到“中国标准”的转变,由此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由依附发展迈向自主发展、创新发展和引领发展,实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8.
村级组织行动伦理的内在逻辑是学界有待进一步解释的问题.以往研究集中 从乡政村治的体制视角来阐释,强调结构性的“伦”,形成了“制度-利益”的单一逻辑,而忽 视了价值性的“理”.以梳理制度规范、利益充实、责任复现的历史发展与现实趋势为基础, 聚焦于村级组织分门别类处理任务的实践过程,分析村级组织的行动如何实现“伦”“理”的 多重结合.研究发现,村级组织将任务分类为刚性、弹性和惯性三种任务的机制,是由制度、 利益与责任三者相互渗透与组合所塑造,形成了“制度-利益-责任”的多重行动逻辑,深刻 体现了“伦”与“理”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高等教育领域进入全面综合改革时期。其中,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成为重点,围绕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的"院为实体"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院为实体"改革应激活基层学术组织办学活力,致力完善基于学科群的院系组织、基于目标导向的权责分配结构、基于激发学术主体活力的聘任与激励制度和创新监督考核机制,探索"院为实体"改革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北京钢铁学院是新中国早期成立的单科性工业学院的典型代表。北京钢铁学院(1952-1966年)形成了“一中心三注重三结合”的办学理念,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注重实践、注重科研、注重体育,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现了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历史逻辑、教育逻辑、政治逻辑和现实逻辑的辨证统一。在这一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北京钢铁学院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和学术成果,成为当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学府。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趋紧密,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也日益凸显。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来实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责任是高等教育研究者的永恒追求。  相似文献   

12.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政府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估体系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要明确定位、加强学术自治和过程管理,不断提升精英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平衡原理的高等教育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高等教育系统作为一个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它的发展应遵循生态平衡原理。高等教育的生态平衡与其和谐发展,两者虽逻辑起点不同,但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因此将生态平衡原理移植到高等教育领域,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就是实现其结构平衡、功能平衡和输入输出平衡。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等学校是一种正式的学术组织。高校基层学术组织致力于学术研究,追求自由、自主和自治的管理目标。基层学术组织创新有助于解放和发展学术生产力。目前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类型单一化,管理职权相对缺乏,研究功能有所弱化。今后有必要设置多样化的基层学术组织,赋予基层学术组织及其学术带头人更大的权力,创新学术组织。在中层和基层组织关系方面,中层机构数量过多,权力过大,责、权、利界定不清。当务之急是扩大中层学术组织的学科覆盖面,在管理上实行简政放权,促进院系设置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引入学院式管理模式。高层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是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区分不明晰,校长治校、教授治学的理念未能落实,行政主导权不断强化。今后应力求增强高校制度化的学术权力。  相似文献   

15.
成渝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同属国家级城市群。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重新定位,赋予了成渝地区新的历史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否支撑起这一国家战略定位,成为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逻辑起点。整体性治理旨在避免不同政策之间相互冲突和为服务对象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从而为分析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区管理模式将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权力及相应的责任限定在各自的行政辖区内部,造成现实中的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面临协作机制缺乏法律与组织保障以及稀缺高教资源竞争等多重梗阻。为消除这些梗阻,可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发挥其自上而下的等级式协调作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物质资源、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推进两地政府组织内部的文化变革,促进巴蜀文化交融,形成有利于促进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6.
权利优先于义务和责任,既是一个事实判断,也是一个价值判断。权利对于义务和责任既有逻辑上的优先性,也有道德上的优先性。其中,权利对义务和责任的逻辑优先性,意味着法律在创设规范时不仅以直接的方式宣告权利,而且法律上创设的义务和责任规范同时也意味着是赋予特定主体以权利。权利对义务和责任的道德优先性,意味着在法律创制行为规则时应当首先考虑对权利规则的创制,在司法过程中应当以权利救济和权利保障为核心,而不是首先确定义务和责任。坚持权利对义务和责任的优先性,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政治诉求。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导青年教育工作的观念、方法的集成。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具有科学合理的逻辑结构。其逻辑起点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包括教育的本原和动机;在逻辑中介方面,以坚持社会主义为教育方向,以扎根中国大地为教育基础,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以机会公平为教育原则,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关键;其逻辑终点是达致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是非营利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高校具有“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实施科技创新,应用知识、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这些功能具有显著的公益性、非营利性和志愿者参与性特征。中国高校无论是在组织目标、组织管理(包括学术性管理、行政性管理和校董会),还是在经济管理诸方面都充分显示了其组织性、民间自治性和非营利性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从高等学校的设立条件、任务、职能、办学自主权和经费分担体制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我国高校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性和民间自治性。由此得出结论,中国高等学校是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19.
关于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几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存在于研究生中的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应该予以认真反思。教育的失误不容回避,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重"智"轻"德"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相当严重,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在关注将学术道德教育纳入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同时,还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开设自然辩证法概论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特色,对当前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完成各种大学职能的基本单位,它运行的效果影响着高校的形象和声誉。目前,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存面临种种困境,比如:学校高层对其重视不够、科层体制束缚、缺乏自由与权力、人力协同力不足、偏重教学弱化科研、组织结构松散、科研氛围不浓等。应该顺应经济发展及社会需求,不断完善基层学术组织,使其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平稳快速地向研究型大学转型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